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楠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胃灼热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选取临床48例功能胃灼热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胃灼热表现,轻37例,中17例,重14例。经治疗,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4%。结论:胃脘灼痛,病位在胃,膈热(相当于胸骨后灼热)病位在食管。膈胃灼热区分寒热。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功能性胃灼热;中医辩证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70-02
中医对功能性胃灼热并无专门论述,由于胃灼热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有关,中医将其归属于“吞酸”、“吐酸”、“反胃”范畴。在治疗上,主张以黄连为君,用炒吴茱萸反佐之,故其意实亦主热[1]。景岳以“东垣为是”、“河间为非”,根据《内经》“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为哕噫”,主张属寒,但又认为“其在下脘偶出者,则寒热俱有”,“当因证以治”。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功能性胃灼热患者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胃灼热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一年以内17例,1~3年10例,大于3年21例。脾胃虚寒28例,肝胃郁热9例,肺胃津伤9例,胸阳不足2例。
1.2 辨证治疗
1.2.1脾胃虚寒 神疲短气,吐酸吐清水,胃脘痛,喜温喜按,寒郁化热则胸脘灼热,食少,四肢不温,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素体脾胃虚弱,过食生冷,或外寒犯中,脾胃阳微,升降纳运失常,饮食不能输化,浊气不能下降,肝木乘侮脾胃,则泛酸吐酸。胃失和降,酸上逆灼伤食管,而致胸脘灼热。治宜温脾和胃止酸,方用吴茱萸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吴茱萸、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砂仁、木香、生姜、黄连、海螵蛸、丁香、干姜,方中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吴茱萸、丁香、干姜温运脾阳,吴茱萸、黄连降逆和胃、抑酸止呕,再加海螵蛸以制酸止痛。
1.2.2肝胃郁热 胸脘灼热,两胁不舒,时叹息,嗳气频频,咽部如梗,泛酸吐酸,口干口苦,知饥喜饮,心烦,急躁易怒,情志不遂则病情加重,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或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情志不畅,忧郁恼怒,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肝热犯胃,酿而成酸。肝郁则肋不舒,叹息嗳气,心烦急躁[2]。肝胃郁热,移热于胆,则胆气逆而口干口苦。治宜疏肝和胃清热,方用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牡丹皮、栀子、白芍、白术、当归、茯苓、柴胡、吴茱萸、黄连、半夏、竹茹、香附、郁金,方中当归、白芍柔肝,柴胡合香附、郁金疏肝解郁,白术、茯苓健脾助运,牡丹皮、竹茹、栀子清热,吴茱萸、黄连合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抑酸止呕。
1.2.3肺胃津伤 胸脘灼热,嘈杂或嗳气频频,咽干涩,口干口苦,善饥喜饮,大便燥结或干,舌红少苔,不润,脉细数。外感燥热,耗伤膈胃津液,情志不畅,气郁化火,劫灼胃阴,津少不濡,胸脘灼热而痛。治宜养阴增液利咽。方用益胃汤加减。 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石斛、竹茹、芦根、牡丹皮、黄连、吴茱萸、木蝴蝶,方中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石斛、芦根清养肺胃,利咽润喉,牡丹皮、黄连、竹茹清热。黄连、吴茱萸、竹茹和胃降逆抑酸。木蝴蝶清利咽喉。
1.2.4胸阳不足 胸满脘痞,背寒,膈脘灼热,泛吐清冷,味酸或苦,嗳气频作嗳后得舒,苔白或腻,脉细弦。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始能清气转输,布息舒展。若胸阳失旷,阴寒之气挟痰涎上逆,痰气结于胸脘,则胸满脘痞,胸阳不足,故背寒,泛吐清冷。寒久郁热,故膈脘灼热。治宜通阳利膈和胃,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薤白、半夏、干姜、桂枝、吴茱萸、丁香、黄连,方中瓜蒌开胸利膈,薤白辛温宽胸通阳,桂枝温通胸阳,以降逆气。干姜、丁香、吴茱萸温里,吴茱萸、黄连合半夏降逆下气,抑酸止呕。
1.2.5临证心法 膈脘灼热,不论其病因为热、为寒,当患者感到胃灼热时,必有热。为胃酸或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到食管,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即使损伤小,若患者食管黏膜过分敏感,亦感胃灼热,而黏膜可无病变,内镜检查可阴性。通降膈胃,帮助膈胃之气顺行,阻止或减少反流,是十分关键的治法。
2.结果
经临床治疗胃灼热表现,轻37例,中17例,重14例。经治疗,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4%。
3.讨论
中医认为外邪犯胃,寒、暑、湿、浊之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液随胃气上逆于膈,“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气。”(《素问?举痛论》)“厥阴之胜……胃膈如寒……化而为热,胃脘当心而痛……鬲咽不通……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呕酸善饥……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心痛热格……湿气内郁…”胃中湿气郁而成积,则湿中生热从木化而吐酸。”(《素问?至真要大论》)。暴饮暴食,食滞膈胃,胃气上逆,食入反出。伤食饱闷,胃痞不消。若嗜食辛辣、煎炸热食或大量饮酒,肥能生热,甘能壅中,热积于胃。或因热食,热病损伤脾胃津液,则内热由生[3]。情志失调,恼怒愤郁,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过虑,劳伤心脾,脾失健运,纳入不化,脾气郁结,胃失和降。脾胃素虚、胸阳不足之人,饮食情志损伤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上下不通,浊气上逆,则嗳气吞酸,脾胃虚寒,阳微不运,升降纳化失常。胃气失和,上逆胸膈,寒郁化热,则膈脘灼热。胸中极易受邪,盖胸为空旷之地,若胸中阳微,则阴寒之气挟痰涎上逆,痰气结于胸脘,胸中气机升降不利,故胸膈痞满。水气相结,自胃上逆,则呕吐清涎。痰郁气结于咽,则咽中梗塞。
胃脘灼痛和膈热,即俗称之胃灼热,临床十分常见,但中医内科学和脾胃病学教材中,均未见专门论述。美国人群中成人每日、每周、每月有胃灼热者,依次为7%、14%、15%;我国成人依次为25%、3l%、7%。胃灼热这一症状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一般而言,胃脘灼痛,病位在胃,膈热(相当于胸骨后灼热)病位在食管。膈胃灼热,要区分其因寒因热。肝胃郁热、肺胃津伤引起时属热,脾胃虚寒、胸中阳微阴盛时,病因于寒。但寒郁化热亦感灼热,表现有寒热夹杂之象,此时不可只清其热,而疏于温阳。由于饮食失常,饥饱无度,过食肥甘,饮酒过多,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过食生冷,中阳受遏,均因胃气不和而吐酸。故临证不论何型,均可有不同程度食滞不化,治疗时要酌加消食导滞之品。
【参考文献】
[1]周仲瑛,蔡淦,张烘斌等.中医内科学,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6.
[2]李瑶瑶,卜平,朱海杭,张瑜,孔桂美.功能性胃肠病烧心症状病机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5):334-335.
[3]哈永琴.胃脘灼热胀痛辨证失误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1, 29(8):54-54.
论文作者:王笑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灼热论文; 吴茱萸论文; 脾胃论文; 竹茹论文; 黄连论文; 食管论文; 郁热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