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出现桥梁结构变形、断裂等损伤,从而严重影响了桥梁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所以,桥梁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出现了损伤情况,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通过对桥梁状态的细致检测,选择合理的维护加固技术,以改善桥梁工程的稳固性。
关键词:桥梁检测;维护加固;无线电检测;光纤检测
1 常用桥梁工程检测技术
1.1无线电检测技术
无线电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对裂缝所产生的应力波进行收集分析,能够明确裂缝的位置,同时,还能通过应力波的强弱对裂缝的大小进行判断。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结构的不同位置安装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无线波的接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结构的缺陷进行详细分析。
1.2光纤检测技术
光纤检测技术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压力、温度、电流、电压等各种准确信息,如果某些缺陷位置出现集中应力,就会导致挤压和拉伸状况,同时出现散射光,而光纤传感器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信号,并定位缺陷位置,然后依据应力集中的大小等确定缺陷的大小。
1.3自感应检测技术
采用自感应检测技术时,如果钢筋结构、混凝土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内部的离子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建筑内部的导电率出现变化。自感应器能够通过对离子含量的变化对建筑结构内部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另外,还可以对建筑内部结构应力的变化以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明确缺陷的状况以及位置。
1.4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应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发射天线,将高频电磁脉冲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方式送入地下,使其在地下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该脉冲必然会遭遇不同的电性介质交界面,其能量就会被反射至地面,然后被天线接收,进而利用反射波的时间、波幅参数,即可获得基层密实性、道路路面厚度、基层厚度和含水以及挡土墙病害的检验等。
2 桥梁维护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2.1桥面补强层加固
这一技术属于非结构性加固技术,主要是在除去原桥梁的铺装层后,.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浇筑相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以实现桥梁加固的方法。去除原铺装层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扩大补强层与桥面接触面积,实现两者的充分结合,以提升桥梁整体承载力和刚度。
2.2灌浆修补裂缝
裂缝问题是桥梁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其形成原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裂缝过宽导致水分侵入到混凝土中,造成钢筋锈蚀,对钢筋强度,甚至桥梁整体承载力产生严重影响。
灌浆修补裂缝技术主要是在裂缝处灌入黏结剂,以保证不会有引起钢筋锈蚀的气体和水分浸入到混凝土中,提升桥梁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水泥浆液的合理配比,根据裂缝实际宽度选择运用灌浆修补还是封闭修补。
2.3上部结构加固
⑴碳纤维加固法。在混凝土结构受拉表面用树脂粘贴碳纤维,使桥梁原结构与碳纤维形成新的受力整体。
⑵预应力加固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桥梁的混凝土受弯构件通过钢束张拉产生偏心预应力,以缓解受弯部件中的拉力,使桥梁的加固构件与受弯构件连接为一个稳定的整体预应力加固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而月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⑶植筋加固法。在指定位置钻孔,清孔之后注入植筋胶,然后插人钢筋,让混凝土与钢筋保持固定,从而增加结构的受力水平,该方法与预埋钢筋的效果相同。
2.4桥梁墩台加固
由于设计、施工方面的不合理,一些桥梁会出现桥梁构件在使用中破损的问题,可以在墩台外围运用钢箍等对其进行固定,使其与原墩台共同承载桥梁上部荷载。例如由于基础横向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墩台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可运用钢箍对其进行固定,对于程度较轻的水平裂缝,则运用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封闭即可。
3 实例分析桥梁检测与维护加固技术及其重要性
3.1工程概况
某大桥南岸引桥为77.5+145+77.5m连续刚构和6×3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连续刚构桥左右分幅,单幅为单箱单室箱梁结构。南岸引桥连续刚构单幅共75个梁段,其中位于主墩顶的0#梁段2个,悬浇段68个,边跨现浇段2个,边跨合龙段2个,中跨合龙段1个。该桥梁工程的检测采用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
3.2检测内容及方法
3.2.1探地雷达扫描已施工节段钢筋
通过探地雷达对已施工节段腹板、底板的9#钢筋、11a#钢筋进行扫描。检测项目:钢筋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钢筋是否连续,有无断开或无连接情况。
检测情况为:⑴对腹板预应力11a#钢筋:对已完成梁段的同位置钢筋腹板内侧进行扫描检测;⑵对梁内室腹板下倒角位置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在梁段交接处的同位置钢筋进行扫描;⑶对底板顶层齿板位置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在梁段交接处的同位置钢筋进行扫描;⑷对底板底层纵向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在梁段交接处的同位置钢筋进行扫描;⑸对腹板外层纵向11a#钢筋、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在梁段交接处的同位置钢筋进行扫描。
3.2.2实际实施
⑴雷达数据处理。其目的在于压制随机或规则的干扰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雷达剖面的信噪比,并提取电磁回波的各种有用参数,用以解释不同介质所具备的物理特征。例如基于频率不同产生的改善应用于各种褶积技术,确定性反演滤波、递归滤波、最小滤波、最小平方滤波和子波处理等。数据处理的另一个目的是将数据元素重置以补偿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反射叠加产生的空间畸变,如偏移处理等。
⑵检测结果。对大桥11#、12#墩箱梁底板、腹板部分区域纵向钢筋数量进行检测,其中11#墩左幅检测了24个断面,右幅检测了28个断面;12#墩左幅检测了26个断面,右幅检测了32个断面。对每个断面左右两侧都进行了检测,11#、12#墩箱梁底板检测区域范围内,纵向钢筋实测数量为9根。腹板检测区域内纵向钢筋数量为4根。
结语
桥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桥梁工程的检测和维护加固,更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能够为桥梁后期的实际使用提供保障,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桥梁检测和加固技术,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保证桥梁使用安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留星.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 交通世界,2017,(Z1):115-116.
[2]刘冰. 桥梁检测技术与维护加固的重要性[J]. 交通世界,2017,(Z2):138-139+141.
[3]张玉玲,杨志强. 桥梁无人机检测及加固技术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3(03):6-7. [2017-08-01].
论文作者:陈国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钢筋论文; 桥梁论文; 腹板论文; 裂缝论文; 位置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