摘要:园林给排水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长期的工程,面对设计与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根据园林工程给排水特点,对工程设计进行充分优化,发挥给排水工程的效益,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满足园林投入使用后对给排水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从而确保城市园林整体施工的高质量。
关键词:园林施工;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
1给排水工程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植物作为在园林景观工程中主体部分,在园林的配套设施中起到维护及美观的作用。而为了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需要做好植物的养护工作,在此工作中离不开给排水设施的设置。在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中,其设置方式众多,最为常见的是采用喷灌系统给植物浇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产生众多含有害物质的生活污水,为了将这些有害污水变成无害污水,并将它应用于植物灌溉中,必须建造园林景观污水系统,以便对污水中雨水进行合理处理利用,实现园林景观环境持续发展的目标。
2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要点探讨
2.1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施工的第一步,尤其是给排水之类的具有隐蔽性特点的工程更是要在建设初期进行严格的实地调查,根据实际的需要开展设计工作,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为项目以后的施工与正常运行奠定基础。首先,在对园林现状及其用水需求调查中,根据调查对园林设计情况与施工用水需求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其次,在调查中对整个园林工程的给排水布局进行分析,了解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各个区域功能,为科学布置管道奠定基础。同时,根据需要设计多个取水口,根据地形设计排水方式,确保整个园林工程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降低运行与用水成本。具体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如下所述。
(1)园林给水工程设计。园林给水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许多个方面,因此要有专门的设计内容与要求。例如在游客服务建筑中要在室内和室外做好测量工作,室内给水、室外排水、灌溉用水等等,确保室内用水质量以及排水的便利性。在灌溉用水设计中则要了解植物学、土壤学以及本地区气象情况等,满足植物用水需求、降低极端天气对园林绿植用水的影响。首先,根据园林工程给排水用水点分散、地形复杂的特点,要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园林需求量、水压要求等进行专门计算,在综合观察各个区域水源条件、园林道路、地形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在水源的选择上不同的功能区和用水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设计供水管道。另外,由于园林供水的水源来源很多,既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也有自来水、再生水等,因此必须根据功能需要对水质和水量进行评价。例如,服务于游客的用水要从自来水直接引入,选择水质高、水质安全的水源途径,而灌溉用水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自来水、地下水等。根据植物用水量确定灌溉的方式,重点关注喷泉等用水较大设施的给排水工程,除了生活用水之外,园林的雾喷等系统的水源也要关注水质,严格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选择。而喷泉、水源广场等能够直接与游客接触的水源也要采用高标准的水质,避免对游客身体造成伤害。与人体不直接接触的景观和娱乐用水,则可以选择较低标准的水源,但是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在灌溉用水管道设计中,要突出节水功能,例如可以用取水阀代替传统灌溉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和灌溉效率,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灌溉劳动强度,而且取消了井盖,也极大的提升了绿色景观的美观性,减少对景观的人为影响。在水资源防渗漏与流失方面,要增加节水设计。根据投资情况可以选择无缝钢管等,减少未来使用中水源出现渗漏流失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管道的终端口径较小水管设计中,则可以选择塑料为主,减少水资源流失的现象。最后,在园林大量用水的灌溉设计中,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源、植被等条件确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和控制方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设计流量、管网的投资和运营管理。根据节水需求尽量选择自动喷灌方式代替人工洒水方式,该方式喷灌质量高,节水效果明显,符合现代用水与园林设计理念。
(2)园林工程排水设计。园林工程不仅肩负着美化城市,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而且也要实现去蓄水、排水等功能。尤其是在夏季暴雨季节,园林排水工程的效率也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排水效果,具体来说园林排水工程主要包括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首先,在雨水工程中由于雨水径流量较小因此对地面产生的冲刷效果较小,但是由于园林设计中经常有道牙的设计,因此会形成集聚效应,让雨水的径流量有明显的提升。如果仅仅依赖雨水管道进行收集和排水,那么效果肯定不佳。因此,要根据夏季气候和降水量,针对性的选择竖向设计以及明沟排水等方式,将雨水尽快的排入自然水体中。让雨水就近入渗、调蓄或收集利用,减少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并且在雨水渗漏、蓄水过程中还能够借助土壤对之净化,直接应用到园林灌溉过程中。为了提升蓄水效果,也可以在园林中的自然水体旁边设计一些渗水坑,将之与自然景观、人工湖等结合起来。提升城市对于雨水等水资源的收集与使用率。其次,在园林排水设计中,为了保障园林景观的美化,应该避免出现污水随意排放的局面。可以在公园中建立一套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但要考虑竖向、污水量大小对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影响和评价,不具备统一排放条件或建设成本较高时,需建设独立的排污系统或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或采用化粪池由吸粪车定期抽吸的方式。最后,针对园林中大型广场排水不畅通的特点,要结合海绵城市等设计理念,在园林道路、广场道路上设计渗漏形道路,减少广场路面积水的可能性,促进雨水向四周分散排水,减小径流长度和汇流水层厚度。
2.2园林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在根据园林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后,还要从施工阶段控制施工,保障园林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邀请审查部门、设计单位共同参与图纸审核,针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汇集和更正,并且交给相关的部门进行修改,保证施工工程的正常进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给排水管道、阀门等设备满足使用需求。具体来说在图纸审核完成后,选择材料中要进行专门的检查,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改善园林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质量不高的现象,在材料选择和进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在原料、管道采购中要以招投标定品牌的方式,控制设备及原材料质量,在材料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也必须进行严格复检,确保管道材料能够与城市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求相符,有效避免因管理质量问题给工程施工及后续管养带来的影响。避免因管道质量不佳导致给排水工程使用成效降低的情况。
结束语
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悠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园林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作为配套工程,对于园林建设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园林施工中过于重视地表建筑与环境的设计施工,忽略了地下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严重的影响了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后期的使用成效。
参考文献:
[1]蔡智伟.园林工程给排水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01+203.
[2]王志,胡鸣镝,李传志.武汉国际园林艺术中心给排水设计介绍[J].江西建材,2017(16):18+22.
[3]蔡佳清.园林施工中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03):192+195.
论文作者:张清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给排水论文; 园林论文; 用水论文; 水源论文; 雨水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