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教研室 532200
摘 要: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有效达成“转识成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着带领、引导的作用,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顿悟长智;引领学生打破思维习惯,让学生换一种思路,打开智慧大门。
关键词:引领 智慧生长 思维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我们的课堂教学还需教师智慧的引领,通过课堂教学的“转识成智”,使课堂呈现智慧的灵光,使学生智慧地生长。
一、引领学生在探究中顿悟长智
教学现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的《搭配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帮解决。你们愿意吗?(愿意)这儿有两件衣服,一件是绿色,一件是红色和三条裤子,分别是黄色的、紫色的和蓝色的(师边介绍边贴示图片)。我想每天穿的都不一样,你们猜可以有几种不同搭配的穿法?(2种、3种、4种……)
师:到底有几种呢?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用自己的方法把它记录在白纸上。如果你还不明白是哪几种搭配方法的,可以借助信封里的学具摆一摆,搭一搭,配一配。边摆边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展示汇报,方法几乎如右图,然后师生一起小结。
解读: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尽可能引领学生创建思考。当学生思维质量不高,出现智慧封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潜在的智慧,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体验,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在接下来到另一所乡镇中心小学送教时,老师注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同样是在操作环节,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学生还是用描图的方法。教师适时启发:“看谁能用又好又快方法把不同的搭配情况表现出来?”经教师这么一点拨、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被激发,思维被激活了,用丰富多彩的方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探究过程的顿悟与智慧。
二、重塑思维习惯,引领学生打开智慧大门
教学现场: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吗?(记得)
师: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师:对。我们用转化的方法把未知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知的长方形,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能不能也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知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角形,小组合作,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你得到了什么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一律采用了拼的方法,而且很快得出结论)
生1:我们用两个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得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生2:我们小组用两个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得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我们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得一个长方形,因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读:上面的这个教学片段,貌似让学生动手参与,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但仔细推敲,不免让人深思:1.在上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真思考有哪些?学生有哪些思维亮点?2.学生刚学习用剪拼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如果给学生自主选择,依据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学生是否会模仿,想办法切割三角形的某一角移动填补另一角,变三角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抑或在独立思考中有不同的见解?实践证明,变墨守成规为打破思维习惯,为学生准备多样的学具,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换一种思路,另辟蹊径,就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生1:我把从右边数过来第2个红色灯笼换成紫色,灯笼就变成红、紫、紫,红、紫、紫的规律。生2:我把灯笼摆成红、紫、红、紫的规律,最后剩下一个紫的去掉。
当我们的教师有了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就能引领学生用智慧的银针纺织知识,使知识漾出智慧的芳香。
参考文献
[1]张平 《教育的智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甘霖智慧培训.www.glwe.com。
论文作者:黄忠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角形论文; 学生论文; 智慧论文; 长方形论文; 面积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