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时代的隐忧--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道德的报告_社会公德论文

繁荣时代的隐忧--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道德的报告_社会公德论文

盛世隐忧——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忧论文,北京论文,盛世论文,青少年论文,社会公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民族是危险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民族肯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其青少年社会公德现状如何,直接决定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高低,尤其是在当前北京正积极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际,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正是我们开展“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调查的基本意向。

这次调查的时间为2000年5月至9月,在北京一些大、中学校共发放问卷1800份,同时辅以个别访谈、实地观察、资料收集等方法。在发放的18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1782份,有效率为99%。其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中学生占55%,大学生占45%;党员占2.4%,团员占72.2%,少先队员占13.0%,群众占11.7%。通过对1782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从中了解当前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状况。

一、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

青少年社会公德是他们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对作为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它的要求往往十分具体、清楚、明确,甚至一目了然,一望即知。正是依据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同青少年社会公德相关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从他们的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三个维度,全面审视当前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

(一)现状之一:公共卫生不卫生

在公共卫生方面,当问及“您对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看法”时,19.1%的青少年认为“很普遍”,38.5%的青少年认为“普遍”,22.7%的青少年认为“不普遍”,17.6%的青少年认为这类情况“很少”。由此可知,约占六成被调查者认为青少年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的现象较为普遍。随地吐痰,可算是我们的“国粹”了。一个世纪以前,孙中山先生在一艘从檀香山回广州的外国轮船上,看见一位脑后蓄着长辫子的同胞,把一口浓浓的黄痰吐在鲜红的地毯上,不由得感慨万千,一直萦记心头,并以此事为例,欲唤起我国民众的文明修养。时过了一个世纪,我们脑后的辫子已没了,现今的青少年代之以各种时尚的发型,一些前卫的青少年还把自己包装成“金发碧眼”,但这一陋习仍然没有被消灭而被传承下来。“如果说有所改观的话,那就是吐痰之后,有的人还要用脚去蹭一蹭,或许是为消除痰迹,表现得文明一点,但事实上却一点也不文明”这是一位大学生在访谈时就此问题向我们发表的看法。

与随地吐痰一样,随手扔杂物也成为不少青少年的不良习惯。在回答“当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您会怎么做?”时,选择“上前制止”者仅为12.1%,选择“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者为35.9%,而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者高达44.3%,选择“扔个果皮算什么”者也占6.8%,后两项之和高达51.1%。这反映出目前占1/2多的青少年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和行为。难怪在许多大学、中学的宿舍、教室、花园、体育场馆等处,经常可目睹随手扔烟头、废纸、果皮等废弃物的现象。

在堪称“大雅之堂”的公共场所都能够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那么在“藏污纳垢”的公共厕所的不文明举止就更加放肆了。对问题“您对上厕所后不冲水的看法”,认为“很普遍”的青少年达12.6%,认为“普遍”的达28.5%,认为“不普遍”的达30.4%,认为“很少”的达26.1%。这表明约四成强的青少年认为这种不顾公共卫生的恶习仍较普遍地存在,并且认为“自己有时也会这样做”的高达34.1%。这就不难理解尽管在许多学校公共厕所的墙上都有醒目的“小便入池,大便冲水”之类的告示,但实际情况却很糟糕。有的学生戏称“学校食堂的美味佳肴香满校园,学校厕所却臭气熏天”。

我们还注意到北京的青少年特别爱嚼口香糖,对嚼剩下的口香糖残渣的不同处理,同样也能体现出他们公共卫生状况的好坏。我们提出“修整一新的天安门广场已粘有许多口香糖残渣,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问题,请青少年回答,虽然74.4%的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文明行为”,但仍有25.6%的人对此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中9.4%的人认为“习惯成自然”,9%的人认为“我也干过,不吐咋办,也不能吞下去”,8.6%的人认为“垃圾箱太难找”,6.6%的人认为“多数是外地人干的”。爱嚼口香糖是个人自由,但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投进垃圾箱而不是随手乱扔,这一举手之劳,折射出青少年是否具备公德意识的修养。1999年8月22日《北京青少报》上有“小小口香糖 困扰大广场”一文,可作为对此问题一份鲜活的佐证材料。文章提到,整饬一新的天安门广场向游人开放不足两个月,小小的口香糖残渣已成为广场管理者的一块心病。其中一块地面砖长100厘米、宽50厘米的范围内口香糖残渣结成的“黑点”竟达6个。游人中,以年轻人占绝大多数。

(二)现状之二:公共秩序无秩序

目前,我国正进入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崭新时期,尤其是北京这样的首善之区,已呈现出个体与公众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青少年举手投足无不关系和影响着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利益,涉及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方式。那么,北京青少年对此做得如何呢?这可以从他们对“在食堂买饭是否排队”,“公共场所是否大声喧哗”,“上课是否迟到早退”三个问题的看法中表现出来。在被调查者当中,39.6%的人认为现今青少年普遍存在“在食堂买饭不排队”的现象,54.2%的人认为青少年普遍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现象,38.3%的人认为青少年普遍存在“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他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如同遵守社会公共卫生一样,也令人堪忧!按说遵守公共秩序是人类最基本的理性,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没有秩序,则任何校园的公共活动均无法实施。这一简单事理,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中学生理应知晓,可他们中的一些人仍是不能自觉地履行人们在长期公共生活中所约定俗成的道德经验和行为习惯。

我们把调查视野从校园投入到校外的社会公共秩序,不少青少年对此仍表现出较大的缺失。对“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座?”问题的回答,19.9%的人选择了“假装没看见”,“别人不让,我也不让”;对“您外出遇到红灯时,将怎样做?”问题的回答,18.8%的人选择了“经常闯红灯”,“警察在时遵守交通法规,警察不在时不遵守”;对“每年到自行车纳税时,您会如何做?”问题的回答,28.6%的人选择了“能躲就躲”,“从不纳税”,“从别人车上揭下税标,贴到自己车上”等。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批评中国人只有私德而不讲公德,他在《论公德》中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但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然而,迄今这种状态仍无多大改变,以上青少年对问题答案的选择正透露出这一信息。人们仍只讲小圈子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一血缘的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就往往对那些公共秩序中应共同遵守的东西视若无睹,甚至人为地故意破坏那些明文规定或文明公约。这种现象在许多公共场所已司空见惯,在一些方面,尤以青少年的表现为烈。

为了解青少年遵守公共秩序的客观情况,我们多次到北京的多路公共汽车站进行实地观察。只要公共汽车一进站尚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往往还不等车上的人下完,车下的人就往上冲,于是车上下左右挤成一团,只听得哭爹喊娘,骂声四起。在这种“拼搏”战斗中,一些青少年最为占年轻、敏捷、力大之优势,常常以“胜利者”的姿态占上座位。有一位十三四岁的孩子“溜边”挤上公共汽车后,跑到两人的座位上,伸腿斜躺在那里,给没上车的母亲占座。一老者没理会他的无礼,在座位一角坐下。一会儿孩子的母亲上车了,冲老者喊:“你这么大岁数,好意思和小孩抢座?”说罢,那孩子一把把老者推开,让他母亲坐下。只要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此类事例屡见不鲜。

(三)现状之三:公共财产遭劫难

爱护与保护公共财产,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公民个体文明程度的尺度。公共财产,主要指一切公共场所的公用设施,如学校中的桌椅门窗、教室水电、图书仪器等,公园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街头上的公用电话、垃圾筒、鲜花绿地、雕塑等。近年来,对城市公共财产遭破坏的情况大众传媒常有披露。公用电话亭玻璃被砸,电话被窃;下水道井盖被偷,砸之卖废铁;街头摆放的鲜花,不翼而飞,等等。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具有百年历史被人称为“金街”的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遗憾的是,这一举世瞩目的商业街尚未举行开街仪式时,一些公用设施就已惨遭破坏。造型各异的花架、花桶、花钵、花车,把800多米长的王府井大街点缀得生机盎然。但是,有些游客在俯身赏花之余竟折花“独赏”。一位园林绿化人员说,每天要预备出六七十盆鲜花,随时更换被游人折断的鲜花。按每盆花五至六元计算,一天就得损失三四百元钱。更有甚者,大街上的硬件设施也被无情破坏。上千元一支的进口树灯,头一天装上,第二天树灯底下的铜电缆就被人割掉;银杏树下的铁算子被撬走;花桶上的胶皮被撕掉,垃圾桶被烟头烧坏;坐椅、灯杆均留下了小刀划痕。唉,公德公德,有多少人在呼唤你,而同时又有多少人在践踏你!在抛弃你!

北京青少年在爱护公共财产方面做得怎样呢?有关公共财产方面的调查,我们在问卷中有这样几道题:“您对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看法”,“你对宿舍中长流水,长明灯的看法”,“当你借到一本被污损的图书时,您的反应如何”,这些题目几乎同青少年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每天均可能遇到此类情况。请看他们的回答。回答:“您对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看法”时,高达60.1%的人认为“很普遍”和“普遍”;回答“您对宿舍中长流水,长明灯的看法”时,高达40.3%的人认为“很普遍”和“普遍”;回答“当您借到一本被污损的图书时,您的反应如何”时,24.7%的人认为“公家的书就是这样”和“没有什么,自己也曾这样做过”。由此观之,目前大中学校校园中桌椅或图书遭人为损坏现象较为普遍,“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在不少人眼中视而不见,这表明爱护公共财产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仍未成为广大青少年自觉的行为习惯,他们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再从青少年对社会上一些破坏公共财产现象的态度,也可体现出他们对公共财产热爱的程度。对此,有这样两个问题:“在某些旅游点,经常有一些游客爬上雕塑的肩头合影,您认为这一做法怎样?”,“北京街头公用电话屡遭破坏,您认为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有9.7%的人认为游客爬上雕塑合影是“机会难得,留下有个性的照片有何不可”,有7.1%的人认为“如果无人看守,我也会这样做”;有10.2%的人认为公用电话遭破坏是由于“设备太差,打不通还吃币,弄坏活该”,“生气时我也摔打过”等原因。公德要义是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从这里看到,一部分青少年的爱护公共财产的公德理念很淡薄。专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北京很多高校的学生公寓楼层的两端各备有公用电话,但电话机却常被偷窃,装了再偷,反复多次。于是,学校后勤部门也不再管了,学生只好自备电话机,需打电话时,抱着电话机临时去接线头,打完后再拆下拿走。看到这种情况,真叫人担心,如此素质的莘莘学子连自己身边的公共财产都爱惜不了,还能指望他们将来为社会作出什么贡献和牺牲。爱护公共财物人人有责,它是每个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也是学校教育中思想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更是对青少年学生经常灌输的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可是,为什么仍有青少年要以损坏公物为乐事,这不能不令人忧虑!

二、对青少年社会公德建设的忧思

读罢上述文字,人们或许会发问:“为什么当前青少年社会公德会是这个样子?”回答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因为造成青少年社会公德问题的行为者往往不被周围的社会成员视为异类,恰恰相反,为数不少的人都默认他们的异常行为方式。那么,我们面对的按照现代社会文明标准衡量应属异常的行为,为什么变成了似乎是习惯的通则呢?细究起来,恐怕有这样几种心理在起作用。

其一,“小节意识”。比如,“怎么啦,不就是随口吐了口痰,往地上扔了一烟头,或者不排队挤公共汽车?有什么大不了的?”确实,这是目前青少年中一种觉见心态,而因心态常见,所以随便损害公德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行为,成了习惯。

其二,“跟风”心理。比如在禁烟的公共场所,有人吸烟而未遭阻止,肯定会又冒出几个吞云吐雾者;横穿马路者未被阻止,则会马上跟上一群、两群、三群。在调查中,25.3%的青少年认为缺乏社会公德行为主要是“社会大环境使然”,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传统的农业社会心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狭小,个体行为的道德倾向很少甚至无从体现。如在一户一村的生产环境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等几乎不具有规范意义;再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等,在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也根本不可能产生文明社会的公德意识。这类不良意识和行为容易养成不健康、不文明的习惯。调查结果表明:31.5%的青少年认为缺乏公德的行为源于“习惯成自然”。

伦理学家认为,社会公德,即“为公之德”,是人类用理智约束人性中“恶”的一面,进而形成社会协调、生态共荣的“善”的一面。一般来说,青少年个人的社会公德水准直接与本人的素质相联,一个人文化修养越高,其理性程度往往也越高,他对自我的行为结果,往往会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克己”、“为他人”成为其公德思维的范式。相反,个人素质低下者,则往往走入另一端。比如,“小节”意识,“跟风”心理的持有者,为少走几步路而横穿马路,为多抽几口烟而损害他人,说到底是一种利己心态的映显,这种对自我的放任,不仅在贬损自我形象,也实际上在损害自己。他们可曾想过,道德规范在没有上升为法律条款的时候,都是些小事,但这些小事一旦演变为公众行为,进而形成社会风气,其性质就变得不再是小事了。此时,无论始作俑者还是跟风盲从者均无一例外地要身受其害。比如上公交车要狂挤抢座,街头上到处都是垃圾,因不守交通规则而变得拥挤的交通等等,哪一件“小事”不同时在损害着自身的利益?当一些青少年在身体力行而又遭其害时,还能认为自己有较高的素质吗?

除分析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德的心理因素外,令我们忧虑的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公德培养的深层原因:

1、社会风气和成人榜样引导不力。公德状况与一般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并不象想像的那么简单,中国古人的格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指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总趋势,的确不错,但在社会发展的某些特定阶段,事情并非完全如此;也就是说,某些时期,社会公德状况并不与财富的多少保持必然联系。国外有学者通过许多已经完成和正在迈向现代化进程的国家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以人均国民总产值150-800美元为界,此下的贫困国家和此上的富裕国家普遍地政治比较稳定,社会道德状况良好,而介于上下限之间的较富裕国家总体而言是社会动荡不宁,道德溃败。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在于盆困国家人们的各种欲望处于“冬眠”状态,大家都安贫乐道;富裕国家人们的欲望可得到满足或比较容易满足,社会动荡和道德违规付出的代价太高因而民众不愿轻易为之;而在较富裕国家,初步现代化刺激了民众对发财致富和政治参与的强烈欲望,而财富资源和政治空间的相对有限却在此形成瓶颈,民众趋利的不择手段势必导致社会风气恶化,伦理道德沦丧。一些成人的精神支柱在崩塌,陷入难以自拔的精神迷茫,人与人互相为敌,冷漠残忍,由此导致的对社会公德的麻木、冲突已成为困扰世人的难题。众所周知,青少年可塑性强,他们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受社会环境和成人教育的影响。在此,不妨听听青少年的看法,当问到“您认为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有62.8%选择了“社会环境”,38.2%选择了“家庭陶冶”,27.1%选择了“学校教育”,15.8%选择了“成人表率”,11.2%选择了“舆论导向”,9.4%选择了“影视作品”,4.4%选择了“其他因素”。可见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社会环境”、家长、教师等成人在他们公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依目前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和风气以及一些成人不端的品行,会对青少年养成良好公德产生消极影响。这种社会导向与成人榜样引导不力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2、传统道德观的弱化。中国传统道德观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受到多次的质疑和批判,阶级斗争的理论被移植到中国,“阶级情”取代人们社会公德的“泛爱论”和被视为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传统道德中的“仁”、“义”、“忠”、“孝”、“礼”、“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等范畴。斗争哲学在“文革”中盛行一时,使得同情、爱悯、秩序、互助、容忍、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几无所存,人们生活在阴谋、告密、揭发、抄家、批斗等无义行为的阴影中。近些年来,我们尚来不及道德重建,整个社会又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本来就十分薄弱的道德体系又一次面临强劲的冲击。比如,权力寻租、金钱至上等畸形社会现象在青少年的心理上投下的阴影,让有些青少年不再相信道德、公允,而走入心理的极端,有意无意损坏公德。以致于今天我国全体国民们要象小学生那样重新学习“您好,对不起,谢谢……”等基础文明礼貌用语,补上国民文明素质的课程。

3、学校德育的失衡。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学校思想教育同青少年身心特点相脱节,而且这种脱节很厉害。教育客观规律表明,小学生身心还未发育成熟,思维、记忆等侧重于形象、具体、浅显,大学生身心发育较成熟,思维、记忆等侧重于抽象、理论、逻辑,中学生身心特点则介于两者之间,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和课程安排宜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来进行。但目前学校思想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该教育规律相悖,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论,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学生感到思想教育课程无的放矢,脱离实际,枯燥乏味。青少年从小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应遵循的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规范,却要死记硬背那些高度理想化的、超凡入圣的道德信条,而一个人总是难以恪守那些未经其思考和内化的道德理念并践履这些道德准则。学校德育的失衡,使学校德育始终处于悬空状态,既没有针对性,又不具现实性。应将这种本末倒置颠倒过来,把学校德育的基础和重心放在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上。因任何社会中,能达到超凡入圣道德境界者毕竟是少数,不能以宗教性的道德来要求大多数人,否则,因为它的高不可攀而失去对人们行为的普遍约束力。“六亿神州尽尧舜”只是一个美好愿望,多数人还是凡夫俗子。可以相信,唯有未来社会的代表——青少年自觉养成社会公德意识,遵循社会公德规范,我们社会道德的风貌就必将有极大改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将随之得以提高。

标签:;  ;  ;  

繁荣时代的隐忧--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道德的报告_社会公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