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PC承包模式是指设计、专用设备材料采购、施工一体化承包,总包单位对承包范围内的项目质量、进度、和费用负责,一般是总价合同方式。EPC模式对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有一定的帮助。在该种模式下,建设单位主要对进度、质量和建设结果是否达到合同要求进行检查,对项目管理强度较弱,总承包方自由度较大,但对项目的管理强度较大,风险和责任也相应较大,总包费用一般偏高。EPC建设模式与传统承发包建设模式各有特点,各有优缺点,目前还是以传统的承发包建设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家政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市场化程度更加充分,EPC建设模式会取得较快、较大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EPC;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引言
因EPC模式与传统的施工承发包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别,政府投资项目在管理上与总价合同模式的EPC项目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距离,比如对总价合同EPC模式下的项目造价数据的收集不足、数据加工深度不够,建设功能和建设标准等不能提前准确设置,EPC模式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合同、标准、规范、计量、计价还没有成体系的操作规范,主要还是沿用传统施工承发包模式下的规矩和思维等问题,导致各方对建设风险都难以预测决策,难以控制,对项目投资难以事前准确计算,所以目前的EPC项目基本是费率招标形式,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了较多较细致的管理。鉴于目前EPC项目实施实际环境和情况,对政府投资EPC项目,实施造价全过程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费率招标条件下的EPC项目,为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EPC项目建安工程造价,为实现投资的最大效益,对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情况,并应该对造价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情况,及时反馈相关各方,根据各自职责协调完成处理意见或建议,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1、提高项目前期决策水平编制较为准确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EPC承包商承包范围从施工图设计开始。在投资决策阶段,应细化项目建设标准,建设规模、项目功能定义,建设工期等项目建设关键目标,编制合理的投资估算;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完善和适当深化方案设计,对项目的建设标准配置、建设规模、各专业设计方案和建设内容较为明确,并据此编制设计概算。方案设计建议由招标人完成,其深度能达到据此进行施工图设计,能够适当区分合同风险,提高投标人优化设计的主动性要求,为项目的招标采购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项目招采阶段,需完全引用前期决策阶段有关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功能定义、建设工期、批复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等要求作为建设目标;需合理分配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同风险(过分扩大投标人风险或招标人风险都不利于项目实施),明确设计责任,提高投标人优化设计的积极性;根据需要可考虑多方案报价或者招标文件设置多方案,要求投标人多方案报价。建议设定承包范围内建安工程最高投资限额,要求投标人报承包范围内建安投资最高限额;需注意设定合理的项目中标人选择评价标准和方法,科学和择优选择中标人,签订内容完整、权责明确的EPC项目总承包合同。
3、在项目实施阶段,对于费率招标项目,并非像总价合同下的单一责任主体,政府投资的相关管控都应积极到位。
(1).建议完善设计概算,业主需审查评估设计的工程造价是否控制在投资目标相应价格内,设计图是否有优化的空间和可能。
(2).注意过控的取证内容和取证的客观和准确性,取证内容尤其需注意设计和实际实施有较大差异项目;注意需要如实记录才能准确计算造价项目;注意需如实记录合同约定需确认价格的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参数等信息,及时询价;注意需如实记录可能产生造价纠纷的项目。
(3).注意合同关于计价方法和风险的约定,合理计价,合理计取措施费,评估项目施工组织有无较大的失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需注意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情况,是否与目标有偏离,对大额的工程变更应注意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对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合同约定不明确等风险及变更等引起的造价调整及时分析整理。
(5).在过控工作完成后,应编写过控总结,分析工作得失,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提高下一个项目咨询服务质量,也为业主能从专业角度及管理角度分析项目实施的经验及教训,最大限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6).在具体过控工作中,注意各方多沟通,协调,客观公正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时应考虑全寿命周期费用因素,有条件的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辅助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的运用,集成造价、质量、进度等建设目标,对各建设目标协调管理。
4、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建设领域的EPC项目权重较小,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EPC项目(交钥匙工程),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EPC建设模式,认为在造价确定与控制方面,还会有如下一些重要的发展变化。
(1)加快完善EPC建设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需梳理原有规定中与EPC建设模式相抵触条文,并适当作出调整。合同法、建筑法对EPC模式还是推荐采用,后续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没有跟上,目前的建设法律法规主要还是适应传统承发包模式,配套的造价确定与控制还没有EPC建设模式下的思维,国办发[2017]19号文,对EPC建设模式将会产生较为深远影响,其中明确规定“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工程应完善建设管理模式,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相关的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制度规定”。这项政策为EPC建设模式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基础,并随着EPC建设模式发展,将会有更多与之发展相适应政策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协调的政策法律体系。
(2)建立和完善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操作依据。随着EPC建设模式政策法律体系的建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必将会逐渐形成与EPC建设模式相适应的造价确定控制规范和标准,作为造价管理操作依据。这些操作依据主要包括完善EPC模式下的标准合同范本、招标文件、计量、计价体系。目前,不论是概算、预算都是用预算定额作为计算依据,这和EPC模式招投标要求不相适应。以后的EPC建设模式,总承包人介入的时点可能在估算阶段,也可能在方案设计阶段,也可能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承包费用与现在的建安工程费范围不完全一致,包含的范围更加丰富,还会包含目前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部分费用;EPC建设模式的清单需求也多样化,有的可能按规模或产能报价,有的可能分各专业工程按规模或产能报价,有的可能将各专业工程再细分到分部分项工程,有的就是用目前清单计价规范,将分部分项在进行细化,形成分部分项清单子目;
(3)设工程造价大数据得到较快发展和运用。目前的建设管理现状,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依据,造价工作实操内容,还不能更加充分体现大数据的价值,因为造价确定和控制还主要还是是依赖定额,事后算账,“精细”算账。随着EPC建设模式的发展,不论是承包商、发包人、咨询机构,在施工图未完善之前就需要有较为准确的价格要求或价格预算,不同层次的价格数据,这样,对历史工程数据的积累和挖掘加工,形成工程造价大数据,作为预算、预测、决策的依据。
(4)对造价人员要求进一步提高,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增。EPC建设模式,工程造价对定额的依赖程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与法律、技术、经济、管理的关系都极为密切。
结论
总之,EPC项目和传统的建设工程承发包模式存在着较多不一致处,尤其是设计及采购由承包人实施,需要转变观念,将设计优化的责任归于承包人,承包人需要主动控制工程造价,完成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欧春花.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J].山西建筑,2008(8).
[2]刘汉英.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之浅谈[J].锦联世界,2009(3).
论文作者:吴守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模式论文; 项目论文; 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安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