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生活史策略研究现状

物种生活史策略研究现状

一、物种生活史策略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尚伟平[1](2021)在《草原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繁殖期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是对世界范围内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草原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对不同物种的影响不尽相同,对分布区狭窄和数量较小的留鸟种群影响最为显着。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为典型草原鸟类,分布区狭窄并急剧萎缩、繁殖成功率低、种群持续下降,其种群现状已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将其濒危等级由易危调至濒危,中国于2021年2月将其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肠道微生物是脊椎动物维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组成受到饮食、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在保护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鸟类以其分布范围广、食性差异大等特点,其肠道微生物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保护生物学的发展,濒危鸟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繁殖期的濒危野生鸟类栗斑腹鹀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栗斑腹鹀繁殖生态以及遗传多样性。并且借助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食物、巢内微环境对栗斑腹鹀雏鸟与成鸟肠道微生物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其身体质量的影响;分析同域分布、种群数量受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影响的栗斑腹鹀与无危的近缘物种三道眉草鹀之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探讨栖息地破碎化对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的影响;分析生活史不同的寄生物种大杜鹃雏鸟与宿主栗斑腹鹀雏鸟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差异,探讨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对大杜鹃雏鸟和栗斑腹鹀雏鸟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阐明栖息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现得到以下结果:1.栗斑腹鹀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天敌捕食,并且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栗斑腹鹀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其他濒危物种,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目前并没有降低其遗传多样性。2.繁殖期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组成。雏鸟肠道微生丰富度高于成鸟但并不显着(P>0.05),雏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则显着低于成鸟(P<0.05)。并且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丰富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以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富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包西氏菌属(Bose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以及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的丰富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3.食物OTU丰富度对栗斑腹鹀成鸟和雏鸟肠道微生物OTU丰富度有影响(P<0.05),但是巢微环境以及食物和巢微环境交互作用对栗斑腹鹀成鸟及雏鸟的肠道微生物影响不显着。在6日龄时,雏鸟肠道微生物丰富度越高,雏鸟身体质量越好(P<0.05);在9日龄时,雏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越大,雏鸟身体质量越好(P<0.05);随着雏鸟日龄的增加,丰富度有降低的趋势而多样性则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4.栗斑腹鹀成鸟与近缘种三道眉草鹀成鸟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栗斑腹鹀雏鸟肠道微生物丰富度显着高于三道眉草鹀雏鸟,多样性无显着差异。Lef Se分析显示栗斑腹鹀肠道内的赫山单胞菌属Herminii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沉积小杆菌属Sediminibacterium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丰富度显着高于三道眉草鹀,而克雷伯式杆菌属Klebsi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泛菌属Pantoea的丰富度显着低于三道眉草鹀。与三道眉草鹀相比,栗斑腹鹀肠道内的微生物大多是具有降解环境污染的有机物和降低毒性的作用。5.栗斑腹鹀雏鸟与其寄生物种大杜鹃雏鸟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着差异,栗斑腹鹀雏鸟以变形菌门为主,而大杜鹃雏鸟以厚壁菌门为主。栗斑腹鹀雏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着高于大杜鹃雏鸟(P<0.05),丰富度差异不显着。生活史不同可能是影响两种鸟类肠道微生物差异的主要原因。Lef Se分析显示大杜鹃雏鸟肠道内细链孢菌属Catenulispora、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脱硫豆菌属Desulfotignum以及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丰富度显着高于栗斑腹鹀雏鸟,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低于栗斑腹鹀雏鸟。在两种鸟类的肠道内均检测出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功能的菌属,说明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影响了鸟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

霍娜[2](2021)在《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影响植被恢复的过程和效应。线虫广泛存在于各类生境中,占据土壤食物网多个营养级,其群落特征能够有效反映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在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地区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但很少关注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自然恢复草地、次生林、人工柠条灌木林和人工苜蓿草地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线虫个体数量、群落组成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或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探明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及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为评价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新的指标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植被演替进程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这主要与地上部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活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具体而言,从猪毛蒿群落到百里香+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数量逐渐增加,植食线虫比例下降到最低值(30.82%),而捕杂食线虫比例(21.25%)达到峰值,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结构均衡,导致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以及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水平,线虫群落多样性和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土壤食物网达到最成熟稳定的状态。当植被演替至铁杆蒿群落和长芒草群落阶段,线虫群落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下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显着下降。(2)在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群落、灌丛群落和乔木森林群落阶段表现出显着差异,细根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最重要的因素,而在白桦林和辽东栎林阶段,凋落物生物量的增加改善了线虫群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提高了捕杂食线虫比例。在白羊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达到峰值,但由于垫咽属(Tylencholaimus)占据绝对优势(48.8%),使线虫多样性水平降至最低。在沙棘灌丛群落中,线虫数量略有减少,但各营养类群比例相近(17.30%—36.14%),线虫多样性、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土壤食物网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在乔木森林群落(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阶段,线虫数量和多样性总体上较为稳定,在演替至辽东栎林时,捕杂食线虫比例以及线虫营养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但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能以较低的能量代谢维持成熟稳定的状态。(3)在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细根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代谢足迹。随着种植年限(林龄)的增加,土壤线虫总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植食线虫和捕杂食线虫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富集足迹、结构足迹和功能足迹均在种植25年时达到最高,表明该林龄下土壤资源有效性显着提高,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当林龄达到35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活性呈下降趋势,线虫通路指数降至最低,有机质分解以真菌通道为主,然而线虫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和结构指数达到最高水平,表明土壤食物网仍维持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4)在人工苜蓿草地中,凋落物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碳氮比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多样性和代谢足迹。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线虫总数量和各营养类群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代谢足迹均逐渐增加,在种植7年的苜蓿草地中达到最高水平,而捕杂食线虫比例(32.11%)、成熟度指数和功能足迹也同时达到峰值,说明该种植年限的苜蓿草地土壤食物网最为成熟稳定,其结构化程度和能量代谢功能达到最高水平。然而,当苜蓿种植年限>7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足迹显着下降,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呈现明显退化趋势。(5)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演变规律具有显着差异。在自然恢复草地、人工苜蓿草地和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植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而在次生林中,优势线虫为食真菌或食细菌线虫。线虫多样性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表现为次生林最优,其次为柠条灌木林,再次为自然恢复草地,最后为人工苜蓿草地,表明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土壤健康状况较好。Net-work分析结果也表明次生林和柠条灌木林线虫群落内不同类群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基于平均值法计算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也表现为次生林(0.44)>人工柠条灌木林(0.10)>自然恢复草地(-0.12)>人工苜蓿草地(-0.18),并且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能有效指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6)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后期线虫数量、代谢足迹和成熟度指数均有所下降,植物能量通道权重增大,土壤食物网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特别是在人工苜蓿草地中更为强烈。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稳定性更强,其中人工柠条灌木林在种植35年样地,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有所增加,而次生林在乔木森林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明显升高,植物能量通道权重下降,能量通道比例更加均衡,促使土壤食物网的能流途径向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方向发展。(7)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源控制效应是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草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和根系生物量的变化通过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调控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的代谢功能。尽管草地中发达的根系资源显着促进了植食线虫代谢足迹增加,导致植物通道在食物网中占据优势,但该通道连通性低,未能向更高营养级有效传递能量。在林地生态系统中,细根根系生物量变化通过细菌通道和植物通道,引起土壤线虫群落的结构和代谢功能的改变,其土壤食物网相比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另外,次生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改变线虫生境条件,直接对捕-杂食线虫代谢足迹产生影响,导致自上而下(top-down)的捕食作用可能增强,使土壤食物网具有双向驱动机制特征。

林锋[3](2021)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性状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型水坝的修建在满足人们对水资源及清洁能源等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大型水坝运行后,库区消落带区域原有的植被迅速退化并转化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的草地植被系统。一年生植物以种子形式度过消落带的水淹期。种子对植物的定植、扩散和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一年生植物种子在大型水库消落带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影响着消落带出露期植被的重建及其长期演变。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水淹过程中的扩散方式与漂浮能力、水淹耐受能力、水淹结束后剩余完好种子的萌发能力及萌发动态是描述种子响应水淹干扰生境的主要行为指标,反映了一年生植物对极端水淹干扰生境的应对策略。目前,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行为规律尚不清楚。环境因子的自然波动节律决定了植物的季节性发生。基于植物季节性发生特征可将一年生植物分为春萌秋实型和冬萌春实型两种生活史类型,前者秋季结实而春季种子萌发,后者春夏季结实而秋冬季种子萌发。大量研究表明两种生活史类型的一年生植物在大型水库消落带中的分布格局明显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对大型水库消落带水淹耐受能力的不同导致的,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验证。由于不同水库水位运行模式不同,不同水库消落带内水淹发生的季节也不同,可以推断:不同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不同。虽然种子行为对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植被构建和动态演变至关重要,但大规模的种子行为特征参数测定的可操作性较低;且不同季节的极端水淹生境中种子行为不同,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种子行为参数的适用范围较小。寻求简单易得且具有普适性的种子行为代表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植物种子功能性状被认为能有效地代理种子的行为。植物种子功能性状是指一系列指示植物种子扩散、定植、萌发等功能的形态及生理属性,包含种子形态性状、生物物理性状和萌发性状3大类。植物种子性状被广泛用于研究植物如何响应新生境,如:极端干旱、高温生境等,但至今尚缺乏应用种子功能性状对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植物响应及植被动态演变的研究。建立植物种子功能性状与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的稳健联系是应用相关性状到植被演变研究中的前提,但哪些种子性状与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稳健相关并不清楚。本研究拟系统地探究不同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特征,并全面分析这些行为与种子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哪些种子功能性状与不同季节极端水淹生境中种子行为稳健相关,进而为应用功能性状方法探究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植被的动态演变机制提供有效的备选性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测试了三峡水库消落带18种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漂浮能力、水淹耐受能力及淹后萌发能力等种子行为特征。结果发现:除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 L.)、醴肠(Eclipta prostrata(L.)L.,E.alba(L.)Hassk.)种子具有非常强的漂浮能力(所有种子都能在水面上漂浮3个月以上),其余物种的种子最长漂浮时间均低于1个月。18种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经历三峡水库消落带海拔170 m、165 m、160 m和155 m(对应的最大水淹深度分别是5 m、10 m、15 m、20 m)水淹后种子完好比例均在80%以上,且在各高程出露期种子的萌发率均在60%左右。各物种在水淹结束后种子的萌发速率均较高,且随着海拔高程的降低,各物种种子更倾向于集中在出露初期萌发。各物种种子较弱的漂浮能力、极强的水淹耐受能力、淹后萌发能力及快速萌发行为均说明: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均采用静止策略应对水淹胁迫,且均采用集中大量萌发策略来应对出露期生境。然后,测试了23种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和20种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高程的水淹结束时的完好种子比例、出露期种子萌发率及萌发动态特征,并以这些物种种子在自然陆生条件下的行为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水淹强度下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结果发现:与自然条件下各物种种子的萌发和死亡情况相比,三峡水库各高程水淹提高了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水淹期结束时的剩余完好种子比例和出露期种子的萌发率,这说明水淹并不是造成消落带植物种源和幼苗发生限制的主要因素。在各高程水淹结束时,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的剩余完好种子比例均显着高于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的种子,且在各高程出露期内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也显着高于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的种子。三峡水库冬季水淹强行的将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时间推迟至水淹结束后,除海拔170 m、165 m高程水淹后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快于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在海拔160 m及155m高程处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期完全重合。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冬季水淹干扰生境中,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较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更耐淹且萌发能力更强,在幼苗形成期便具有较强的竞争数量优势。这也说明植物生活史类型这一生活史性状对于预测植物应对冬季水淹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对两种生活史类型的各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高程水淹耐受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物种之间种子的水淹耐受能力及淹后萌发能力的差异较大且这些差异格局在各高程间具有显着相似性,说明各物种种子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仍具有物种特异性。为探明种子性状与种子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分析了49种植物种子的形态性状(种子重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子体积)、生物物理性状(种子蛋白质含量、种子脂质含量)及种子的萌发性状(自然条件下不同时段的萌发率)与种子在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高程极端水淹生境中的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基于系统发育广义最小二乘法(PGLS)检验排除了各物种进化背景对性状-行为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仅种子蛋白质含量和种子脂质含量具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而PGLS检验发现这两种性状与极端水淹条件下种子行为无显着相关性。结合植物生活史类型与种子的形态性状、生物物理性状或萌发性状的双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种子的形态性状、生物物理性状与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行为关系显着,但与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淹干扰生境中行为均无显着相关性。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与种子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较显着;且与各高程出露时期重合越高的时间段内,种子自然萌发率对该高程水淹结束后的剩余完好种子比例及淹后萌发率的解释度越高。不同生活史类型的一年生植物种子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与极端水淹生境中种子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同。这一方面说明种子萌发性状能较好地指示种子在极端水淹生境中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说明极端水淹的节律与种子自然行为节律可能会影响到种子行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更系统地检测种子萌发性状与种子在极端水淹生境条件下种子行为的关系,并检测这些关系在不同季节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下是否稳健,测试了22种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和20种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的季节性萌发特征、休眠特征及在不同季节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并跟踪了这些物种种子在夏季洪汛、三峡水库消落带冬季不同高程水淹两种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分析了这些种子行为与种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所有实验物种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萌发特征和休眠期。春萌秋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冬季水淹干扰生境中的剩余完好种子比例及萌发率均显着高于夏季水淹,而冬萌春实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则相反。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的种子行为与种子休眠特征显着相关。对应于不同季节出露期种子自然萌发性状能较好地解释各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模拟水淹季节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与该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显着相关,且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该种子行为-性状关系均非常稳健。综上,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中的优势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均采用静止策略应对水淹胁迫而采用集中大量萌发策略应对出露期生境。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差异显着,且这种差异与种子休眠特征有关。种子形态性状、生物物理性状与自然陆生环境中的种子行为关系显着相关但与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种子行为无显着相关性。种子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与一年生植物生活史类型、种子休眠特征、种子自然条件下的萌发率及种子在不同季节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等萌发性状显着相关。基于功能性状的筛选标准,模拟水淹季节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可以代理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种子行为,可以作为研究植被动态演变的关键性状。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大型水库消落带植被构建与动态演变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扩展功能性状方法在极端干扰生境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龚建涵[4](2021)在《四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鱼类的勇敢性对其种群的分布、生态适应和遗传进化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物种勇敢性的差异成为近年来热门课题之一。四川境内复杂多样的水文环境和鮈亚科鱼类丰富的多样性为鱼类的勇敢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但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亮银鮈(Squalidus nitens)和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4种栖息于不同生境中的小型鮈亚科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勇敢性的行为抑制和风险权衡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评价,构建勇敢性的行为评价体系,准确评估4种鮈亚科鱼类种间勇敢性大小及差异,并探讨影响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大小的相关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行为抑制方面:4种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在行为抑制方面共识别7种关键行为事件和6种差异明显的行为特征,并区分为爆发阶段、抑制阶段、缓游阶段、探索阶段、适应阶段等5个不同阶段;4种鮈亚科鱼类在行为阶段的完整性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从行为阶段组成的完整性来比较,在所研究的4种鮈亚科鱼类中,麦穗鱼在行为抑制实验的阶段组成上最完整,表现了5个行为阶段,而亮银鮈只有4个行为阶段(缺失第五阶段),嘉陵颌须鮈和稀有鮈鲫仅有3个行为阶段(缺失第三阶段和第五阶段),且不同物种的不同行为阶段的时间分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6种差异明显的行为特征比较中,麦穗鱼的平均游动速度最低,稀有鮈鲫最高,且麦穗鱼显着小于其余3种鱼;稀有鮈鲫在旷场中部和边缘的交叉次数最低,嘉陵颌须鮈最高,嘉陵颌须鮈显着高于其余3种鱼;麦穗鱼在旷场中部位置的时间占比和旷场中部位置的游动路程占比上最高,亮银鮈最低,麦穗鱼和嘉陵颌须鮈之间差异不显着,且麦穗鱼和嘉陵颌须鮈都分别显着高于亮银鮈和稀有鮈鲫;嘉陵颌须鮈在逃逸撞击次数上最低,亮银鮈最高,嘉陵颌须鮈的撞击次数显着小于其余3种鱼;麦穗鱼的鳃动频率最高,稀有鮈鲫最低,4种鱼相互间都有显着性差异。4种鮈亚科鱼类在行为抑制的阶段持续时间相关性上,第二阶段与第四阶段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其他阶段间关系则呈现较大差异,其行为阶段相关性可能与其能量分配策略有关。2.在风险权衡方面:4种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在风险权衡方面共识别6种关键行为事件和6种差异明显的行为特征,并区分为爆发阶段、冻结阶段、权衡阶段3个行为阶段;4种鮈亚科鱼类的阶段完整性呈现一致,但不同物种中各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均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物种中不同行为阶段的时间分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6种差异明显的行为特征比较中,麦穗鱼在游动路程上最高,稀有鮈鲫最低;麦穗鱼在第一次摄食时间上最低,亮银鮈最高,麦穗鱼显着低于亮银鮈和稀有鮈鲫;嘉陵颌须鮈在捕食者检查次数上最高,亮银鮈最低,嘉陵颌须鮈显着高于亮银鮈和稀有鮈鲫;麦穗鱼在摄食次数上最高,亮银鮈最低,麦穗鱼显着高于亮银鮈和稀有鮈鲫;麦穗鱼在食物区域的游动路程和在食物区域的时间占比上均是最高,亮银鮈最低,麦穗鱼显着高于亮银鮈。4种鮈亚科鱼类在风险权衡的阶段持续时间相关性上,所有4种分析的鮈亚科鱼类中的各个阶段之间都存在一致的相关性,即第一阶段与所有阶段均没有相关关系,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高度相关,且呈现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种鮈亚科鱼类的行为阶段相关性可能与其防御策和冒险策略的权衡有关。3.评价体系构建和勇敢性评价:所构建的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CRITIC权重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由三层递阶层次结构构成,共12个指标。该体系能较好地反应鱼类勇敢性的特点和区分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差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通过该评价体系得出:4种鮈亚科鱼类在行为抑制和风险权衡两方面的勇敢性均为麦穗鱼最高,亮银鮈最低,行为抑制和风险权衡在各物种内无显着相关性。4种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是麦穗鱼、嘉陵颌须鮈、稀有鮈鲫和亮银鮈;麦穗鱼勇敢性极显着大于亮银鮈和稀有鮈鲫;麦穗鱼和嘉陵颌须鮈间无显着差异;嘉陵颌须鮈、亮银鮈和稀有鮈鲫相互之间无显着差异。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种间差异可能是由生活史策略和生境差异造成的,这也许会影响4种鱼的空间分布和环境适合度。性别和体型对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大小无显着影响,且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勇敢性也无显着影响,不同鱼类物种间的勇敢性差异可能与种间的遗传因素有关。

刘洺源[5](2021)在《福寿螺对梨形环棱螺的生态挤压作用及底栖动物生物扰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范围内,入侵物种造成了本土种群落的衰退与地区绝灭、经济作物的减产以及人畜共患病与经济物种传染病的大肆流行。入侵物种现已成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公共健康的重大生态事件。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为16种首批入侵我国的恶性入侵物种之一,其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遭到弃养以来,造成了我国一系列的重大生态问题。福寿螺食量大、食性杂,可直接取食多种本土植物,在饥饿时亦可直接捕食本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导致本土植物区域性被食光,而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水中溶氧等资源被消耗殆尽后,本土动物也会随之死于饥饿或缺氧。除此之外,身为恶性入侵物种的福寿螺还拥有一些特殊的生活史策略,如其在进食过程中会产生食物碎屑并大量向水体中排泄,而这些排泄物与分泌物亦可刺激水体理化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微生物与浮游生物群落,甚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与福寿螺生态位相近的物种的生存,为福寿螺自身创造能够杀灭其他本土物种并抢占它们的空生态位的机会。但本土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多种生物过程可以导致水环境的改变,其中生物扰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诸如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摇蚊幼虫(Chironomus sp.)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增强上覆水与沉积物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改变沉积物-水界面的固体颗粒物以及氮、磷含量与存在形态,这种作用也会因底栖动物的密度与种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螺类的排泄物中有以尿酸或氨氮形式存在的氮,福寿螺大量的分泌物与排泄物使水体氮磷含量急剧升高,从而间接危害本土生态系统,并通过生理胁迫作用压迫本土近生态位物种,故底栖生物扰动者的生物扰动作用可能会对福寿螺入侵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福寿螺对于本土近生态位物种的影响究竟是直接的竞争与捕食更严峻还是其分泌物恶化水质的间接作用更严峻,以及本土常见的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会对福寿螺入侵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选择与福寿螺在原产地生态位相近的本土经济物种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作为本土受试螺的代表。首先设置两组实验,即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直接生态竞争与间接分泌物胁迫实验,直接生态竞争实验中两种螺直接竞争生存资源,而间接分泌物胁迫实验中则观测两种受试螺分泌物对彼此的影响;为了模拟野外不同水体的竞争情况,设置了两种密度下(6只/12只)两种螺的不同比例的个体组合,选择12只密度,在此基础上设置三组实验,观察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分隔-共养体系中加入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后二者的15 d生存率、体质量变化率及单螺体质量变化率,并观察水体中不同密度、不同分布方式的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对福寿螺入侵后对梨形环棱螺产生胁迫的影响;最后设计一实验模拟资源有限的小型水体,观察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的竞争情况及底栖动物对这种自然竞争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在模拟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直接与间接竞争的实验组中,无论何组实验,福寿螺的质量变化与生存率都优于梨形环棱螺,其中,直接竞争实验二者28 d生存率相差显着(P<0.05);而高密度的直接竞争中,若梨形环棱螺个体数极多,则其体质量变化率会显着差于福寿螺(P<0.05),若其数量少,则其生存率会显着低于福寿螺(P<0.05);而在间接分泌物干扰实验中,福寿螺的体质量变化率极显着差于梨形环棱螺(P<0.01),且生存率亦高于梨形环棱螺,其中在高密度组中,当梨形环棱螺数量过高时,受试梨形环棱螺全部死亡。以上结果充分表明福寿螺的间接分泌物干扰效应比直接生态挤压作用具有更严重的生态威胁性,这可能是福寿螺身为入侵物种的一种有效生活史策略。2、在验证底栖动物生物扰动对福寿螺入侵的影响实验中,加入生物扰动者前,福寿螺的生存率显着高于梨形环棱螺(P<0.05),加入生物扰动者后,福寿螺的生存率显着下降(P<0.05),而梨形环棱螺的生存率显着提高(P<0.05),体质量损失得到显着的改善(P<0.05);霍普水丝蚓不论何种密度都可使福寿螺的生存率显着降低(P<0.05),而使梨形环棱螺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但在高密度时这种效应最大,会使福寿螺生存率极显着降低(P<0.01);从放置方式模拟底栖动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来看,当霍普水丝蚓均匀分布时,对梨形环棱螺的生存最有利;虽然加入霍普水丝蚓或摇蚊幼虫都有利于梨形环棱螺的生存,并弱化福寿螺的入侵作用,但综合考虑,霍普水丝蚓的效果优于摇蚊幼虫。3、在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极限竞争微宇宙中,当生态系统中可利用资源有限时,福寿螺会捕食梨形环棱螺,而又因水体资源被持续消耗,故二者的关系为捕食与竞争共存。在12 d的饲养中,福寿螺的生存率极显着高于梨形环棱螺(P<0.01);此时,虽然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摇蚊幼虫使梨形环棱螺的体质量变化率显着优化(P<0.05),而霍普水丝蚓则会使梨形环棱螺的体质量变化率极显着优化(P<0.01),但效果不如宽阔开放的水体。结论:福寿螺对本土物种梨形环棱螺的间接分泌物干扰作用比直接生态竞争作用更强;在大型开放水体中,利用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本土物种,并缓解福寿螺带来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但这种处理方式在小型封闭水体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赵丽[6](2020)在《华西蟾蜍遗传变异与形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西蟾蜍(Bufo andrewsi)是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物种之一,分布海拔为750~3500m,其栖息地类型十分多样。因此,本文以华西蟾蜍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卫星(SSR)分子标记、石蜡切片法和解剖法等探讨了种群的遗传变异、形态特征(身体大小、年龄和器官大小)的地理变异情况。同时,探究其形态特征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并联系其栖息地的气候因子,探讨华西蟾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为保护该物种提供科学建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已发表的转录基因组数据中开发了新的华西蟾蜍SSR位点,以来自云南省启别村种群的30个样本检测位点的多态性和稳定性。通过比较SSR位点的扩增稳定性、等位基因数目(Na)、多态信息含量(PIC)等因素,筛选出8个可用于该物种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的SSR位点。(2)使用16个SSR分子标记对30个种群的868只华西蟾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偏低,部分种群近期可能经历瓶颈效应,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遗传结构分析显示种群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和清晰的遗传结构,30个地理种群聚类为5个族群:BX、QQ、DCG 和 HY 种群聚为 Cluster Ⅰ,KG、QB、XGJ、JMK、GC 种群聚为 Cluster Ⅱ,MYC、HB、WX、JC 种群聚为 ClusterⅢ;SCH、AN、DY、LG、PX、TP、JL、LD和 ZJ 种群聚为 ClusterⅣ,QLX、SZB、GD、WL、LMS、XYB、LX 和 MX 种群聚为ClusterV。种群遗传结构整体表现出有序的地理板块结构和随机聚类的特征,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显着相关。(3)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14个种群435只个体的身体大小,结果揭示体长和体重在种群中差异显着(F≥3.879,P<0.001),当控制年龄的影响,差异依然存在,但线性混合模型(LMMs)分析显示雌雄两性的身体大小在海拔和纬度梯度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华西蟾蜍的身体大小具有明显的两性异型,表现为雌性个体大于雄性。压轴回归(RMA)分析揭示身体大小的异速生长特征与伦斯法则相反(βRMA<1)。对成功鉴定年龄的21个种群596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年龄差异显着(GLM分析结果,F1,595=25.175,P<0.001),雌性平均年龄大于雄性(雌性:3.05±0.10岁,雄性:2.54±0.05岁),且两性个体年龄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r≥0.309,P<0.001)。(4)采用GLM模型对14个种群355个雄性个体的器官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心脏、肺、胆囊、肝脏、脾脏、肾脏、睾丸、消化道和脑的相对大小都存在显着的种群变异(F≥3.402,P<0.001)。用LMMs检测器官大小在海拔和纬度的地理梯度的变异,发现肺的相对大小与海拔梯度呈显着正相关(F=5.797,P=0.037),这表明了了华西蟾蜍高海拔种群对低氧环境的适应。(5)选择年平均温度、年降雨量等7个气候因子来探究遗传变异与形态特征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形态特征(身体状况、年龄、器官大小)随着气候因子的改变而变化;分析身体状况、年龄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发现身体状况越良好、寿命越长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越丰富(r≥0.030,P<0.05);比较种群SSR数据聚类结果与身体状况、器官系数聚类结果发现两者聚类结果有重叠部分,但并不完全吻合。以上结果说明华西蟾蜍的形态特征对环境的改变更敏感,但形态特征和种群的遗传变异进化都朝着最大的环境适应性和最大的进化潜力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对华西蟾蜍的保护管理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考虑到华西蟾蜍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丰富,而单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种群间遗传分化显着,对该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要落实到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维持,主要措施是对其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其次,种群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均与遗传变异呈正相关,且易受环境气候因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可通过监测种群身体大小、年龄结构和寿命等来了解该物种不同地理种群适应环境的机制和种群动态,从而达到物种保护的目的。

刘超[7](2020)在《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得益于生化方法在生态学领域的引入,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日渐增多。化感作用(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的干扰竞争)与资源竞争(对水、养分、光和空间的争夺)一样,同属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类型。然而,化感作用通常与资源竞争同时存在,二者难以分离,阻碍了对植物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探索。目前,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和入侵生态学等领域,在泥炭地苔藓植物关系研究中尚鲜有报道。在泥炭地生态系统中,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之间往往存在较强烈的竞争,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态位分化。传统观点认为,资源竞争和物种对胁迫的耐受性是泥炭地植物生态位分化的根本原因,而化感作用在生态位分化中的作用尚不明晰,相关研究仍属空白。本研究旨在探究泥炭藓的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在各自种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位分化中的贡献,以生态位分化明显的丘间种小叶泥炭藓(S.angustifolium)、藓丘种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和锈色泥炭藓(S.fuscum)为材料,在水位和光强梯度上,分别构建泥炭藓群落模拟不同的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并应用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去除邻体化感作用。除此之外,还利用氮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氮重吸收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种间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添加活性炭降低了泥炭藓的外释酚总量,成功地分离了泥炭藓间的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在低水位条件下,藓丘物种通过化感作用抑制丘间物种的生长,丘间种通过资源竞争抑制藓丘种的生长;在高水位条件下,藓丘物种的化感作用对丘间种生长的抑制消失,其自身生长却受到了丘间种化感作用的抑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的竞争优势是由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决定的。同时,在泥炭藓生态位分化中,化感作用机制的作用比资源竞争更为重要。(2)在弱光条件下,中位泥炭藓(耐受-竞争种)和锈色泥炭藓(耐受种)通过化感作用实现对邻体生长的抑制;在无论弱光还是强光条件下,小叶泥炭藓(竞争种)均通过资源竞争抑制邻体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光资源梯度上泥炭藓生态位分化亦由是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驱动的,在此过程中,泥炭藓的生活史策略影响了其作用于邻体的种间相互作用类型。(3)中位泥炭藓分别通过化感作用抑制和资源竞争促进了小叶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而其自身氮的重吸收受到小叶泥炭藓资源竞争的抑制效应。研究表明,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能力受控于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两种种间相互作用。(4)在水和光资源缺乏时,中位泥炭藓的生物量生产与外释酚总量之间存在清晰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苔藓植物降低了自身的资源竞争能力而增加了化感物质的释放,即在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两方面间存在权衡。此外,泥炭藓的化感作用对邻体生长的效应依赖于其外释酚总量。(5)与传统认识相悖,在水分充沛的条件下,竞争策略者并非通过资源竞争在与耐受-竞争种的共存中获取优势;水分和光资源贫乏有利于激发耐受种或耐受-竞争种的化感作用,以抗衡其受到竞争者资源竞争的抑制效应,而占据优势地位。总之,基于一系列室内外植物间相互作用模拟实验,本研究成功分离了苔藓植物间的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并阐明苔藓植物间化感作用的强度甚至类型会随环境资源梯度而变化。研究有力证实了化感作用在泥炭藓植物生态位分化中的重要贡献,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未来研究中,在关注植物间资源竞争的同时,应对化感作用在泥炭地植物分布格局、物种共存、群落稳定维持中的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杨雪[8](2020)在《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植物物候特征和群落稳定性的调节机制》文中指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为植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并参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然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植物个体-群落特征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松嫩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四年(2015-2018年)的野外实验,利用红外线增温装置和硝酸铵添加,模拟温度升高和氮沉降,使用苯菌灵处理抑制AM真菌来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植物物候特征、群落结构和组成以及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揭示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适应全球变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响应机制,为解释和评价气候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个体植物发育和群落功能的调节机理和作用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物候在年际间呈现显着的差异,取决于降雨的时间和降雨量。植物孕穗期、开花期、结实期和种子成熟期均随雨季开始时间的延后而推迟,孕穗期长度、开花期长度、结实期长度以及物候期长度受雨季开始时间和生长季降雨量共同作用。早花植物和晚花植物的物候向生长季中期移动。增温加速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开花和结实,缩短了羊草的孕穗期长度;施氮缩短了羊草的开花期长度、结实期长度和生殖物候期长度;抑制AM真菌推迟了羊草的孕穗期、开花期、结实期,缩短了孕穗期长度和结实期长度。增温延长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的孕穗期长度;施氮对星星草的物候不影响;抑制AM真菌推迟了星星草的孕穗期,缩短了星星草的孕穗期长度和生殖物候期长度。增温不影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物候事件;施氮使芦苇孕穗期、开花期、结实期提前,延长了开花期长度和结实期长度;抑制AM真菌使芦苇孕穗期提前,延长了开花期长度和物候期长度。以上结果表明,增温和施氮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具有物种特异性,取决于植物的生活史策略和根系特征。AM真菌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取决于植物的菌根依赖性,AM真菌促进了高菌根依赖性植物的繁殖,而推迟了低菌根依赖性植物的繁殖,降低了不同植物物候的时间重叠,降低了资源竞争,空出生态位给更多的物种,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使羊草的结实期提前,缩短孕穗期长度、开花期长度以及生殖物候期长度。增温和抑制AM真菌处理的交互作用缩短了羊草的孕穗期长度、不影响开花期长度和生殖物候期长度。抑制AM真菌后,增温加施氮使羊草的种子成熟期提前。增温抵消了施氮的促进作用,二者交互对芦苇的种子成熟期无显着影响。(2)增温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均无显着影响,但是降低了物种净丢失、物种丢失速率和物种丰富度净变化;施氮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抑制AM真菌降低了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不影响物种均匀度,同时提高了物种净丢失和物种丢失速率,降低了物种净获得。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抑制AM真菌可以直接降低物种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菌丝密度降低物种净获得,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菌丝密度可以直接提高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的盖度和密度比较稳定,对增温和施氮处理不敏感;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对常见种盖度和密度起到了促进作用;稀有种盖度和密度对施氮比增温敏感。抑制AM真菌提高了优势种的盖度和密度,降低了常见种盖度和密度,对稀有种盖度和密度影响较小。其中,群落主要植物的盖度和密度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增温提高了虎尾草的盖度和密度,降低了星星草的盖度和密度;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提高了星星草和狗尾草的盖度和密度,降低了黄蒿的盖度和密度;抑制AM真菌提高了芦苇的盖度和密度,降低了虎尾草、狗尾草、碱蒿和黄蒿的盖度和密度。(3)增温和施氮对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没有显着影响,抑制AM真菌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施氮和抑制AM真菌的交互作用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增温对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地上生物量不影响,降低了星星草地上生物量。施氮对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以及主要植物地上生物量均不影响。抑制AM真菌提高了优势种生物量、降低了常见种生物量,对稀有种生物量不影响。对于主要植物来说,抑制AM真菌提高了羊草、星星草和芦苇的生物量,降低了狗尾草、碱蒿和黄蒿的生物量。施氮和抑制AM真菌的交互作用提高了优势种生物量。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提高了狗尾草和虎尾草生物量。增温和抑制AM真菌降低了星星草和虎尾草的生物量。增温降低了植物群落稳定性和优势种稳定性;施氮对植物群落稳定性无影响,但降低了优势种稳定性;抑制AM真菌降低了植物群落稳定性和优势种稳定性。群落异步性不受处理的影响,增温降低稀有种异步性,抑制AM真菌降低常见种异步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增温和抑制AM真菌通过AM真菌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稳定性降低植物群落稳定性。施氮和抑制AM真菌通过菌根侵染率降低植物群落稳定性。施氮降低了优势种稳定性,但是由于施氮对群落稳定的直接作用,施氮总体来说对植物群落稳定性不影响。AM真菌物种丰富度和植物群落物种异步性、高的生产力平均值和低的生产力标准差相关;而高的优势种稳定性和低的生产力标准差相关,因此AM真菌物种丰富度或优势种稳定性的降低可以降低植物群落稳定性。高的菌根侵染率通过提高平均生产力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物种丰富度和群落优势度对植物群落稳定性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在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多背景下,促进了植物群落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强调了优势种稳定性和群落异步性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重要意义。综上,增温和施氮对个体植物物候特征、群落结构和组成以及稳定性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植物物候在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多的环境下趋向于重叠,降低了物候互补性,提高了资源竞争。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因氮沉降而降低,植物群落稳定性受到增温的抑制。AM真菌降低了植物物候的时间重叠,提高了物候的互补性,提供更多生态位给植物物种;AM真菌通过促进植物物种净获得维持了物种多样性;AM真菌物种丰富度和菌根侵染率提高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是缓解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不利影响的重要生物因素。

魏雅文[9](2020)在《红瘰疣螈两个地理种群形态和生活史特征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形态和生活史特征的变异是生活史进化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两栖动物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周期,其外部形态和生活史特征是对所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研究两栖动物不同地理种群在形态和生活史特征的变异,对于理解动物种内进化机制以及两栖动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是云南山地环境中典型的有尾两栖类动物,隶属于蝾螈科(Salamandridae)、疣螈属(Tylototriton),分布于云南西部山区。目前对红瘰疣螈外部形态、分布状况、分类地位、繁殖期行为变化、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等都有了一定研究,但对其基本生活史特征及其在不同种群的变异仍缺乏了解。本研究以栖息于云南漾濞的红瘰疣螈苍山种群(海拔高度1610 m)和云南新平的哀牢山种群(海拔高度1900 m)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6月和2019年6月-7月,即红瘰疣螈繁殖季对苍山种群进行了种群数量统计,个体剪趾标记和外部形态测量,雌性产卵个体的繁殖特征观察和记录,以及身体状况调查,并结合早期采集和记录的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种群形态学数据、趾骨材料、繁殖数据进行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和生活史特征变异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两个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红瘰疣螈地理种群在外部形态特征上的种群间差异,包括个体大小和雌雄的两性异形现象;使用骨龄学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两个不同地理种群个体的性成熟年龄、最大寿命以及成体生长速率等生活史特征的差异;通过雌性的产卵情况与母体体型大小的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异;分析了苍山种群红瘰疣螈繁殖期身体状况与繁殖时间的关系,从外部形态学,骨龄学,繁殖生态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解不同海拔地理种群红瘰疣螈生活史特征变异和进化,探究红瘰疣螈生活史特征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结果如下:1.红瘰疣螈的两个地理种群内雌雄两性之间均存在着两性异形现象,雌性个体拥有较大的体重、头体长、手足间距等形态特征,符合生育力选择压力假说。红瘰疣螈的头体长,体重等外部形态学特征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符合贝格曼定律。红瘰疣螈形态的地理变异可能是受外界温度和食物影响的结果。2.利用趾骨骨骼切片成功鉴定了两个地理种群的249个个体年龄。苍山种群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最大寿命分别是11龄和9龄,雌性4龄性成熟,雄性3龄性成熟;哀牢山种群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最大寿命是11龄和7龄,雌性5龄性成熟,雄性3-4龄性成熟。两个地理种群内红瘰疣螈雌雄两性之间年龄差异显着,雌性性成熟年龄大于雄性,但两个地理种群间平均年龄没有差异。3.两个红瘰疣螈地理种群的雌雄两性个体的年龄均随动物的体重和头体长增加而增加,雌性的手足间距也与年龄有极显着的相关关系;相同年龄段,高海拔地区红瘰疣螈个体的生长速率在性成熟早期要大于低海拔地区个体。4.整合两个地理种群雌性繁殖数据,红瘰疣螈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均和母体大小呈正相关,大的雌性个体拥有较强繁殖能力;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在不同种群中存在差异,高海拔生活的种群通过增加繁殖投入,如窝卵重和相对窝卵重,提高存活率来应对外界环境带来的压力。5.苍山种群雌性个体繁殖早期的雌性个体在体质量、头体长和肥满度上都较繁殖后期的个体更大,且不同繁殖时段差异显着;雄性个体头体长、体重有显着差异,雌雄两性个体在繁殖后期,小个体的比例都不断增加,较小个体参与繁殖的时间较晚,这可能是雌雄两性个体身体状况不同,采取的繁殖策略不同的结果。两个地理种群红瘰疣螈外部形态学特征和生活史变异研究结果揭示,与低海拔生活的红瘰疣螈相比,高海拔的红瘰疣螈种群的个体体型更大,性成熟前生长速率更快,繁殖投入也较大,但两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性成熟年龄没有差异;在种群内,体型较大的个体比体型较小个体繁殖时间更早。这些形态和生活史特征的差异是物种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重要适应。作为有尾两栖类动物近危物种的代表,红瘰疣螈种内两个地理种群间生活史特征变异的研究对于该物种和其它有尾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顾瑞婷[10](2020)在《温带沿海中国川蔓草(Ruppia sinensis)种群特征及生态修复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草是一种在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海洋被子植物,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并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川蔓草(Ruppia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滨海、泻湖、盐沼地等浅水水域中的海草,承担着栖息地构建与水体-沉积物环境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包括川蔓草在内的众多海草在世界范围内正已惊人速度衰退。本研究调查了我国温带地区川蔓草属分布现状;探究了不同生活史类型中国川蔓草种群形成条件及其与底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比较了两类种群在干燥胁迫下的种群稳定性;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建苗与保存条件进行系统研究;评估了中国川蔓草对重金属Cu与Cd污染的耐受能力及其毒性效应。1.我国温带地区川蔓草属分布现状调查本研究调查了我国辽宁省至浙江省7个省(直辖市)沿海地区川蔓草属的分布现状,总结发现海水养殖池、咸水沟渠、盐场沟渠、湿地公园、泻湖、潮间带是其主要的分布环境生境类型,其中海水养殖池是温带地区川蔓草属分布最常见生境类型。通过重访发现,部分文献中记录的川蔓草种群已消失,综合分析文献记录及实地调查信息后认为,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川蔓草分布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中国川蔓草种群特征对中国川蔓草而言,上覆水季节变化可导致种群表现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生活史特征。本研究调查了黄河三角洲两处不同生活史类型的中国川蔓草种群的生态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通过调查其生长旺盛季节的生物量和各季节种子库规模,评估种群状态。通过测定中国川蔓草床沉积物营养元素组成及硫化物含量了解草床植被和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理种群,一年生中国川蔓草种群较多年生种群拥有更大的生物量与种子库规模;中国川蔓草植株对栖息地沉积物总氮含量与有机物组成特征有显着影响;一年生的中国川蔓草种群经历干燥、重新覆水后恢复力显着强于同种情况下的多年生种群。本研究还调查了干燥对中国川蔓草床沉积物、种子库及其种群补充的影响。本次调查的中国川蔓草床表层沉积物会不定期遭遇长期干涸暴露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历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长达5个月的干燥后,该中国川蔓草床再次被水层覆盖,而后种子迅速萌发,2018年5月幼苗密度达到1360.86±330.66苗/m2,规模与2017年3月只经历3个月干燥暴露时的情况相似。由此认为,干燥胁迫会显着地延迟中国川蔓草自然种群中种子的萌发与建苗。与大多数海草不同,中国川蔓草种子对栖息地干燥有相当强的耐受与适应能力,表层沉积物中的种子经历近5个月的干燥暴露后依然具有活力。本部分研究为干燥环境下中国川蔓草的抵抗力和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认知,并对川蔓草属种群特征进行补充。3环境因素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影响本研究调查了温度与盐度对采自北方沿海地区的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与建苗的影响。本研究共进行了0–50 psu范围内7个盐度与0-30℃范围内6个海水温度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确定了适宜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研究发现:(1)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盐度5 psu、温度30℃;(2)高盐度(40-50 psu)与低温度(0℃)会显着阻碍种子萌发,但当其转移至适宜萌发条件后,其萌发率升高;(3)在盐度适宜时(5-10 psu),随着温度升高,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率存在明显的双峰分布;(4)将高盐度或低温度条件下储存的种子转移至适宜萌发条件下后,其萌发率显着升高;(5)温度能够显着的影响中国川蔓草建苗过程,而盐度对建苗过程的影响不显着。本部分研究可为中国川蔓草种群保护恢复提供基础信息。4中国川蔓草种子长期保存方法川蔓草属的种子是进行大规模的沉水植物修复的理想材料,在其繁殖季收集成熟的种子,并保存至人工种子库,可以提高新生的川蔓草种子利用效率,为后续川蔓草床修复提供充分的原料。一定的低温、高盐及干燥条件均能有效地抑制川蔓草种子萌发。该部分实验尝试利用不同的温度、盐度和干燥条件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进行长期保存。实验结果表明:0℃/30-40 psu盐度的湿法保存是中国川蔓草种子长期保存的最佳保存方法。而5℃/相对湿度为33±10%的干燥保存法虽会一定程度降低中国川蔓草种子活力,但也是一种可行的种子长期保存方法。以上结果为建立中国川蔓草人工种子库提供相应基础知识。5中国川蔓草对重金属Cu和Cd污染耐受及毒性响应川蔓草不仅能适应较宽范围盐度环境,也能耐受水环境中较高的重金属浓度,故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生物修复潜力。然而,川蔓草在生活史早期阶段对重金属暴露的耐受能力还有待研究。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川蔓草在三个生活史早期阶段对重金属Cu和Cd的吸收能力,并分别从个体水平、亚细胞水平与转录组水平观察相关毒性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川蔓草的幼苗阶段最为脆弱;当Cu和Cd的胁迫浓度分别达到50μM、500μM时,中国川蔓草幼苗出现明显的毒性响应;两种重金属元素进入细胞后,迅速积累在细胞液泡和细胞质组织中,降低其对植物细胞的毒性作用。经4天Cu和Cd暴露后,中国川蔓草植株中与信号识别与蛋白质加工有关的基因表达显着下调。本研究初步探究了中国川蔓草生活史早期对重金属元素Cu和Cd的耐受能力、富集途径与毒性响应,评估了其作为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工具物种的应用潜力。

二、物种生活史策略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种生活史策略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草原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繁殖期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概述
    第二章 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2.1 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意义
        2.2 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2.3 鸟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栗斑腹鹀繁殖生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数据分析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2.1 研究区域
        2.2 材料与方法
        2.3 高通量测序
        2.4 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栗斑腹鹀与三道眉草鹀肠道微生物比较研究
        3.1 研究区域及物种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生活史差异对鸟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研究区域及物种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2)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线虫多样性
        1.1.1 物种多样性
        1.1.2 营养类群多样性
        1.1.3 生活史多样性
        1.1.4 功能团多样性
    1.2 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与生物指示作用
        1.2.1 线虫的生态功能
        1.2.2 线虫的生物指示作用
    1.3 土壤线虫群落的常用指数和分析方法
        1.3.1 多样性指数
        1.3.2 生态功能指数
        1.3.3 代谢足迹
    1.4 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1.4.1 植被恢复方式
        1.4.2 植被恢复年限
        1.4.3 土壤环境因素
        1.4.4 其他因素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2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3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5 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2.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2.2.5 土壤线虫群落鉴定及分析
        2.2.6 数据分析处理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3.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3.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3.2.6 数据分析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3.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3.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3.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3.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3.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4.1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2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的影响
        3.4.3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3.4.4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3.4.5 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4.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4.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4.2.6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4.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4.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4.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4.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4.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4.4.2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4.4.3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4.4.4 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5.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5.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5.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5.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5.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5.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5.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5.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讨论
        5.4.1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5.4.2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5.4.3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5.4.4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选择
        6.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6.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6.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6.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6.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6.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6.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6.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6.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4.1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6.4.2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6.4.3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6.4.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比较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植被调查及分析
        7.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7.2.4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7.2.5 数据分析及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3.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演变规律差异
        7.3.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群落Net-work分析
        7.3.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
        7.3.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分析
        7.3.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
    7.4 讨论
        7.4.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4.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规律差异
        7.4.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综合指数差异
        7.4.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差异
        7.4.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驱动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性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极端干扰生境对植被的影响
        1.1.1 全球范围内极端干扰生境不断增多
        1.1.2 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植被的动态演变
        1.1.3 极端干扰生境中的一年生植物
    1.2 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
        1.2.1 一年生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种子行为
        1.2.2 一年生植物在极端干扰生境中的种子行为
    1.3 种子功能性状与种子行为
        1.3.1 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3.2 种子功能性状
        1.3.3 种子功能性状与种子行为的关系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2.2.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2.2 主要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图
    2.3 研究区域简介
    2.4 实验材料
3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在冬季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关键行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2.4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扩散行为
        3.3.2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水淹过程中活力保持行为
        3.3.3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淹后萌发行为
    3.4 讨论
        3.4.1 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水淹应对策略
        3.4.2 优势一年生植物种子应对淹后消落带差异环境的萌发策略
    3.5 小结
4 不同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2.4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极端水淹干扰对一年生植物种子行为的影响
        4.3.2 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特征
        4.3.3 不同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行为特征
    4.4 讨论
        4.4.1 三峡水库冬季水淹对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行为的影响
        4.4.2 两种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行为的差异
        4.4.3 一年生植物种子对水淹干扰生境的响应行为具有物种特异性
    4.5 小结
5 冬季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一年生植物种子行为与种子性状之间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2.4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种子性状与种子水淹耐受能力的系统发育信号
        5.3.2 种子形态和生物物理性状与种子行为的相关性
        5.3.3 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性状与极端水淹生境中种子行为的相关性
        5.3.4 生活史类型对一年生种子自然萌发性状—淹后种子行为关系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自然生境中种子萌发行为与种子性状的关系
        5.4.2 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与种子形态性状和生物物理性状的关系
        5.4.3 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的行为与自然生境中种子萌发特征的关系
    5.5 小结
6 不同季节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的一年生植物种子行为与种子萌发性状之间的关系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2.3 数据处理
    6.3 实验结果
        6.3.1 种子的季节性萌发与休眠特征
        6.3.2 不同季节水淹干扰下种子行为与植物种子休眠的关系
        6.3.3 不同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与自然生境中种子萌发率的关系
        6.3.4 不同季节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与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率的关系
    6.4 讨论
        6.4.1 种子休眠、种子萌发温度需求与种子季节性萌发调控
        6.4.2 不同生活史类型一年生植物种子在不同季节极端水淹生境中的行为差异
        6.4.3 不同季节极端水淹生境中种子行为与种子萌发性状的相关性
    6.5 小结
7 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1.1 一年生植物种子在极端水淹生境中的关键行为
        7.1.2 水淹发生节律对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的影响
        7.1.3 不同季节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性状关系
        7.1.4 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种子行为对植被演变的影响
    7.2 结论
    7.3 研究的创新之处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4)四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动物行为学及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1.1.1 动物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1.1.2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分支
        1.1.3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1.2 鱼类“勇敢性”的研究概况
        1.2.1 鱼类“勇敢性”定义及研究内容
        1.2.2 鱼类勇敢性差异的研究意义
        1.2.3 影响鱼类勇敢性差异的因素
        1.2.4 鱼类勇敢性研究的方法
    1.3 本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鮈亚科研究概况及研究对象介绍
        1.3.2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中的行为抑制比较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实验鱼的驯化和处理
        2.2.3 实验装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
        2.4.1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中的行为描述
        2.4.2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实验的阶段划分
        2.4.3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差异
        2.4.3.1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阶段的差异
        2.4.3.2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实验中行为特征的差异
        2.4.3.3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在不同阶段中行为特征的种间差异
        2.4.4 4种鮈亚科鱼类行为抑制实验中各阶段占用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
        2.5.1 四种鮈亚科鱼类行为阶段特征的差异
        2.5.2 四种鮈亚科鱼类行为特征的差异
        2.5.3 四种鮈亚科鱼类不同行为阶段的生态意义
第3章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中的风险权衡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实验鱼的驯化和处理
        3.2.3 实验装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
        3.4.1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行为的行为描述
        3.4.2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实验的阶段组成
        3.4.3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实验差异
        3.4.3.1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阶段的差异
        3.4.3.2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实验中行为特征的差异
        3.4.3.3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在不同阶段中行为特征的种间差异
        3.4.4 4种鮈亚科鱼类风险权衡实验中各阶段占用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5.1 四种鮈亚科鱼类行为阶段特征的差异
        3.5.2 四种鮈亚科鱼类不同行为特征的差异
        3.5.3 四种鮈亚科鱼类阶段分配的生态意义
第4章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评价及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指标筛选
        4.2.2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4.2.3 实验鱼生物学特征测定
    4.3 数据处理
        4.3.1 勇敢性的分类
        4.3.2 勇敢性大小
        4.3.3 勇敢性的影响因素
    4.4 结果
        4.4.1 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
        4.4.2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的比较
        4.4.3 4种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评价体系构建
        4.4.3.1 指标筛选
        4.4.3.2 指标体系分层
        4.4.3.3 权重赋值
        4.4.3.4 综合得分
        4.4.4 4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大小
        4.4.5 4种鮈亚科鱼类的勇敢性大小相关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行为评价体系构建及特点
        4.5.2 四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差异
        4.5.3 影响四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差异的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福寿螺对梨形环棱螺的生态挤压作用及底栖动物生物扰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福寿螺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
    1.2 福寿螺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
    1.3 本土物种环棱螺及其生物学特征
    1.4 生物扰动及其作用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福寿螺对梨形环棱螺直接生态竞争与间接分泌物胁迫作用的比较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单独饲养时的生存特征
        2.3.2 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的直接生态竞争作用
        2.3.3 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的间接分泌物胁迫作用
        2.3.4 直接生态竞争作用与间接分泌物胁迫作用的比较
    2.4 讨论
    2.5 小结
3 摇蚊幼虫及霍普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福寿螺入侵后对本土物种梨形环棱螺生理胁迫缓解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在本土底栖生物扰动者存在下的生命指标
        3.3.2 底栖生物扰动者密度对福寿螺入侵后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生命指标的影响
        3.3.3 底栖生物扰动者不同放置方式对福寿螺入侵后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生命指标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极限竞争微宇宙构建及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对其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福寿螺和梨形环棱螺在极限竞争微宇宙中的生命指标
        4.3.2 底栖动物霍普水丝蚓对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极限竞争的影响
        4.3.3 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对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极限竞争的影响
        4.3.4 不同底栖动物对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极限竞争影响的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华西蟾蜍遗传变异与形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1.1.1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概念
        1.1.2 影响两栖类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因素
        1.1.3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研究方法
    1.2 微卫星分子标记
        1.2.1 微卫星分子标记简述
        1.2.2 微卫星位点开发策略
        1.2.3 微卫星标记在两栖类研究中的应用
    1.3 两栖动物生活史特征研究进展
        1.3.1 两性异型
        1.3.2 年龄结构的地理变异
        1.3.3 生活史特征演化的环境因子
    1.4 器官大小的地理变异
        1.4.1 器官大小的可塑性
        1.4.2 器官大小的影响因子
    1.5 华西蟾蜍研究概述
        1.5.1 生物学特征
        1.5.2 分类地位
        1.5.3 生活史特征
        1.5.4 遗传学研究
    1.6 研究背景与目的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目的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华西蟾蜍微卫星引物开发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和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微卫星序列查找与分析
        2.1.4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2.1.5 SSR位点的初步筛选
        2.1.6 SSR位点的多态性检测
        2.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SR查找结果
        2.2.2 测试位点扩增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2.2.3 测试位点多态性分析
        2.2.4 无效等位基因与哈迪-温伯格平衡
        2.2.5 基因型连锁情况分析
    2.3 小结
3 基于SSR标记的华西蟾蜍遗传变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采集与处理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3 基因组DNA提取
        3.1.4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
        3.2.2 种群水平遗传多样性
        3.2.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3.2.4 种群遗传结构
        3.2.5 分子方差分析
        3.2.6 种群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
        3.2.7 种群瓶颈检测结果
        3.2.8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变异
    3.3 小结
4 华西蟾蜍身体大小和年龄的地理变异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本采集与处理
        4.1.2 身体大小的测量
        4.1.3 个体年龄的测定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身体大小
        4.2.2 年龄与年龄结构
    4.3 小结
5 华西蟾蜍器官大小的地理变异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本采集
        5.1.2 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的解剖和测量
        5.1.3 脑的解剖和测量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身体状况对器官系数的影响
        5.2.2 器官大小的种群变异
        5.2.3 器官大小的地理变异
        5.2.4 年龄对器官大小的影响
    5.3 小结
6 华西蟾蜍环境适应性探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气候数据的获取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遗传多样性参数、相对器官大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6.2.2 身体状况、年龄、相对器官大小与遗传多样性参数的相关性
        6.2.3 身体状况、相对器官大小聚类与遗传距离聚类比较
    6.3 小结
7 讨论
    7.1 SSR引物开发
    7.2 华西蟾蜍的遗传多样性
    7.3 华西蟾蜍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7.4 身体大小的地理变异
    7.5 器官大小的地理变异
    7.6 华西蟾蜍适应性进化
    7.7 华西蟾蜍保护策略
8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与植物共存
        1.2.2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分离
        1.2.3 资源梯度与化感作用
        1.2.4 季节变化与化感作用
        1.2.5 生态位分化与植物性状
        1.2.6 苔藓间的植物相互作用与生活史策略
        1.2.7 苔藓的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方法
        2.2.1 泥炭藓植物营养液配制
        2.2.2 生物量生产、高度增长和分枝生产测定
        2.2.3 元素含量测定
        2.2.4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测定
        2.2.5 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含量测定
        2.2.6 泥炭藓植株及其沥出液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2.2.7 酚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叶绿素a和b含量测定
        2.2.8 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测定
        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泥炭藓的遗留与即时化感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计
    3.3 结果
        3.3.1 活性炭添加对泥炭藓外释酚、生物量生产、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3.3.2 营养液与沥出液离子浓度差异
        3.3.3 泥炭藓表型响应
        3.3.4 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响应
        3.3.5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3.3.6 泥炭藓形态的响应
        3.3.7 泥炭藓可溶性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响应
        3.3.8 泥炭藓碳和氮的响应
    3.4 讨论
        3.4.1 即时化感作用与遗留化感作用
        3.4.2 生活史策略与表型可塑性
    3.5 小结
第四章 水位梯度上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计
    4.3 结果
        4.3.1 野外水位波动
        4.3.2 降低化感作用(添加活性炭)对泥炭藓外释酚的影响
        4.3.3 降低化感作用(添加活性炭)对泥炭藓生物量生产、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4.3.4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4.3.5 泥炭藓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响应
        4.3.6 相对邻体效应
        4.3.7 泥炭藓的外释酚总量与生物量生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4.4.2 表型可塑性与种间相互作用
        4.4.3 水资源充足与种间相互作用
        4.4.4 干旱与种间相互作用
        4.4.5 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4.5 小结
第五章 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的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计
    5.3 结果
        5.3.1 东方红泥炭地的气温与降雨量月际动态
        5.3.2 泥炭藓高度增长率与外释酚的月际动态
        5.3.4 泥炭藓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5.3.5 泥炭藓外释酚总量与相对邻体化感效应的相关性
        5.3.6 泥炭藓碳、氮和磷含量的响应
        5.3.7 泥炭藓酶活的响应
        5.3.8 泥炭藓酶体内酚与氮含量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生长月际动态
        5.4.2 水位梯度上外释酚总量月际动态
        5.4.3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5.4.4 种间相互作用与碳、氮和磷元素
        5.4.5 种间相互作用与酶活性
    5.5 小结
第六章 光资源梯度上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计
    6.3 结果
        6.3.1 泥炭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物种差异
        6.3.2 泥炭藓光响应曲线
        6.3.3 泥炭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
        6.3.4 泥炭藓叶绿素含量的响应
        6.3.5 泥炭藓形态和生化性状物种差异
        6.3.6 泥炭藓形态的响应
        6.3.7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6.3.8 泥炭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响应
        6.3.9 相对邻体效应
        6.3.10 中位泥炭藓的外释酚与生物量生产的相关性
        6.3.11 泥炭藓性状间相关性
        6.3.12 泥炭藓外释酚含量分别与碳氮比和氮含量的相关性
    6.4 讨论
        6.4.1 泥炭藓的光合效率
        6.4.2 光强降低与种间相互作用
        6.4.3 种间相互作用与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
        6.4.4 种间相互作用与酚类物质
        6.4.5 种间相互作用与生态位分化
    6.5 小结
第七章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两种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设计
    7.3 结果
        7.3.1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7.3.2 泥炭藓氮含量的响应
        7.3.3 泥炭藓标记氮总量的响应
        7.3.4 泥炭藓氮重吸收的响应
        7.3.5 相对邻体效应
    7.4 讨论
        7.4.1 泥炭藓氮吸收及其重吸收
        7.4.2 泥炭藓种间相互作用
        7.4.3 种间相互作用与泥炭藓氮吸收及其重吸收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讨论与结论
        8.1.1 种间相互作用与性状响应
        8.1.2 资源分配与权衡
        8.1.3 资源梯度上的化感作用与资源竞争
        8.1.4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8)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植物物候特征和群落稳定性的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殖物候的影响
        1.2.1.1 增温对植物生殖物候的影响
        1.2.1.2 施氮对植物生殖物候的影响
        1.2.1.3 AM真菌对植物生殖物候的影响
        1.2.2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1 增温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2 施氮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3 AM真菌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3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1.2.3.1 增温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1.2.3.2 施氮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1.2.3.3 AM真菌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殖物候观测
        2.3.2 生殖物候计算方法
        2.3.3 植物群落调查
        2.3.4 物种丰富度相关计算
        2.3.5 生产力稳定性相关计算
        2.3.6 土壤和植物根样品采集
        2.3.7 测定方法
        2.3.7.1 孢子鉴定和分离
        2.3.7.2 菌丝密度
        2.3.7.3 菌根侵染率
        2.3.7.4 AM真菌的孢子组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苯菌灵对AM真菌生长发育以及群落组成的影响
    3.1 结果
        3.1.1 AM真菌孢子密度和菌丝密度
        3.1.2 AM真菌菌根侵染率
        3.1.3 AM真菌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
    3.2 讨论
第四章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物候特征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大气温度和降雨量
        4.1.2 植物孕穗期、开花期、结实期以及种子成熟期的年际间变化
        4.1.3 植物孕穗期长度、开花期长度、结实期长度以及物候期长度的年际间变化
        4.1.4 AM真菌对植物孕穗期的影响
        4.1.5 AM真菌对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4.1.6 AM真菌对植物结实期的影响
        4.1.7 AM真菌对植物种子成熟期的影响
        4.1.8 AM真菌对植物孕穗期长度的影响
        4.1.9 AM真菌对植物开花期长度的影响
        4.1.10 AM真菌对植物结实期长度的影响
        4.1.11 AM真菌对植物物候期长度的影响
    4.2 讨论
        4.2.1 植物物候事件年际间的变化
        4.2.2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的对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响
        4.2.3 增温、施氮和AM真菌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响
第五章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5.1 结果
        5.1.1 AM真菌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5.1.2 AM真菌对植物物种净获得、物种净丢失和物种丰富度净变化的影响
        5.1.3 AM真菌对植物物种获得速率和丢失速率的影响
        5.1.4 AM真菌对三种植物分类群盖度的影响
        5.1.5 AM真菌对主要植物物种盖度的影响
        5.1.6 AM真菌对三种植物分类群密度的影响
        5.1.7 AM真菌对主要植物物种密度的影响
    5.2 讨论
        5.2.1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2.2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盖度和密度的影响
第六章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6.1 结果
        6.1.1 AM真菌对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6.1.2 AM真菌对三种植物分类群生物量的影响
        6.1.3 AM真菌对主要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6.1.4 AM真菌对群落优势度的影响
        6.1.5 AM真菌对群落及其各部分稳定性的影响
        6.1.6 AM真菌对物种异步性的影响
        6.1.7 影响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生态因子
    6.2 讨论
        6.2.1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地上生产力的影响
        6.2.2 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内参加的国内学术会议

(9)红瘰疣螈两个地理种群形态和生活史特征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两栖动物形态和生活史特征变异研究概况
    1.1 生活史特征
        1.1.1 两栖动物外部形态特征
        1.1.2 年龄
        1.1.3 繁殖特征
    1.2 不同海拔高度生活史特征的变异
    1.3 红瘰疣螈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红瘰疣螈两个种群外部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2.1 前言
    2.2 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地点
        2.2.3 数据获取
        2.2.4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红瘰疣螈雌性个体种群间形态学特征的地理变异
        2.3.2 红瘰疣螈雄性个体种群间形态学特征的地理变异
        2.3.3 红瘰疣螈两性形态学特征的地理变异的因子分析
        2.3.4 两个地理种群红瘰疣螈的两性异形
    2.4 讨论
        2.4.1 外部形态学特征的地理变异
        2.4.2 红瘰疣螈两性异形
第3章 红瘰疣螈不同地理种群的成体生活史特征
    3.1 前言
    3.2 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骨龄学方法
        3.2.3 红瘰疣螈形态学和骨龄学数据获取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红瘰疣螈的骨龄学观察
        3.3.2 红瘰疣螈苍山种群的年龄和形态特征
        3.3.3 红瘰疣螈哀牢山种群的年龄和形态特征
        3.3.4 红瘰疣螈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年龄结构比较
        3.3.5 红瘰疣螈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体长体重生长比较
    3.4 讨论
        3.4.1 骨龄学方法在红瘰疣螈中适用性
        3.4.2 红瘰疣螈地理种群的年龄和性成熟年龄
        3.4.3 年龄与生长和身体形态特征
第4章 红瘰疣螈地理种群的雌性繁殖特征
    4.1 前言
    4.2 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4.3 结果
        4.3.1 窝卵数和雌性产卵个体头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4.3.2 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雌性个体大小的关系
        4.3.3 窝卵重与雌性个体大小的关系
        4.3.4 不同地理种群雌性繁殖特征的差异
    4.4 讨论
        4.4.1 雌性繁殖特征与母体大小
        4.4.2 雌性繁殖特征的地理差异
第5章 大理苍山西坡红瘰疣螈身体状况与繁殖时间研究
    5.1 前言
    5.2 方法
        5.2.1 野外调查方法
        5.2.2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红瘰疣螈繁殖期种群数量动态
        5.3.2 繁殖季不同时段体重、个体大小和肥满度的变化
        5.3.3 两性个体肥满度变化的差异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温带沿海中国川蔓草(Ruppia sinensis)种群特征及生态修复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海草生态系统
        1.1.1 海草简介
        1.1.2 川蔓草简介
    1.2 海草床退化原因
        1.2.1 自然胁迫
        1.2.2 人为影响
    1.3 海草种群特征
        1.3.1 种群与生境特征
        1.3.2 海草生活史策略
    1.4 海草床生态修复研究
        1.4.1 海草种群补充机制
        1.4.2 海草种子特性
        1.4.3 自然种子库
        1.4.4 人工种子库
    1.5 海草在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1.5.1 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
        1.5.2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思路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科学问题
        1.6.3 内容与技术路线
        1.6.4 预期成果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温带地区川蔓草属分布现状调查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实地调查
        2.2.3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文献调查结果
        2.3.2 实地调查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国川蔓草种群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中国川蔓草种群生长环境调查
        3.2.3 中国川蔓草种群特征调查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国川蔓草的生长环境
        3.3.2 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国川蔓草的生长情况
        3.3.3 极端干燥环境对中国川蔓草种群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素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及建苗过程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种子收集
        4.2.3 中国川蔓草种子形态
        4.2.4 温度、盐度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影响
        4.2.5 低温、干燥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影响
        4.2.6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中国川蔓草种子形态及萌发过程
        4.3.2 温度、盐度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 温度、盐度对中国川蔓草幼苗建苗的影响
        4.3.4 低温、干燥对中国川蔓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川蔓草种子保存方法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子收集
        5.2.2 种子湿法保存
        5.2.3 种子干燥保存
        5.2.4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种子湿法保存
        5.3.2 种子干燥保存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川蔓草对重金属Cu和Cd胁迫的响应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收集
        6.2.2 Cu和Cd对种子萌发过程影响
        6.2.3 Cu和Cd对休眠种子活力影响
        6.2.4 Cu和Cd对幼苗影响
        6.2.5 Cu和Cd在幼苗内积累转移过程研究
        6.2.6 幼苗转录组对Cu和Cd短期暴露响应
        6.2.7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自然条件下中国川蔓草植株和生长环境中Cu和Cd浓度
        6.3.2 Cu和Cd暴露后个体水平响应
        6.3.3 Cu和Cd在幼苗中的动态积累过程
        6.3.4 Cu和Cd胁迫下幼苗亚细胞结构响应
        6.3.5 Cu和Cd暴露后的转录水平响应
    6.4 讨论
    6.5 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性
    7.3 存在问题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物种生活史策略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原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背景下繁殖期栗斑腹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尚伟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2)
  • [2]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D]. 霍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极端水淹干扰生境中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行为—性状关系研究[D]. 林锋. 西南大学, 2021
  • [4]四种鮈亚科鱼类勇敢性比较研究[D]. 龚建涵.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5]福寿螺对梨形环棱螺的生态挤压作用及底栖动物生物扰动的影响[D]. 刘洺源.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6]华西蟾蜍遗传变异与形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D]. 赵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7]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D]. 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8]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植物物候特征和群落稳定性的调节机制[D]. 杨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9]红瘰疣螈两个地理种群形态和生活史特征变异研究[D]. 魏雅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温带沿海中国川蔓草(Ruppia sinensis)种群特征及生态修复潜力研究[D]. 顾瑞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标签:;  ;  ;  ;  ;  

物种生活史策略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