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课程中,美术教育是一门必修课程,仍然是以教育为主要取向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究了搞好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一堂优质美术课是可以把这些作用发挥出来的。但是,很多美术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总以为自己所教的美术并不为高考所用。因此,常常把自己本人和自己所上的美术课给边缘化了,换言之就是不重视。因为不重视上课才缺乏激情,才没有心去认真钻研教材,才导致课堂教学乏味。甚至有的教师甩开刚刚取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说白了就是不想用、不懂用教材。有的教师干脆把教材内容统统换成了简笔画、漫画,只传授一些技法便于自己授课。这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美术教学严重违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初衷。那么,如何把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搞好,笔者认为在教学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一些开放型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教学意识落后,很多美术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只是知识与技能传授,教学活动仅限在教室里,教学内容也仅限在课本上,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示范,学生机械化的模仿,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步伐。我们知道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及时地转变美术教学观念,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当作主轴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要使美术教学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用生活去解读课本,在生活中学美术,在美术中感受生活,使美术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比如,在一堂美术欣赏课上,当欣赏到米勒的《晚钟》、《拾穗者》、《倚锄男子》等绘画作品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构图、色彩以外,还可以从作品中联系到现实农民的劳动情景,让农村来的学生介绍田间劳动情景,也可以让学生们走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劳动生活,再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农民劳动的甜美以及农民的善良与品质的高贵,从中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对农民对土地的热爱。这就是学习欣赏米勒的绘画作品时,课堂教学内容向实际生活作了延伸。因此,美术老师要注重开放型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善于打破美术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极限性,采取可行的开放型美术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土文化,形成教材内容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课程
我们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言,很多老师总认为这套教材难。其实,认真研究这套教材就不难发现其兼容生活性、社会性、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给师生留有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新课改下教师不能“死”教课本上的内容,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文化,就会发现各地有各地的优势。
比如,就拿忻城来说,忻城地处桂中虽然偏僻落后,但是我们忻城有壮、汉、瑶、仫佬、苗、回、满等15个民族,具有几百年的灿烂文化。忻城有红水河风光、有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被誉为“壮乡故宫”的土司建筑群、有忻城闻名的民间工艺壮锦等都具有重要的美术教育价值。在美术课中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当我们上到美术鉴赏《中国民居建筑》时,可以把学生拉到“壮乡故宫”里零距离观赏园林式的建筑格局,感受其气势宏大、格调典雅、古色古香的艺术之美,用手中的笔去描绘那精制的屋脊翘角、花窗图案等,这样的教学活动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深刻体验;当我们上到《民间工艺》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导入忻城壮锦,挖掘忻城各民族的民间工艺,激发学生兴趣;当我们上到《绘画中的色彩》时,我们可以先用相机把红水河畔一年四季的美景拍照下来作为本课教学辅助资料,从中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无论是一碧千里、沃野万里的草原,还是小桥流水、奇峰秀岭的江南无不激发人们无限的美感,都可以把这些生活中的美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这就是因地制宜吧!课本的资源溶量是非常有限的,美术教学是不能仅限在课本上的,必须要拓展到课本以外,但是也不可随意取材,教师必须经过仔细研究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美术教学资源,才可以有效地为美术教学服务。
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有一位教育家曾就针对儿童教育精辟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这句话强调了儿童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其实,不光是儿童,高中生更加重视培养学习兴趣。在美术课中怎么做到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也不算是很难办的问题。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灵活的教学手段,善于对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善于情境的创设、善于以游戏活动去贯穿过程、善于材质的变化使用等等,使学生的多种器官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高中美术篆刻模块第六课《印款合璧,相得益彰》这一课中,学生会因准备材料而犯难,这时候怎么办?有的教师也许会放弃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有的教师却可以想到变化材质的办法,引导学生用易于买到的橡皮块代替难找的石材,用小刀代替各种刻刀,这么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动手完成一个个漂亮的印章作品了。这堂课下来既解除了学生找材料难的烦恼,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
四、重视美术教学评价活动,形成多元的、多主体的评价机制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科目一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最有影响力的,评价得当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等诸多问题。对学生自由创作的作品,切忌仅以教师的眼光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对生活的领悟程度,多肯定学生独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学生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比如,高中设计模块的第二课《取“材”有道》,当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再利用废弃物作品设计之后,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做法是教师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果,接着是小组代表介绍说明本组作品的设计理念,接着是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帮助完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种评价活动留给学生探讨问题的空间更大,收获更多。
课堂的和谐离不开教师的言行。师生课堂互动交流时教师所采取的语言及语气要避免学生产生误解,评价用语不当在很大程度上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使学生变得心情阴郁、毫无生气,因此,应运用鼓励性与表扬性的评价语言。③“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比喻,来说明人类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产生的愉悦。这比喻之意是说一个孩子,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欢快……”。学生的学习成果就类似于那水中的涟漪,总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为快。学生受到教师称赞,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也许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更具人性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真正喜欢每一堂美术课。
尽管我们高中美术教学活动并不是美术院校那样把学生培养成为美术人才,但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对所有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为那点“影响”而不断去钻研、探讨,大胆开展具有特色化的美术教育教学。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促进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忻城县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546200
论文作者:罗 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忻城论文; 评价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中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