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基层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这是对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特别是执政50多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律性认识的重要成果,是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如何在新的领域开展党的工作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课题。同时,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日益复杂多样,也给基层党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方针,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所有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振兴。
经过8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在新的实践中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精神,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各种困难关头和危急时刻,各条战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政治本色。但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党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00年进行的全国30万党员思想状况大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的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有的淡忘党的宗旨,考虑个人利益多,履行党员义务少;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的甚至不想当党员了。这些问题,发人深思。党处在执政的地位并长期执政,使广大党员干部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潜在危险。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有利于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也增加了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危险。新形势新任务,给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对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员素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加强党性锻炼,认真解决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作风、组织以及工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保证。
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取得实效的试点单位的经验看,坚持下面这些方针和原则是必要的。(1)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思想觉悟,又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学归学,做归做。(2)要坚持正面教育、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启发党员的内在动力,自觉提高,不能让他们有挨整的感觉。要注意表彰先进,弘扬正气。(3)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先进性教育不能搞成群众运动,不能群众整党员,但要依靠群众,真心听取群众意见。(4)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针对全体党员的,大家都要提高。因此不宜提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口号。但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要起表率作用。(5)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全国面这么大,各条战线的党员情况又有很多不同,因此,一定要分门别类,具体指导,切忌“一刀切”。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就一定能使这项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二、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实践证明,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为内容的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一个有效载体。乡村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在农村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促进发展。要组织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紧扣发展这个主题来深化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要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农村实际,以扎实的作风,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三是必须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要正确处理“创”与“联”的关系,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县(市)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积极争创先进,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紧扣、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四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对创建目标进行统一规范,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创新活动的形式,把“双培双带”、“素质工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党建活动融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中去,使创建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解决好这样四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改进乡村两级组织的运转方式,探索党组织领导的实现方式。二是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监督程序化。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三是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推行“两推一选”、“公推公选”等办法,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四是认真推广“支部加协会”等经验,积极推进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改革,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推动农民走向市场,共同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运用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学教”活动成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农村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使他们致力发展、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要坚持教育培训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注意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逐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网络。农村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尊重和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利益。
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制度,必须坚持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无论企业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内部决策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都必须坚持,不能有任何削弱。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企业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决策前党政主要负责人协商沟通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行政办公会制度以及党员行政负责人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规范化。把党管干部与运用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工会中的党员负责人,可依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这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国有企业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工人阶级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内部结构、文化技术素质、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这些新的形势,迫切需要企业党组织,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职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活动,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企业能够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确保企业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切实做好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和企业分流人员中的党建工作。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搞得好不好,不仅要看企业是否减亏增盈,还要看对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分流人员思想、生活上的关心和再就业工作是否切实抓紧并认真做好了。企业党组织在实施停产、关闭、破产过程中要始终站在第一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充分发挥促进企业改革、保持企业稳定的作用,切实做到在这些单位党的组织不散、党员作用不减、党的工作不断。
四、加大在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在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探索并初步找到了在新领域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总的来看,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仍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截至2003年底,非公有经济控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中共党员210.4万名,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8%。全国仅有约7%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党建工作如不及时跟进,就难以为经济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我们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高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低的问题。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尽快建立党组织,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出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家族化问题;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采取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建立党建工作站、党员联络服务站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要有计划地做好向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推荐、输送党员骨干的工作,通过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隐形”党员问题。切实抓好对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企业业主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重点突破,典型示范,推动在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并为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要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与生产经营实际,积极探索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凝聚力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加快在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对所有的社团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各级党组织都要注意掌握情况,加强引导和管理,开展党的工作,传递党的声音,保证他们方向正确、活动健康、事业有益。在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既要遵循党章、党内法规和制度规定,又要加强分类指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模式,使这些领域的党组织既能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又能得到上级党组织的有力领导和及时指导。
五、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实质就是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对于实施城镇化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必须正确把握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目标要求。
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讨论决定本街道、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保证街道行政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充分行使职权,领导、支持群众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倡导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服务,为社区群众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通过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大力推广上海等一些地方“把支部建在楼宇上”等经验,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内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服务,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注重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扩大覆盖面与增强凝聚力相结合,使党的工作及时有效地覆盖到城市各个领域,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协调议事机构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广新经验,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抓好街道、社区党建示范区建设,大力表彰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六、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关心爱护党员的工作,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近年来,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基本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始终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来发展党员。二是必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要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的质量。三是必须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要注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要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坚持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员,防止和纠正“分指标、卡比例”等错误做法。四是必须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注意研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体现时代要求。
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把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纳入发展党员的经常性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党员质量。要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基层党建带团建、共青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逐步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对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不断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实际,紧紧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这一根本任务,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切实解决党员队伍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注意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党员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本领。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党员管理方式。根据党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大的实际,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创新管理手段,探索对党员实行快速、便捷的网络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部门和纪检机关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和失业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党员。
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关心爱护党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下,要准确掌握党员的思想脉搏,帮助党员解决思想疑虑,在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党员的成长。要把教育引导党员履行义务与正确行使权利有机统一起来,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权利,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要把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对生活上遇到困难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曾获得其他各种荣誉称号的党员,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对灾区、贫困地区的党员,要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帮助。要建立健全鼓励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创造幸福生活。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标签: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党建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党的组织制度论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时政论文; 党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