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秀花

风险管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秀花

黄秀花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 5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发生的56例护理缺陷,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引起儿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结论 引起儿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明显提高儿内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 儿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070-02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服务对象年龄小,家属要求高,疾病可变性大且难预料性强等特点,护理人员极为简单的临床护理操作都带有一定的风险[1]。为了保证儿内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笔者对儿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了防范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护理缺陷56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2.1患儿自身因素 儿内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且儿童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对于患儿自身的不适往往由家属转述,病情陈述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判断;患儿自理能力、控制能力差,易出现不遵医嘱等行为,大大增加了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家属的疏忽照顾,会导致患儿发生坠床、误食、跌伤等意外事件。

2.2社会因素 是指患儿家属对院方的护理期望值与护理质量之间产生的矛盾[2]。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全家的“小皇帝”,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就更高,一旦出现对护理人员的行为不理解或患儿病情发展等情况,家属就会向护理人员发泄内心的郁闷、焦虑情绪。如静脉穿刺等操作,一旦不能一次不成功,家属都认为把他的孩子当作“实验品”,难以忍受,这就与患儿家属期望的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的要求产生矛盾,引发纠纷。

2.3护理责任心及护理经验缺乏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三查七对”制度不严格遵守,交接班不仔细,执行时不认真查对医嘱,发生执行差错等情况,如:打错针、用错药物及剂量、输错液,巡视不认真观察,特别是危重患儿的病情观察不仔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护士一般年龄偏小,学历相对较低,专业知识及临床护理技术缺乏,对患儿的异常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心率等未能及时识别,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增大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2.4管理缺陷 护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缺乏监督体系,造成护理人员执行制度不严谨,出现交接班制度、护理记录登记潦草,记录不准确、不全面、用词不严谨等,为日后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造成潜在隐患。

2.5医患之间沟通缺陷 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前未能向患儿及家属将注意事项耐心解说,一些正常的药物反应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未提醒患方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出现家属往往难以接受,引起纠纷。

3 防范措施

3.1患儿安全管理 入院时耐心详细向家属交代患儿安全注意事项,提醒患儿家属高度警惕,日常工作中必须及时巡查反复告知,避免坠床、误食、跌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2护患之间加强沟通 儿内科护理的纠纷因为服务态度引起的占大部分[3]。管理者应在重视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体贴、关心患儿,病情变化、医疗费用、各种检查结果等应及时反馈给家属,并对其疑问详细解说,与患儿及家属保持良好及时的沟通。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家属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便于其理解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及时主动的征求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3提高护理责任心,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总结风险事件,吸取教训,提高护理责任心,做好防患工作。儿科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是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4]。儿科护理要求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应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儿科护理的特点是:家属要求高、业务技术难度大、工作繁杂等特点,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抢救流程。年轻护士应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医疗新设备、新业务、新技术,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3.4实行风险管理 护理工作各环节和过程中要始终贯穿护理风险意识,任何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不仅要在制度、操作规范、质量上要求,还要始终重视以人文本的原则。管理手段要以激励为主,充分调查分析,及时修正风险管理制度[5]。

3.5护理记录严格管理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规定管理,按照真实、及时、客观、完整、准确的原则填写,不得潦草、模糊、多次涂改,不得出现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情况,巡视中发现的药物反应及病情变化要及时详细记录,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因治疗不及时或误诊发生的医疗纠纷。

3.6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时刻树立无菌观念,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照消毒灭菌常规进行。严格“一接触一洗手”制度。操作需戴手套进行时,在操作完毕取下手套后立即洗手,否则不得接触其他病人或物品;及时回收,彻底销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严格定期消毒病区的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和空气,防止院内感染、交叉感染及其他流行疾病。

4 讨论

儿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护理管理机制不断修正,制定出适合本科室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有效地落实,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笔者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发生的56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发现:儿科护理的差错、纠纷、护理投诉显著减少,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引起儿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将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明显提高儿内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辉,高振辉,张丽,等.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1(9):53-54.

[2]黎连英,孙庆宁,易芬兰.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4,19(9):47-48.

[3]邹惠祥.儿科护理风险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58-59.

[4]邓开琴.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94.

[5]舒玉军,谢家兴.不同职称护士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40.

论文作者:黄秀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