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穿孔;安全性
急性阑尾炎就找到了临床发病率,是目前外科常见病之一,急性阑尾炎的失治、误治会引起穿孔、腹膜炎等危重症[1]。手术是目前跟着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并发症高等劣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由于其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低、术后疼痛轻的优势,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势为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提供参考依据,现对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男性患者115例,女性患者85例;患者的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为(46.8±60.3)岁。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178例;患者的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为(45.6±6.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均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糖尿病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既往下腹部手术史者;需要联合进行其他手术者;不能配合资料收集者;慢性阑尾炎患者。
1.3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前30分钟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距连续硬膜外麻醉,作右下腹麦氏切口,逐层进腹后顺行切除阑尾组织。观察给予患者给予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取平卧位,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在患者脐部上缘做1㎝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腹压控制在8-10mmHg。置入腹腔镜后探查回盲部周围情况,脐下5cm及麦氏点分别置入5mm、12mm戳卡,明确阑尾系膜,阑尾动脉后,hemlock分别夹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常规切除阑尾组织,清理腹盆腔积液,积脓,必要时留置盆腔引流管,术毕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持续关注患者切口是否出现感染,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出入量。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及手术后各项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阑尾管腔阻塞有关,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管腔内的细菌会侵入受损黏膜,从而引发感染。阑尾炎根据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脓肿与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早期病理表现主要为单纯性改变,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施行阑尾切除术,穿孔后会大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急性阑尾炎穿孔属于危重症,一旦发现应立即接受手术治疗[2]。
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分为两种,其中传统开腹手术的切口较大,尤其老年患者伤口术后恢复较慢,发生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更高[3]。随着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广泛推行,临床医师可在腹腔镜下对阑尾组织进行切除,腹腔镜手术对腹腔的干扰小,安全性更高。同时由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创口小,更利于创口快速愈合,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避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4]。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预后质量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增烜, 林洪堂, 林长国,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0例报告[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2, 06(2):219-222.
[2]黎朝良, 方兰, 丁佑铭,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9):196-197.
[3]李爱敬.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4):1139-1140.
[4]陆深泉, 刘涛, 李奕建.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7):633-635.
作者简介
张世博(1986年10月3日—)男,汉族,研究生,云南曲靖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临床诊疗工作。
论文作者:张世博, 徐安书, 傅朝春, 邓大波, 付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阑尾炎论文; 阑尾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论文; 并发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