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迅速发展起来,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进行建设的时候,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所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建设实际,文章先对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生态修复的作用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希望可以为同行业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修复;应用
前言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的作用,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更好的发展。在其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有效处理手段,以提升项目的稳定运行。
1水利水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1.1线状特点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线状种类非常多,其施工线路比较长,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穿越不同的区域,施工所处的环境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大型工程中,在施工的时候,很难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此外,由于大型工程大都在下游,水位升高会影响到周边的植被,也会增加水土流失过程。在线状水利水电项目中,沿着工程的实际分布路线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地势工程,生态修复非常困难,因此,需投入非常多的资源。
1.2点状特点
在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在现有河道上开展工作,这就使得现场施工的情况较为复杂,且一般情况下,这些区域的交通不方便,不能及时进行生态修复。除此以外,点状水土流失发生时,先在较小区域内,然后逐步加深,使其范围也不断增大,从而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一般来说,需要初始阶段开展生态修复,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修复工作非常困难,且需科学设计修复方案。
1.3植被恢复困难
在水利水电项目中引发水土流失区域的植被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也不能依据自身进行恢复,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土壤中含水量的变化。在水利水电运行的时候,上游土壤的含水量不断增多,直接破坏了山地原有土壤的含水量,植物也不能适应其变化,导致下游土壤中含水量的不断降低,从而对植被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第二,土壤流失。在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建设的时候,会破坏到原有土层,进而导致植物生长环境遭到破坏。第三,缺失动物。在植物进行生长的过程中,需投入非常多的动物,但是,由于项目进行建设时,会破坏到当地的动物,从而使植被恢复速度变慢。
2生态修复的作用
2.1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在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需维护好各种设备,但是,由于水土流失问题会使得水流中杂质不断增加,并对设备造成非常大的损耗,大大减少了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的时间,增加了成本。此外,水土流失问题还会导致库区蓄水量不断减少,特别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由于蓄水量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到发电量,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但是,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发生程度,提升蓄水量,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杂质的含量,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2.2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率
水土流失问题会引发出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在水利水电施工与运行的时候,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进而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对工程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提升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并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除此以外,还能够有效提升蓄水能力,如果遇到比较大的降水时,周边生态系统可以发挥出它的蓄水能力,减少库区水位的上升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物种的多样性
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并降低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对于植被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它能够有效提升植被的数量,在水土保持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时候,还会影响到水下生态系统,甚至会使得一些水生生物出现灭绝的现象,而通过生态修复,可采取有效手段,保护水下环境,从而减少了对于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确保了物种的多样性。
3生态修复应用的提升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认知
生态修复需以自然为主,人为干预为辅,从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象,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修复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生态修复应用不广泛,效果也不明显。所以,专业人员应加大对于生态修复的宣传,提升人们以其的认知程度,纠正错误理念。另外,政府提升宣传与推广力度,从而使全民实现环保意识。
3.2对周边土壤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植被生长的关键资源便是土壤,因此,需对土壤资源体系进行有效的建设,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保护土壤资源。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土方挖掘会产生非常多的渣土,而堆放渣土会对种植土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开挖的时候,可把渣土统一进行堆放,避免对于原有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此外,在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减少对于种植土的挖掘。其次,对流失区域进行填土。在种植土比较稀薄的区域,可通过填土的方式提升土壤的含量,并选择适合土壤生长的植物,减少流失问题,但是,由于这类方式的工程量比较大,因此,最适合的方案是保护原有的土壤资源。
3.3减少对原植被的破坏力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生态系统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而最重要的植被系统已与土壤相结合,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因此,在对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建设的时候,需尽可能的保护当地植被系统。想要满足这一需求,就要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对不同区域的降水量、植被以及土壤类型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采取有效的手段,此外,还要在边坡增加防护网,在保护边坡的基础上,减少水土流失现象。
3.4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
构建适合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水土流失问题,而通过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能够有效提升水土保持效果。首先,建设陆地生态系统。以植被为中心,各种动物参与其中,因此,需详细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保护植被系统。但是,需关注的是,由于生物防治会涉及到引入各类动物,所以,对于动物的习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减少生物入侵问题。其次,建设水下生态系统。由于水下生态系统对于河道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水利水电运行的时候,会改变水温,因此,会影响到动物的生存与生长,此外,河流中的泥沙量也会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因此,在修复与重建生态系统的时候,需对项目运行排水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人为干预水土流失问题,并进行挡土墙建设。
3.5完善监督执行体系
任何政策的推行,都与政府的监督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来说也是如此。第一,政府加大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第二,加强对于周边企业的监督力度,杜绝随意排放废水、肆意丢弃废物,提升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从而提升了保护环境的效果,为生态修复提供可靠保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生态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提升生态修复效果,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保护土壤、减少破坏植物的程度、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以及完善监督执行体系等方式,提升水利水电项目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进福.浅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1):26-27.
[2]张立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90+192.
[3]万红军,高源.浅论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J].科技风,2018(18):194.
[4]林德生,党晨席,郭睿,等.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77+179.
论文作者:陆永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生态论文; 植被论文; 土壤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