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若想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则首先需要建设好医院的基础设施。绿色医院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指依照绿色设计原则和理念、采用绿色施工手段而建设出来的医院建筑。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注重在建筑的使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能源浪费,保证人们在医院中接受诊疗之时更加舒适健康。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生态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述
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就在于以人为本,只有始终将这一理念作为首要原则,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实现人与建筑的良性交流与合作,更好的表现出人文主义关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医院建筑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为病患营造出舒适优良的医疗环境,也可以帮助医护工作者与病患间建立信任、有效的配合,同时也为医务人员创造更为高效的工作场所,医院管理者的工作也会更加高效便捷。所以医院建筑设计与布局过程中,无论在外部环境还是各功能模块设计时,都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
2医院建筑设计的路径
2.1停车难
2.1.1设置机械停车楼
适用范围:老城区里的医院,医院扩建场地征用难度大。利用医院自身的场地或者征用临边小型场地,建设多层机械停车楼。优点:占地面积小,基础投入少;缺点:停车用车均需专人引导,维护成本高,使用年限较低。
2.1.2设置地下室或双层地下室
适用范围:新建医院,用地面积少。利用医院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开挖场地设置单层地下室或双层地下室,满足停车要求。优点:有效利用地底空间,增加绿化及道路面积,对医院的景观布置以及缩短地面急救车辆时间很有利。缺点:基础投入较高,特别是双层且占地面积较大的地下室
2.1.3利用室外场地高差,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适用范围:新建医院,场地有高差。优点: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减少土方量,基础投入比平地开挖少,增加场地起伏带来的景观美感。缺点:道路竖向较不好控制,场地适用范围较窄。
2.1.4改造原有地下车库的单层车位,设置双层机械停车位
适用范围:已建地下车库,停车难现象仍无法解决的,且车库层高较高的。优点:利用原有已建车库,只需投入相关机械设备,就可极大满足停车要求。缺点:停车用车均需专人引导,维护成本高,使用年限较低,最重要的是对车库层高有要求(双层机械停车需满足净高不小于3600mm,加上结构梁高、电气桥架、通风管道、消防给水管道等,层高至少要求达到5400mm以上)。
2.2功能分区设计
医院内各功能既分区明确,又联系紧凑,同时互不干扰。主体以“医疗街”为核心,最北面为后勤办公楼,往南依次是门诊楼、入口门厅、医技楼及住院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医疗街”,将各功能分区联系在一条交通轴线上,非常方便快捷。四层设计有一个气派不凡的中庭,屋顶则设计有大面积的采光天窗。门诊采用了“U”型布置方式,确保各科室的采光通风效果良好;急救与急诊部位于门厅南面首层,入口各自分开;输液区设置在一楼紧靠急诊部位置;医技部位于急诊急救中心上面的2~4层,与其他部门联系紧密;后勤办公用房位于最北面,围绕中庭,独立成区,环境优美,安静舒适;住院部位于主体南面,整体呈正南北向的一字型平面;地下室位于住院部下面,设有停尸间、设备用房、保障系统等部分。
2.3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布局
整体结构布局与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首要环节,其合理性与优质性将会对医院医疗环境整体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医院结构整体布局与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医院各功能布置的优化配置及合理整合进行考虑,并在此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除此之外,设计过程中还需优化基础设施配置,与医院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结合,对医院建筑空间的组布局合进行有效整合。医院建筑设计与布局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医院的人流量与交通压力很大,可以从建筑设计的整体入手,有效布置医院停车场或在医院周围增加步行绿化广场。这不仅可以实现合理的交通转移,还可以为患病的患者创造更自然的环境,它可以减轻心脏的张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人的流动。除此之外,建筑设计与布局中,还需结合当下具体的医疗工作流程,对医院各结构模块及部门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与设计整合。通过为医务人员与患者间创建更好的沟通环境,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在设计时,还应注意不同患者之间的转移,避免患者与访客之间不同疾病的交叉感染。整体设计与布局时,还应树立全局观念,将医院作为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合理布局,并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人力,物力,设备等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医院建筑设计与布局过程中还应结合当地气候与环境特征,选择最为恰当的通风与照明方式。除此之外,还需做好医院建筑外部环境设计与建筑,使医院内外部都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2.4发展智慧医院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移动APP等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将过去人们“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引入一种更为先进、便捷的诊疗模式之中。“智慧医院”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医疗行业的不断转型,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技术手段,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协作互助、分级有序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加强区域卫生管理、提高区域卫生资源效率、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均衡发展、实现有限卫生资源覆盖更广泛人群的现实选择。
2.5景观环境设计
本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优越,西面即为山林景观,所以在设计中对其进行了充分运用。在医疗街设计中打造了一个内部景观生态轴线,轴线向西面自然山体敞开,使自然景色渗透进来,并与建筑内部的人造景观园林相呼应。园区采用了多层次立体化绿化系统,包括庭院绿化、广场绿化、道路绿化、屋顶花园等。室外广场进行了硬质铺地、草坪及花坛设计,充分融合了自然与人工之美。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疗设备与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人性化、高效性、以及高质量成为当前国内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大背景下,医院建筑设计也不再只是满足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而是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于各功能模块与整体结构设计与布局中,同时满足病患人文关怀与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在治愈患者病痛的同时也能抚慰患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唐晓华.基于节能理念的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J].科学之友,2017(22):155-156.
[2]龙灏,李况毅.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的住院病房设计新趋势———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4(22):28-31.
论文作者:张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医院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医疗论文; 布局论文; 建筑论文; 地下室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