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面临的内部挑战及对策_阿拉法特论文

阿拉法特面临的内部挑战及对策_阿拉法特论文

阿拉法特面临的内部挑战及其采取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法特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是值得阿拉法特庆贺的一年。巴勒斯坦人率先在加沙-杰里科实现自治,阿拉法特率巴解总部从突尼斯迁到被占领土,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告成立。此外,为表彰他对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贡献,阿拉法特与拉宾、佩雷斯一起,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在荣耀和桂冠的背后,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阿拉法特--面临重重困难和尴尬处境、身陷内忧外患之中的巴解主席。

尽管巴解在被占领土实现了部分自治,但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仍将是极为曲折、复杂和漫长的过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涉及领土、主权等重大问题,以色列不可能轻易对巴解做出让步,同时也是由巴勒斯坦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尤其是巴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所决定的。

从目前情况看,巴解面临的困难增多,阿拉法特受到各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来自内部的挑战日益加剧,以至于他的地位和巴勒斯坦自治政权的稳定性,已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普遍关注。

一、阿拉法特面临的内部挑战

1、来自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等极端势力的挑战和威胁大为增加。哈马斯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内势力颇大。据统计,加沙有近50%巴勒斯坦人支持哈马斯,约旦河西岸地区为42%。虽然“法塔赫”在加沙和西岸仍得到多数巴勒斯坦人的支持和拥护,但其势力和影响日益受到威胁。哈马斯得到巨额国际援款,常以物质手段争取内地巴勒斯坦人的民心。据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沙夏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报告称,哈马斯每年从国外得到的援助高达5亿美元,多数来自美国。他们将这些钱大部分用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因此在自治区的医院、清真寺、教育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中,哈马斯占据了相当比例,大有与巴解一争高低之势。哈马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传统影响,更是巴解无法匹敌的。

哈马斯与巴解的矛盾由来已久,巴以签署自治协议后,这种矛盾进一步公开化并趋向激烈。近一个时期,加沙街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支持阿拉法特的群众刚刚举行过游行,哈马斯的支持者便开展针锋相对的示威,且规模和声势不亚于前者甚至更大。哈马斯组织颇为严密,目前在加沙等地的基层人员已达数万人,并拥有为数众多的支持者。哈马斯内部有“文、武”之分,文主要负责宣传、人员召募及组织起义等日常事务,武则负责组织恐怖袭击活动。哈马斯的军事部门名叫“埃兹丁·喀萨姆小组”,是令以色列感到十分头疼的一支敢死队。敢死队的恐怖活动,主要针对以色列,有时也做给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看,以泄心中对巴解的不满。加-杰自治后,哈马斯不时聚众闹事,多次与巴解发生火并。1994年11月18日发生在加沙的流血冲突造成15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法塔赫”成员和1名巴勒斯坦警察;250人受伤,其中10多人为巴自治警察。事后,哈马斯反诬自治警察屠杀巴勒斯坦人,并扬言将对此进行报复“要使加沙变成一片火海”,可见其气焰之嚣张。哈马斯曾宣称,“将处死与以色列合作的每一个巴勒斯坦人,无论他是谁”。许多“法塔赫”、巴解活动分子及其支持者以所谓“巴奸”的罪名被哈马斯绑架、杀害或受到恐吓。加沙的悲剧事件发生后虽然经内地巴勒斯坦人的多方调解而未酿成进一步的流血冲突和内战,但双方暂时的妥协决非意味着事态的彻底平息。哈马斯不会善罢甘休,仍会对巴解和阿拉法特进行各种形式的示威和挑战。最近有消息称,原来多次表示不参加巴勒斯坦自治选举的哈马斯,现又声称将参加大选,并拟组成新党与巴解一决雌雄。可见,哈马斯不但在军事上对巴解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将在政治上对其进行挑战。

2、巴勒斯坦内部矛盾重重,高层领导成员各持己见,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对外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被占领土内的领导层与由原来突尼斯巴解总部迁来的领导成员之间矛盾也日益加剧。

巴解自1964年成立后,领导层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一直未中断。巴以签署自治协议后,分歧和斗争进一步加剧,以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法塔赫”负责对外关系的资深委员哈尼·哈桑等为代表的巴解高层领导对阿拉法特极为不满,矛盾公开化和表面化。卡杜米拒不将其统辖的巴解实际上的“外交部”迁往加-杰自治区,继续留在突尼斯“坚持与以色列斗争”。卡杜米称,“阿拉法特一直是单枪匹马干革命,过去还有人保护他,现在再没有人会保护他了。”“我们劝他(阿拉法特)不要走这条道路,警告他与以色列媾和的危险,但他置若罔闻,一意孤行。阿拉法特还掌握着大笔款子,而且乱花,现在他成了孤家寡人,既无部级单位,也无下属机构。”乍听起来,很难相信这话出自与阿拉法特一同奋斗了几十年的昔日开罗大学同窗之口。哈尼·哈桑反对协议的态度也十分坚决,他说:“实践证明,巴以谈判是完全屈从于以方的要求和实力的……不结束占领谈不上发展经济,其结果只能是以强凌弱……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继续反抗以色列的占领,坚持与以色列经济分开而不是融合。”

为减少阻力,确保谈判成功,阿拉法特一直采取与以色列进行秘密谈判的做法,直至签订协议,巴解内部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这种做法使许多人对阿拉法特产生不满,成为继续诱发巴解内部矛盾的一大原因,一些巴解执委会成员因此愤而退出执委会。此外,阿拉法特主持自治区领导工作后,为保住政权,采取中央高度集权的做法,被不少领导成员批评为独断专行,不讲民主,有的甚至指责他“专制和独裁”。阿拉法特亲自担任自治区经济发展与重建委员会主任,自行支配援巴款项,更招来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普遍不满。

1994年11月15日,阿拉法特主持召开巴解执委会会议,18名成员中只有8名到场,因不够法定人数而推迟会期(根据规定,18名委员中有三分之二即12人以上到会才为有效)。阿拉法特对此极为尴尬,只好宣布该会为非正式会议。目前自治政府的各部门领导成员中,离散心比较普遍,加大了对阿拉法特的牵制。1994年11月5日,拉马拉地区“法塔赫”宣布了直接选举产生的领导成员名单,这是首次直接选举,以前均由上面任命。阿拉法特对此不置可否。新当选的领导成员说,这次选举是将来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大选的第一步,这种直接选举还将在西岸的其他地区进行。这对阿拉法特无疑是一大挑战。同时,以侯赛尼、沙菲、阿什拉维等为代表的被占领土内巴勒斯坦领导人与阿拉法特带领的迁到加沙的巴解领导人之间分歧扩大,矛盾加剧。巴以之间的大部分谈判,以前都由以色列和被占领土内的代表团进行,费萨尔·侯赛尼、沙菲等为此出尽风头,成为一段时期内颇有知名度的人物。虽在谈判中受巴解领导,但他们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领导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约束作用。在坚持与以色列斗争和争取民族权力方面,内地和谈团比阿拉法特持更为坚决的态度。随着谈判的深入,以色列感到内地和谈团立场强硬,在原则问题上拒不让步,且又受制于巴解,在重大谈判时难以拍板定夺,遂转而与巴解直接公开谈判。以侯赛尼为首的内地巴勒斯坦和谈团作用受到削弱,为此,他们曾联袂赴突尼斯,以向阿拉法特提出集体辞职相要挟。

在巴以签署协议前夕,内地和谈团还对发生的一切如坠雾中。自治区成立后,原和谈团人马大多退出历史舞台。沙菲和阿什拉维表示将致力于被占领土的改善人权活动,不担任自治领导的任何职务。其实,自治区的绝大多数职务均由随阿拉法特从突尼斯来的巴解成员把持,即使他们担任了职务,恐怕也是有职无权。原和谈团领导成员都是被占领土的知名人士,深孚众望。自治后他们感到江河日下、今非昔比,这种消极情绪得到许多巴勒斯坦人的同情。侯赛尼是名义上的不管部长,负责耶城事务。笔者曾数次晤见这位曾显赫一时的被占领土领导人,他不无揶揄地称,外地来的巴勒斯坦人多是军人出身,惯于戎马倥偬的生活,领兵打仗有一技之长,但对其治国和外交能力却不敢恭维。侯赛尼领导的“东方之家”,地处东耶路撒冷,一直是巴解驻耶城的办事机构。侯赛尼手下的人大多认为这里应是巴勒斯坦的外交部,而对巴自治当局的作用和能力表示怀疑。总的看,以阿什拉维、侯赛尼等为代表的所谓“第三种力量”,虽不至于对阿拉法特构成直接威胁,但在被占领土较得人心,并可能对自治区内的民心向背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

3、巴勒斯坦人生活困难加剧,对自治当局不满情绪有所上升。加沙和西岸地区从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沦为被占领土到自治为止,经受了以色列长达27年的统治。以色列政府对这些地区基本采取不加发展的政策,致使被占领土经济凋敝,一贫如洗。以色列的人年均收入高达13000美元,而加沙仅为800美元,约旦河西岸也不过1200美元。而且,加沙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几乎没有工业,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生活严重依赖以色列。加沙约有100万巴勒斯坦人,半数以上为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迁移至此的难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原先大量加沙劳动力靠在以色列打工维持生活,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是在以色列本土打工挣来的。由于恐怖事件不断发生,以色列当局不时关闭被占领土,使许多巴勒斯坦人生活无以为继。巴勒斯坦自治政权一穷二白,西方国家许诺的援助款项又迟迟不到位,正常的建设项目无法实施,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严重的倒退。据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统计,自巴勒斯坦自治开始实施至今,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25%,由于生活下降,卫生设施差,去年11月份加沙还出现令人恐惧的霍乱,约600多人受到感染。

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居民一度对自治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自治改善自己的生活,在自治实施前后,加沙曾有近70%的人支持巴以协议,杰里科居民的支持率高达95%以上。到1994年底,根据伦敦的阿语中东电视台的民意测验,被占领土中巴勒斯坦人支持巴以协议的为56.5%,而反对协议者达34.9%;对自治前景表示乐观的占53.2%,表示悲观的占31.7%。这一数字的变化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自治区的民意情况,表明阿拉法特的日子不太好过的一面。若巴勒斯坦人生活状况再得不到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阿拉法特将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对自治前景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二、阿拉法特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阿拉法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摆脱困境,掌握主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打击哈马斯的气焰,但在具体作法上软硬兼施,威胁与利诱并重。

阿拉法特利用哈马斯与“法塔赫”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等时机,下令巴勒斯坦自治警察抓了数百名哈马斯分子,同时宣称加强与哈马斯的团结,要求以色列释放押在以监狱中的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巴勒斯坦警察对哈马斯的活动严加监视,并禁止哈马斯及其支持者持枪游行和集会。巴勒斯坦警方还在对付哈马斯方面与以色列有默契和配合。例如,1994年10月,哈马斯在加沙绑架一名以色列士兵,以军突击队在采取突袭营救行动时,巴警方向他们通风报信,告知人质关押的确切地点。近来,巴勒斯坦自治警察进一步加强对哈马斯的防范和监控。为防止哈马斯在自治造举中上台,阿拉法特已开始采用物质手段,如提高巴勒斯坦人工资,改善社会福利等措施来争取民心。

阿拉法特在对付哈马斯的问题上常常处于两难的尴尬之中:在以色列的压力面前,出于消除对自治当局挑战的考虑,阿拉法特有意严惩哈马斯,但过分打击又担心引起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的不满。怎样把握分寸,在讲究策略的前提下进一步严厉打击哈马斯的恐怖活动,是有待阿拉法特解决的一个难题。

2、对内竭力保权,对外积极争权,两者相辅相成。保权可加强与以色列争权,而同以争权,可向巴勒斯坦人显示和谈成果,以达到赢得巴勒斯坦人支持,巩固自己领导地位的目的。

首先,在处理自治政府及巴解内部事务上,阿拉法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不受到威胁。阿拉法特在政权各部,基本上安排亲信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他事必躬亲,在许多问题上亲自拍板定夺。直接领导援巴款项的落实工作,并多由他本人或亲信签署外国向巴勒斯坦提供经济援助及合作协议。对被占领土的新闻工作加强管理,禁止不利于自治当局及阿拉法特地位的言论出版发行。如1994年11月底和12月初,加沙地区连续4天不能及时得到东耶路撒冷出的阿拉伯语各大报纸及以色列出版的英语报纸,直接原因是加沙的巴勒斯坦自治警察司令卡齐·吉巴利下令将运往加沙的报纸扣押在与以色列交界的埃瑞兹检查站。原来,这些报纸如实报道了此前发生在加沙的哈马斯大规模游行事件,而吉巴利曾要求各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统一将哈马斯游行的人数说成5000人但各大报的报道数字据实反映,大大高于规定的数字。这引起巴勒斯坦警方不满,遂接连几天禁止报纸发往加沙。

阿拉法特在巴解及自治政权中的工作方法已多次引起巴勒斯坦人不满,一些人,包括领导层内的高级官员,指责阿拉法特作风专制,一意孤行。巴勒斯坦内地新闻及学术界的人士也有不少人撰文呼吁阿拉法特应提倡民主,实行集体领导,避免任人唯亲,唯我独尊。阿拉法特已经意识到这种民意和舆论不可违背,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民主和多党制的重要性,称自治政权是代表全体巴勒斯坦人的民主政权,借以安抚民心,平息巴勒斯坦人中对其领导作风的不满,进一步牢固地掌握领导权。其次,巴以已进入第二阶段的谈判时期,扩大加沙和杰里科以外地区的自治进程已拉开序幕,以色列已向巴勒斯坦方面移交了约旦河西岸地区卫生、教育、旅游、社会福利及税收等5个领域的管理权,但在撤军和选举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此外,根据巴以协议的最后阶段进行谈判解决的问题,如耶路撒冷地位、犹太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问题等,阿拉法特均向以方做出强烈反应,如强调巴勒斯坦将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要求以色列立即释放尚被关押的6000名巴勒斯坦政治犯,呼吁停止扩建犹太定居点等。阿拉法特的这些举措,旨在同以色列争权,以尽可能多的收获向巴勒斯坦人显示和谈成果及其自治当局政策的正确。

3、经济上,阿拉法特竭力呼吁西方援巴诸国早日兑现赠款诺言,以改善巴勒斯坦人生活,发展巴勒斯坦内地建设。西方国家原计划1994年向巴勒斯坦自治区提供六七亿美元的援款,但只落实了6400万美元,尚不足许诺的1/10。阿拉法特对此极为不满,在各种场合呼吁世界银行、美国、日本、欧共体国家等信守诺言,及早兑现款项。西方多数国家对阿拉法特自行支配援款,将其挪作他用的做法表示不满。有消息说,阿拉法特在去年8月份收到挪威一笔1300万美元的资金后,将其用于资助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巴解的支持者。又有报道说,去年10月份阿拉法特在收到一笔2000万美元的援款后,将其用在发展被占领土的宗教事务上。世界银行和美国认为,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援助,必须全部用于内地的经济建设,即所谓专款专用。西方指责巴勒斯坦自治政权尚缺乏必需的资金管理机制,一时很难落实援助金额。但西方国家甚至以色列同时也看到,阿拉法特目前日子不好过,若不在经济上扶他一把,一旦阿拉法特倒台,中东和平进程前景堪虞。基于这种认识,这些国家对阿拉法特的呼吁及巴勒斯坦自治政权的实际困难并非完全不闻不问,袖手旁观。一些欧洲国家如挪威等则认为阿拉法特将援款挪作他用也情有可原,因为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目前政治的稳定对阿拉法特至关重要,只有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才谈得上自治区的经济建设。

1994年11月30日,一些国家在布鲁塞尔召开国际援巴协调会议。阿拉法特亲自到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一些成果:欧共体承诺将每年向巴勒斯坦增加2500万美元的援助,这样在未来的4年内将援巴8亿美元。援助国还决定将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兑现1.02亿美元的援助款项,以弥补自治政权1994年高达1.25亿美元的预算赤字。英国外交大臣赫德称,英准备向巴勒斯坦另外提供500万英镑,作为巴勒斯坦自治警察的培训和装备费用。美国表示将立刻向巴勒斯坦自治区兑现400万美元的援款,并将另提供1200万美元的援助。荷兰也决定向巴勒斯坦自治区紧急提供600万美元的援助。

若上述款项能得到落实,则将对提高自治区的巴勒斯坦人生活,改善阿拉法特的艰难处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目前阿拉法特在自治中面临诸多困难,受到的内外压力和各方挑战明显增多,地位软弱,处境艰难。但阿拉法特尚能从整体上掌握住政权,一时倒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综观巴解和自治政权内部,还找不出可以替代阿拉法特的人物,何况,几十年奋斗下来的阿拉法特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可谓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一般估计,阿拉法特有能力和手腕与各派政治力量周旋,控制住巴勒斯坦自治政权的局势,保住其作为巴解和自治区主席的领导地位。此外,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和以色列也会竭力扶持阿拉法特。但阿拉法特主要的能力体现在政治方面,领导自治区管理及发展经济方面,恐非其所长,而从长远看,自治区经济的好坏将会对其政权的稳定起到关键的影响,这对阿拉法特将是不容忽视的严峻考验。随着巴以谈判的深入,谈判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阿拉法特如何巩固自己和巴解在中东和平进程及巴勒斯坦自治政权中的地位,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标签:;  ;  

阿拉法特面临的内部挑战及对策_阿拉法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