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白兔乡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低效,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行为。
一、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学生能不能写好作文,关键一点是要解除他们作文时的畏惧心理,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必须走近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增强他们成才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对学生流露在作文中的显示人格力量的语句要加以肯定和赞扬,哪怕是一句也要给予表扬,因为写作是一场“伤神”的精神劳动,如果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钦佩,学生就会扬起写作的风帆,甚而达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创作佳境。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推销自己,告诉学生推销的不仅仅是文品,更重要的是人品。一个学生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心理,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可能缺乏层次和深度,文章也就谈不上具有理性的色彩。当然,要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是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结果充满信心。教师的不良人格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成为形成学生病态人格的潜在因素。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全部书本知识献给学生,而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应自觉形成对于知识、道德、审美和人生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酷爱新的科学知识,追求高尚的审美志趣。一个学生在写《差》这个作文题时,流露了自己“小我”的一面,故意捉弄比学生还矮的数学女老师,然而女老师非但没批评他,百是因势利导地说:“我正是看到自己比别人矮,才促使我当一名教师,希望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的一语双关激发学生在作文中表白:“其实个子的高矮并不是真正的差距,真正的‘差’是我对老师的捉弄和对自己人格的亵渎。”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启发了学生自身灵魂的净化,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训练学生写作技巧
要想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必须强化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作文技法太多了,只能逐个逐个地让学生有所练习,有所体悟。要让学生在一堵大墙上画一幅大画是困难的,但让他们在一小块地方画一幅小画是可行的,一幅一幅的小画完成了,整幅大墙上的画就满了。强化针对性,首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对各种文体,课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强调“简单”二字,也就是说,比起记叙文来,课标对这两种文体的要求要低,而记叙文的要求要高。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但不需要作为重点。初中阶段,记叙文理所当然地作为训练重点。就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两点,一是文章的中心,二是语言的呈现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缺少中心的文章如人之行尸走肉,前文所述要让学生动笔前写构思,是为了让文章至少中心明确,另外,文章的中心最好还具有新颖、深刻等特性,这些虽然无法教,但可以指导学生练,我将在下文细述。我们读过许多优秀的文章,发现好文章不在于其题材之“大”与“小”,关键在于任何一个题材是以怎样的语言方式呈现。语言的风格是华丽还是朴实,是生动具体还是笼统概括,用到了哪些辞格,用到哪些写作方法等。这些,自然就是写作训练的重点。
三、指导学生获取写作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高科技传媒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具大的变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广泛更深刻地感受生活。首先要培养学生关注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现代教学系统应该是情境化、信息化、开放化的动态过程。各种媒体的出现让我们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交往更加快捷。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从媒体中获取各种信息的习惯与能力。如每天收看电视新闻、电台节目,阅读报纸、上网等,并引导学生摘录信息,收集在新闻本、剪贴本上,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交流信息。其次还要培养学生思考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写观后感、新闻简评,在班级黑板报中开设"新闻自由谈"栏目等,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有两条非常朴素的道理: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作文是倾吐,而阅读则是吸收。阅读是作文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吐故纳新方能使读写相贯通,也能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我们的古人有很多论述发人深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等。对这些论述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写作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作文水平高的学生都喜欢读书,都有大量课外阅读的习惯。他们的语文素养高,写作能力强,得益于自己的大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7~9 年级学生背诵80 篇(段),合计240 篇(段)。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大量文学营养的汲取,有助于学生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五、精选学生典型作文讲评
作文评讲建立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认真批改的基础之上。面对大量的学生习作及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反映出的个别性、特殊性问题,可通过个别指导的形式予以解决;但批改中所发现的学生作文中的常见病或带有共性的典型问题,必须进行作文讲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评讲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讲评例文必须精选,须最具典型性。成功的例文与失败的习作对比评讲;相同题目、相同题材或相同主题的作文也可对比评讲;把内容不能为中心服务的作文与材料能恰当地服务中心的作文一同评讲,也可把中心分散或游移的作文与主题鲜明的作文对比讲评……例文必须具代表性,且通过比较的形式,可使学生加深记忆,生动、直观地加深对写作知识的理解,懂得什么是“偏题、离题”,什么是“首尾呼应”,什么是“详略得当”,什么是“画龙点睛”……引以为鉴,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只有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介入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并让其敢于表达真情实感,敢于想像创新,那么,作文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乐园。
论文作者:吴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人格论文; 教师论文; 记叙文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要让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