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社会已经逐渐展现出了老龄化的变动特点,老年人服务体系构建工作显得 更加重要,从老年人的学习状态来看,很多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其知识体系构建工作就此停滞,甚至对于新的知识与社会现象存在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并不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变动,通过阅读才能使老年人继续完成终生学习的任务,图书馆在促进老年人阅读这项社会性工作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当前的老年人进行阅读的情况以及图书馆构建阅读服务模式的方法简要解析。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阅读现状;图书馆;服务模式
为了给现代社会之中的老年人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很多图书馆都对自身原有的阅读服务体系进行改变,将全新的服务模式提供给进馆开展图书阅读活动的老年人,而从其当前阅读服务工作情况来看,老年人参与阅读活动的情况并不好,一些老年人受到自己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缺陷的限制,对于阅读活动存在极大的排斥性心理,为了优化现有的服务模式,现对老年人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分析,给出阅读服务模式改进建议。
1 老年人阅读情况分析
1.1 阅读习惯分析
对现代老年人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可以获取老年人的阅读偏好,进而确定阅读服务活动的开设方向。在老年人的年龄不断增长时,其对于阅读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冷却,大部分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并喜欢阅读,而大部分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能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对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时发现,拥有高等学历水平的老年人能够保持较好的阅读习惯,而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老年人难以保持稳定的阅读习惯。
无论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对于报纸这类阅读读物的接受性都比较高,纸质书籍与杂志也是现代老年人的主要主要阅读对象,而老年人对于电子化的读物的接受度并不好,只有极少部分的老年人会选择阅读电子读物。大部分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老年人均可以保持 每天阅读的频次,而当老年人的年龄增长后,其阅读频次也会逐渐降低,甚至有一些老年人并没有阅读的意识。有主动阅读意识的老年人的阅读时间也相对稳定,很多老年人会在做完所有的家务后进行阅读,除了在家中阅读之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将图书馆作为主要阅读的地点,还有一些老年人会到公园等其他类型的公共地点进行阅读。
1.2 阅读困难分析
阅读困难是造成很多老年人难以保持稳定阅读的主要习惯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老年人都 存在视力问题,虽然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很好,但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并不会将图书馆当做主要阅读地点,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对阅读活动产生疲劳感,一些老年人存在识字困难的问题,适合老年人的阅读资源并不丰富,老年人的一部分阅读需求难以被满足。
2 构建新型阅读服务模式的方法
2.1 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老龄人对于阅读的类型、阅读的需求甚至是需求的阅读服务要求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对来访的老龄读者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然后根据老龄读者的需求进行馆藏资源的建设和组织,然后通过推送器或推送服务传递给老龄读者,以便他们迅捷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服务。
构建公共图书馆老龄读者个性化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可以根据老龄人在办理阅读证或者建设统一的一卡通系统,为老龄人建立个性化信息需求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老龄人的借阅使用记录以及身份信息,对馆藏资源进行分类,再进一步对馆藏资源进行馆藏资源组织,经过分类组织后的馆藏资源通过分类个性资源推送库,传送到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系统。老龄读者通过刷卡,可以轻易的在各个图书馆内任何一台电子设备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馆藏资源信息或是主题活动信息,感受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同时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建立,也为各级图书馆进一步开展针对老龄人的阅读服务提供了基础条件。图书馆可以通过老龄人阅读信息资源数据,分层次分类别的组建各种不同的特色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老龄人的阅读需求。
2.2 构建新型中心馆服务模式
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馆,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和馆藏资源的优势,由于受政府的直接支持,各项活动的开展也十分便利,所以它的流通人次是最大的。它的老龄人服务模式主要由基础建设模块馆内服务模块和馆外服务模块以及老龄读者需求模块组成。基础建设模块主要分为馆内设施建设和馆藏资源建设。丰富的适合老龄人阅读资源,可以吸引老龄读者的到访率,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向老龄读者提供积极健康的阅读资源,愉悦心情,提升个人精神品质,引导老龄人快乐的生活。明亮的阅读灯光,放大镜等良好的、便利的辅助设施,不仅可以为老龄人阅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给老龄人温馨温暖的感觉,也会吸引他们再次到访图书馆,感受阅读的美好。同样作为图书馆资源的馆员,他们的良好热情专业的服务所带给老龄读者的满足感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2.3 其他服务模式构建方法
社区图书分馆虽然资源上不及中心馆,但是由于它处于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所以在服务的普及开展上拥有极大的便利。社区图书分馆依托自己广布的网点,借助中心馆的资源、技术支持,可以更有效的为本社区的老龄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而社区图书馆可以借助居委会的帮助,更加有效的了解本社区老龄读者的信息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老年阅读服务活动。这也可以解决调查中很多老龄人因为交通不便无法前去中心馆阅读带来的问题。
除了借阅这样传统的阅读服务外,社区还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实施场所。它不仅是一座图书室,更是传播社区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社区和谐文明环境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馆可以在中心馆服务模式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服务模式,比如老龄人读书会、上门送书、上门朗诵服务、老龄人兴趣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老龄人参加,培养促进老龄人阅读的兴趣和乐感,将阅读服务扩展到整个社会。在基础设施上,除了依托政府的政策资金建设外,还可以积极的与周边企业、社会机构合作,获得捐助支持,改善图书馆的阅读设施和基础资源。
3 结束语
本文先对当前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概述,从阅读习惯、阅读需求以及阅读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后给出了切实有效的阅读服务改进建议,在老年人阅读服务推广活动中,各个城市的图书馆肩负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图书馆具有的优势包括馆藏图书资源与阅读环境,老年人能够在图书馆中拥有更佳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给老年人提供特殊的阅读服务,解决老年人的阅读困难,使老年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进而共创现代知识型社会。在老年人阅读模式改进工作方面,图书馆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清艳.(2017).全民阅读背景下老年人阅读推广策略探究.新闻研究导刊,8(16),249-250.
[2]韩春艳.(2017).试析基于真人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新模式.图书馆工作与研究(s1),69-71.
[3]黄志扬.(2017).老有所乐—浅谈县级图书馆如何促进老年人阅读的发展.神州(17),208-208.
论文作者:熊培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老年人论文; 老龄论文; 图书馆论文; 模式论文; 资源论文; 读者论文; 习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