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德培
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大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工程庞大,在质量控制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中使用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这是建筑工程中的难题,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裂缝类型,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阐述了裂缝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控制;裂缝
1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进步,该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而混凝土施工技术通常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混凝土施工一般具有强度高、能量效率高、结构厚实、施工方便等优点。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施工工艺的要求往往很高。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主要是在浇注混凝土时产生,水加热不能散发,会威胁到项目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能,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对每一个细节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及时控制裂缝的形成。所以,我们在具体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尽可能保证整个建设项目能满足除我们施工质量要求,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所以混凝土结构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裂缝,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很严重的裂缝。因此,我们必须大力研究混凝土技术,对于结构中存在的裂缝必须进行严格控制,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
2.1收缩裂缝
在房屋建筑施工完成后,过一段时间,房屋建筑上混凝土会逐渐硬化,这种硬化状态也会昌盛很多热量,将混凝土中水分进行降低,最终达到设计之初强度及性能,但是这种过程当中会很大的收缩应力,一旦达到这种程度后,就会超过混凝土本身的极限抗拉强度,最终会导致混凝土之间产生开裂现象,这就是所说的收缩裂缝。
2.2沉降裂缝
建筑物沉降会引起地基沉降,早期沉降速率较快,沉降量较大,后期沉降趋于稳定。由于地基沉降的不同,会产生沉降差异,混凝土的结构会因对混凝土的反应而开裂。沉降裂缝通常贯穿,裂缝通常出现在跨度大刚性小的地方,沉降裂缝较大的地方,裂缝的宽度和沉降量也较大。沉降裂缝如图1所示。
图1 沉降裂缝
2.3 温度裂缝
水泥在水化过程会产生较多热量,最终导致房屋建筑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存在很大差异性,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往往采用整体浇筑办法,而表面混凝土散热比较快,但是内部热量不容易三开,最终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聚集起来,很容易产生温差,这种温差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较多裂缝。
2.4 载荷引起的裂缝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关键,它主要通过当地状况进行设计,但是房屋建筑载荷一旦没有足够大,就会产生结构性裂缝,为了避免产生这些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当中增加预拱形式,一旦出现载荷较大还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房屋建筑设计之初不合理导致,同时也可能房屋建筑施工出现不合理现象,由于施工人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针对设计图纸不能及时理解,而设计图纸在房屋建筑结构当中无法体现,就会产生裂缝,而这种载荷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直接应力主要外部载荷导致,间接应力主要由于材料和温度导致。
3裂缝控制技术
3.1 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一下工作;
(1)对于房屋建筑所在区域、环境、温度、气候、地质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各项资料深入分析,将各项资料及可能产生因素进行分析。
(2)根据房屋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筛选,将不利因素进行去掉,最终目的是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
(3)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将各项条件、空气湿度、温度材料性能对混凝土影响进行分析,采取最佳解决方案,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裂缝。
3.2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材料与混凝土性能有着密切联系,裂缝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较小,所以针对施工材料需要严格审查,将质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会使用很多材料,例如:沙子、水泥、钢筋、碎石等,在这些材料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抽样检查,一旦不符合标准需要立即进食进场,避免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现象发生,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需要提前进行设计,根据得出数据进行施工。
3.3控制荷载裂缝
在现阶段,由于钢筋混凝土规范是基于特定的条件和功能来定的,钢筋对锈蚀具有高度敏感性,需要充分考虑裂缝控制等级。我国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将控制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严禁组件有裂纹,使用任何有裂缝的组件将导致混凝土裂缝发生扩展。(2)确保不会出现构件压力集中的现象。对于组件的选择要考虑不开裂性能,适用标准拉应力条件的构件不应大于承受强度的标准,根据具体要求,构件周围不存在拉应力。(3)可以使用有裂纹的部件,但应在最大压力范围内使用。
3.4控制变性裂缝
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裂缝现象,应尽量避免温度差的存在,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首先,增加钢性提高抗裂性,可以增加直径小、间距小的钢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无缝浇筑。此外,控制裂纹的应力集中现象,因为一旦出现孔洞,建筑物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在一般情况下,有应对这种情况的两种主要措施,一是设置孔的角度,避免裂缝,然后能增加钢筋数量。在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以阻力为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将结构的最大刚性放大并拉伸,从而避免了裂缝的产生。这一原则则是呈相反的趋势,降低整个建筑设计的刚度并适应了地基变形。
3.4.1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在水泥的选择过程中,一般选用一些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的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的硅酸盐水泥。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又能降低水泥的总用量。
3.4.2降低混凝土的实际入模温度
在夏季施工时应禁止沙子和石料被阳光直接照射,必要时喷洒细水雾。或者你可以用冷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同时,保证模具内部的通风,来加快热量的散发。通过某些缓凝减水剂的渗透来避免水化热的集中产生。
3.4.3加强施工当中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保温,并长期维护,缓慢降低温度可避免混凝土发生突然的内外温度、湿度变化。同时,要加强温度控制,及时调整保湿养护的措施。
3.4.4改善具体的约束条件
进行分层浇筑,合理设置一些施工缝和后浇带,这样既可以放宽具体的约束条件,又可以减少水化热的聚集现象。
3.5 提高质量意识
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意识;
(1)充分发挥出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断调动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于此同时需要增强他们工作责任心,对于房屋建筑质量及进度需要全方面把控,以质量求发展。
(2)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提高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技能和理论知识,对弈一些特殊工种工人需要持证上岗,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4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裂缝是结构中常见的现象,裂缝可能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须积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并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对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不仅要严格保证混凝土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还要保证温度的稳定性,还应加强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对绝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及实时维护,以确保混凝土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从而为整个建设项目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生,朱明峰.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控温及养护[L].混凝土,2017(5):46-47.
[2]郑祖光.对冬季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3):128-129.
[3]曹可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L}l.建筑结构,2015(8).
[4]骆志勇.浅谈住宅建筑混凝土楼而板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L].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4).
[5]李跃龙.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L].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29):111.
论文作者:容德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水化论文; 就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