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及问题论文_李燕琪

浅析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及问题论文_李燕琪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BIM技术的引入,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革新的变化。作为一名造价人员,笔者旨在通过结合BIM技术与造价管理,探索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工程计量;造价管理

1 引言

BIM,即建筑模型信息系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既非一项物品,也非一种软件,而是一种最终关系着广泛设计、施工和设施管理程序变革的人类活动。[1]这项技术在国外、我国港台及大陆地区都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制定了符合区域自身情况的BIM技术标准,[2]并逐步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可见BIM技术的潜在价值已经逐渐被建筑行业所发觉并利用。本文通过结合BIM技术与造价管理,探索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2.1 简化工程量计算

众所周知,工程量计算是所有报价中最基础的部分,更是占用时间最多的部分,并且需要造价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准确且高效的工程量结果,而传统的算量方法存在着时效性、准确性上的不足。基于BIM的算量方式将造价人员从机械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BIM 技术实现了对施工项目模型的建立,让设计图纸实现了立体化,[3]为造价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构件信息,带来了更多便利。主流的BIM软件和造价分析软件整合辅助成本计算的方法有三种:

1、从BIM模型直接输出工程量

这种方法是通过BIM建模软件内置的工程量计算模块得到各构件的工程量,但由于BIM建模软件中内置的规则与造价行业的计算规则有所出入,因此产生的工程量或不够准确。实现的载体如:Autodesk Revit。

2、应用程序接口(API)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是通过插件以数据转换的方式将BIM模型(如Revit)中的构件和造价软件(如广联达算量软件)中的构件相关联,从而得到工程量,这种方式需要设计人员按照插件所规定的规则进行标准化建模,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工程量。常见的API如:广联达GFC、鲁班LubanTrans_Revit等。

3、直接利用CAD图纸通过造价软件进行算量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多款优秀的BIM造价软件,这些软件通过将CAD图纸三维化,实现了快速出量的目标,提高了算量的精准度,减轻了造价人员通过传统算量带来的工作压力,减少了人为的算量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在算量软件中已经内置了符合我国各个省市的计算规则,工程量相对准确,但需要造价人员有一定的翻模能力。常见的算量软件如:广联达BIM算量软件、鲁班软件、斯维尔软件等。

可见以上三种基于BIM技术的算量方法在准确性和易用性上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但不论是那种方法,都已经将造价人员从传统的算量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快了算量的速度,足以见得BIM技术的引入给造价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2 为项目前期提供BIM模型支持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BIM技术在工程量计算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一进步也将项目早期投资估算从一种基于草图和经验的工作提升到基于模型和数据的新水平。造价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计算出大致的工程量,再结合造价指标,形成较为准确、有数据基础的投资估算及概算,为项目前期阶段提供了最基础的模型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由于图纸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在后续的工序中发生超可研或超概的情况,这是因为估算和概算都是在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尚未完成时进行的,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成本计算超过了预先设定的范围,不但会导致超可研和超概的现象,还会因此削减设计中的功能、质量标准和档次,甚至会导致建设项目终止。若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BIM模型进行实施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掌握项目的成本构成,则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3 减少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

在传统的造价模式中,由于各专业分开设计,导致各专业图纸间无法协同,工程施工中难免产生碰撞,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BIM模型,可以利用相应软件,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进行碰撞试验,这样有效的在施工前快速、准确、全面的检查出各专业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了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降低施工风险。

现场签证也是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事情,要加强签证管理,提高现场签证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利用BIM5D[4]中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通过BIM三维模型掌握实际偏差,从而确定签证内容的合理性,有效的对现场索赔进行管理。

3 BIM在工程造价领域中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3.1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

我国的BIM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运用在造价领域更是少有,因此BIM技术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法规还存在较大漏洞,若将BIM技术推广到造价领域,当出现法律纠纷时,会导致没有相关的文件支持,出现扯皮等现象。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BIM技术的推广与支持,为BIM技术的延续及扩大提供更好的平台。

3.2 软件的接口不互通[5]

目前国外的BIM技术发展迅速,但国外的BIM软件进入到我国市场后,数据接口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大多数软件都只停留在设计阶段,而无法与我国的造价软件进行完美对接,因此想要将BIM技术推广到造价领域,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建筑行业标准的数据接口。相关造价软件平台也在极力研发与主流BIM软件对接的准确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设计模型与造价模型的统一化。

3.3 软件需要多部门配合使用

由于BIM技术涉及到的部门较多,这需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及造价知识,同时还需要各部门进行专业协同,这将给企业人才储备带来较大压力。应对各部门员工多进行培训,组织学习专业软件及相应技术,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4 结语

BIM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目前的BIM技术已经对造价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计量到计价,再到工程全过程管控,这是一个由3D到5D的突破过程。BIM技术还有很多潜在价值需要人们去挖掘,但值得肯定的是,BIM必将在未来成为每个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工具和必将掌握的工作能力,必将引领造价行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Chuck Eastman,等著,賴朝暉,蔡志敏譯.BIM建築資訊建模手冊[M].台北:松崗資產管理,2013:iv.

[2]贺灵童.BIM 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工程质量,2013,31(3).

[3]余静.浅谈BIM算量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及发展的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1448-1448.

[4]王睿静,李明顺.基于BIM5D技术的造价管理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419-420.

[5]茆绘军.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优缺点[J].环球市场,2017,(15):5.

论文作者:李燕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浅析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及问题论文_李燕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