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管廊项目部 沈阳 110000;2.中建八局东北公司 大连 116000
摘要:盾构管廊的二次分舱施工中,需要在已形成盾构隧道内进行二次施工,此时安全管理受廊体线性长,空间局限,且为地下工程等特点制约,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意在探讨此种施工环境下,如何引入智慧系统助力廊体安全管控工作,为隧道内施工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智慧系统;廊体内;安全;管控
一、引言
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项目起点位于南运河文体西路桥北侧绿化带,终点位于善邻路,沿砂阳路、文艺路、东滨河路、小河沿路和长安路敷设,途径南湖公园、鲁迅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和万泉公园,干线管廊全长约12.8公里。本项目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贯通后需要进行廊体分舱结构施工。隧道内进行结构施工安全管控如何进行,如何借助智慧系统在线性工程做到管控无死角是隧道安全管控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二、廊体内施工特点分析
廊体内部属于地下结构,也属于隧道结构,施工阶段各项设施都不完全,因此安全管控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线性工程
管廊内部属于线性工程,线路长,工作面多,同时可能会有十几支队伍甚至几十支队伍同时施工,管理起来点多面广,很难面面俱到。
(二)隧道工程
管廊分舱施工是在已形成的盾构隧道内,首先隧道为圆形隧道,行走不便,而且隧道直径5.4m,属于受限空间,人左右活动范围相对不大。
(三)地下工程
管廊属于地下工程,一般埋深超过8米,虽然结构已形成,无塌方风险,但对于着火等逃生困难,对于受伤就医也不方便。
(四)施工阶段
分舱施工属于某个施工阶段,很多设施都不完备,舱内无手机信号,通信困难,对于廊内安全事故的及时性不能保证。
三、智慧系统引入
根据廊体内施工作业特点,结合目前科技发展产生的智慧系统,沈阳管廊做了针对性引入来保证安全施工管控:
(二)公共语音广播系统
公共语音广播系统不仅仅是一套背景音乐系统,更可与视频监控结合,当施工现场有异常或违规情况发生,可向现场广播喊话,提醒阻止危险事件情况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安全生产。更可成为施工现场调度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疏导交通和组织救援等。
(四)尘噪监测系统
扬尘噪声监测系统依托自动化监测设备,可对廊体内空气质量或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设备可对噪声、PM2.5、PM10、湿度、温度、大气压等多项环境参数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精确测量。并支持与空调、风机、除湿机、喷淋设备等实现联动,在检测值超过预警时自动启动相关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响应。对隧道内作业环境的实时监测有助于职业病的预防,提高隧道内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五)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管廊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直接影响作业者的安全与健康,而且污染周边环境。特别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生产过程,有毒气体危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许多管廊所有毒气体浓度大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控制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毒气体的危害,必须首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以及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组成、性质、数量等进行检测、分析,根据气体检测仪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有毒气体体使用气体检测仪监测气体、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分析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组分及浓度,对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使用气体检测仪技术对净化后排放烟尘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净化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排放到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七)远程断电系统
针对项目上电焊机等风险用电设备进行编号,安装远程断电装置,通过无线远程控制用电设备,及时对不安全用电行为及触发安全风险的用电设备进行远程断电,确保用电设备在管廊内安全使用。
(八)远程定位系统
利用UWB建立基站,对管廊内人员事实定位,精准度高,有助于精准救援。
四、总结
智慧系统是借助现有科学技术而形成的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系统也将随之不断更新与完善,但如何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去进一步开发新的系统,引入哪些系统可以帮助实现更安全的施工作业,应用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良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智慧建造提出后我们所需要不断面临及解决的问题。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如何通过高效的运用更好地为我们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是智慧建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新的领域,我们建筑人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邸鑫鹏《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地下交通工程与工程安全——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 2011
论文作者:吴宪财1,韩吉鹏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隧道论文; 作业论文; 盾构论文; 智慧论文; 气体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