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英国戏剧研究_戏剧论文

“十一五”时期英国戏剧研究_戏剧论文

中国“十一五”期间英国戏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十一五论文,中国论文,戏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五”期间(2005-2009),国内学者的英国戏剧研究成果数量比较丰富,质量也较高,显示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态势。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鉴于此,本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发展走向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成果与分析

1.各类论文分析

“十一五”期间,国内研究英国戏剧的论文(包括期刊、学位及会议论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系统性。以《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上收录的100余篇论文为例,我们可以看到:

研究对象较为丰富,莎士比亚、马洛、王尔德、萧伯纳、贝克特、品特、汤姆·斯托帕德、卡里尔·邱吉尔、S.凯恩、P.谢弗、A.艾科伯恩等英国各时期的剧作家都有学者论及。

莎士比亚仍为重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占到50%左右。有较多的论文通过文本细读,尝试以新的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莎士比亚及其经典剧作《哈姆雷特》、《暴风雨》、《麦克白》、《威尼斯商人》、《李尔王》等。也有一些学者从文本著作权、文本意义的美学解构等角度比较宏观地展开了莎士比亚研究。如张耀平的“柏拉图与莎士比亚——影响及莎士比亚作品著作权问题”(2005)、曾艳兵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修饰法’”(2008)、徐群晖的“莎剧文本意义的美学解构”(2005)、程朝翔的“莎士比亚的文本、电影与现代战争”(2005)等论文。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接受状况仍是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代表性的论文如李伟民所撰写的“莎士比亚喜剧批评在中国”(2006)、“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一个特殊译本《天仇记》”(2008)以及李伟防的“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2008,该文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梁实秋莎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以上学者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批评实践表明,研究方法对于文学研究的深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是没有终极论断的,不同角度的切入,不同批评方法的使用,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也说明,“至20世纪,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更是成为不同批评方法的聚讼之地”(杨慧林54),由聂珍钊教授首倡、有着中国学者独立思想品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即以《哈姆莱特》为例进行了充分阐释。①

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剧作家马洛也受到了一定关注。一些学者从新历史主义、伦理学或版本角度,对马洛及其经典剧作《浮士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冯伟在“《浮士德》两个版本与早期现代英国戏剧的版本问题”(2009)一文以《浮士德》的两个版本为例,指出早期现代英国戏剧中版本研究的重要性,认为“不同版本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早期现代英国剧场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后来编辑者和研究者的审美趣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74)。

王尔德研究主要集中于喜剧研究。代表性论文有2007年第6期《外国文学研究》上刊发的吴学平的“论王尔德喜剧人物的独创性”和刘茂生、方红的“《莎乐美》: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等文章。

“十一五”期间,20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研究也在逐渐展开和深入。沈雁的“贝克特戏剧的男女声二重唱——论《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和《快乐的日子》”(2007)、王珊珊的“《等待戈多》的‘等待’”(2005)、黎林的“《看管人》:规训社会中权力与战争游戏的隐喻”(2009)等论文对塞缪尔·贝克特的一些主要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自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品特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呈现出多角度研究趋势。例如,何其莘在“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一文中指出,品特的戏剧不应简单地归为欧洲荒诞派戏剧,“品特的作品所塑造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二次大战后英国下层社会人的生活,剧中的主题往往是生活对工人的威胁。这不是一种存在于幻觉之中,而是真实的、发生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威胁”(30)。陈红薇的“试论品特式戏剧语言”(2007)一文以品特的小说《侏儒》和后期代表剧作《月光》为例,深入探讨了品特式话语的内涵。

近年来,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注意到女性剧作家在英国剧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象,特别是对卡里尔·邱吉尔和萨拉·凯恩两位女剧作家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如钱激扬在她的论文“论卡里尔·邱吉尔在《优异女子》创作中的理论自觉意识”(2007)中,通过分析邱吉尔的《优异女子》中蕴涵的多种美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的结合,说明邱吉尔是一个有着较强理论自觉意识的作家,她独创的戏剧才能与她对理论的理解运用密切相关;万俊撰写的“萨拉·凯恩和‘对峙剧场’”(2006)一文则介绍了萨拉·凯恩及主要作品,并介绍了90年代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对峙剧场”。

2005-2009年期间,还有一些论文论及以下问题:英国的戏剧审查制度,如郝田虎的“论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审查”(2008);剧作家批评史研究,如刘爱英的“贝克特英语批评的建构与发展”(2006);从不同角度对各个时期的英国戏剧进行整体研究,如蹇昌槐的“18世纪英国戏剧的伦理学观察”(2006)、耿幼壮的“悲剧与死亡——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复仇剧问题”(2005)、于洋的“考古真实性“舞台的冷辉煌”——试析维多利亚时期伦敦景观剧场”(2008)等等。

“十一五”期间,国内论及英国戏剧的硕博学位论文约有170余篇。莎士比亚、贝克特、品特、王尔德、萧伯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角度有译本研究、中外对比、女性批评、文化批评、后现代批评、跨学科研究等等。其中博士论文有22篇,占12%。莎士比亚研究博士论文有6篇,贝克特和品特研究博士论文各有5篇,另外还有王尔德和邱吉尔研究博士论文各2篇,斯托帕德和萧伯纳研究博士论文各1篇。这些成果凝聚了国内青年学子们的独特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国内英国戏剧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出中国英国戏剧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这些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

(1)莎剧汉译本研究。莎剧汉译本研究论文占到莎剧研究学位论文的50%以上,研究角度包括对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文化阐释、中译本语言特色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本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研究等等。

(2)哈罗德·品特研究也是多角度的。研究角度有:品特作品中的家庭主题和威胁主题,女性人物形象解读,“品特式”风格,作品的语用文体学研究,品特戏剧话语研究,也有学者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品特的剧作。

2.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分析

经查阅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图书馆,万方、超星、读秀等数据库,以及卓越、当当等图书网站,据不完全统计,2005-2009年出版的有关英国戏剧研究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共计60余部,其中,专著约17部,占28%。莎士比亚仍为主要研究对象,英国戏剧发展史、品特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关注。

(1)莎士比亚研究著作有30余部,其中专著11部。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莎剧汉译研究,如仇蓓玲的《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2006)、王瑞的《莎剧中称谓的翻译》(2008);比较研究,如李伟民的《中西文化语境里的莎士比亚》(2009);剧类研究,如张丽的《莎士比亚戏剧分类研究》(2009)、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论痕》(2007);莎士比亚电影研究,如张冲、张琼的《视觉时代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电影研究》(2009)、吴辉的《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2007);莎剧评介研究,如裘克安的《莎士比亚评介全集》(2006)、阮坤的《莎士比亚论稿》(2006)、陆谷孙的《莎士比亚研究十讲》(2005);经典剧本研究,如孟宪强的《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2007)、张沛的《哈姆雷特的问题》(2006)等等。

研究品特的论著有3部:齐欣的《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2009),陈红薇的《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2007),邓中良的《品品特》(2006)。

其他代表性专著有:王岚的《詹姆斯一世后期英国悲剧的女性》(2006),杨云峰的《荒诞派戏剧的情境研究》(2005)。

(2)英国戏剧读本及英国戏剧史教材。由我国资深莎学专家王忠祥教授编著的《莎士比亚戏剧精缩与鉴赏》(2009)是一部莎剧故事新编、莎剧题解考证、莎剧评论赏析三结合的通俗读本,运用通俗而优美的散文形式,改编了39部莎士比亚戏剧,表现出原作内容的精华。傅俊编著的《英国戏剧读本》(上、下)是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选编了从中世纪到19世纪四个阶段主要剧作家的作品,还包括戏剧基本知识、剧作家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等。2008年,何其莘教授撰写的《英国戏剧史》由译林出版社再版。全书共19章,从英国戏剧的起源和中世纪的英国戏剧,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作者对英国近一千年的戏剧发展史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研讨。陈红薇、王岚编著的《二十世纪英国戏剧》以及《当代英国戏剧史》是她们在对20世纪、尤其是战后英国戏剧多年研究和教学基础之上编写的两部教材。

(3)此外,还有一些西方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史等通史类著作也都辟有英国戏剧各个时期的章节内容。如王佐良、周珏良、李赋宁、吴景荣等教授编著的《英国18世纪文学史(增补版)》(2006)中有关德莱顿和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戏剧部分,李赋宁、何其莘教授主编《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2006)中有关中世纪英国戏剧部分,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王守仁教授等人合著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2006)在论述20世纪英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嬗变与发展的同时,对20世纪英国戏剧领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聂珍钊教授等编著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2007)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英国文学进行了道德批评,分析的作家作品涉及多个世纪、多种流派、多种文体,对重要作家如莎士比亚、王尔德、肖伯纳、品特等进行了个案分析,从而指出文学作品的伦理关怀是英国文学的优良传统。

3.英国戏剧的科研立项以及英国戏剧专题学术会议

自1999年由黄晋凯主持的“荒诞派戏剧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之后,英国戏剧研究在2000-2004年间连续5年没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十一五”期间,这种局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英国戏剧立项数达到5项,占“2005-2009”期间外国文学全部立项(167项)的2.99%,这表明国家对英国戏剧研究关注和扶持力度逐步加强。这5项课题分别为:王雅华主持的“从现代主义诗学到后现代主义诗学——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2005),李伟防主持的“梁实秋莎评研究”(2006),华明主持的“哈罗德·品特戏剧研究”(2007),刘茂生主持的“王尔德创作研究”(2008),刘红卫主持的“英国20世纪戏剧研究”(2009)。此外,还有一些省市等各级有关英国戏剧研究的科研立项。

“十一五”期间,国内召开的英国戏剧专题学术会议分别为:2006年9月15至16日,由四川外语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两地三校共同举办的“莎士比亚研究与英语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19日至20日,中央戏剧学院举行的“莎士比亚与当代舞台艺术家研讨暨作品展示”第三期活动;2008年11月15日至16日,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办的“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与四川外语学院共同主办“第七届全国戏剧文学研讨会暨中外戏剧与莎士比亚研究论坛”。此外,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五、六、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5、2006、2009)都设有“英国戏剧”研讨的子议题。这些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动英国戏剧研究、特别是中国莎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总结英国戏剧研究成果,培养英国戏剧研究的新生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国内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学术机构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国外对主要剧作家如莎士比亚、王尔德、萧伯纳、贝克特、品特等都设有专门的研究网站,如:www.shakespeare-online.com,www.shakespeare.com,www.shakespeare.org.uk,www.haroldpinter.org,www.samuel-beckett.net等等;学术专刊有《莎士比亚季刊》(Shakespeare Quarterly)、《文艺复兴季刊》(Renaissance QuarterJy)、《莎士比亚研究》(Shakespeare Studies)、《萧伯纳研究年刊》(The Annual of Bernard Shaw Studies)、《品特评论》(The Pinter Review)、《贝克特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Beckett Studies)等等;专门的研究机构有奥斯卡·王尔德研究会(The Oscar Wilde Society)、萧伯纳研究会(The Bernard Shaw Society)、萧伯纳国际研究会(International Shaw Society)、哈罗德·品特研究会(Harold Pinter Society)、塞缪尔·贝克特研究会(The Samuel Beckett Society)、贝克特研究国际基金会(The Beckett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等等。这些学术网站、专刊和学术机构均为对这些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展开持续、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十一五”期间,国内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学术机构对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同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份A&HCI来源期刊,《外国文学研究》继续表现出对莎士比亚研究的“情有独钟”。“十一五”期间,《外国文学研究》共刊发莎学研究论文22篇,约占同期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莎评论文总数的50%左右。通过各种方式,如继续推出莎士比亚研究专栏(2008年第4期,2008年第1期,2006年第6期),倡导运用文学伦理学等新的批评方法重评莎剧,注重对莎剧艺术技巧的诠释,积极推介国内莎剧翻译研究新观点,刊登国外一些著名莎学研究者的论文等等,为国内外莎学研究界提供了一个中外交流的平台,特别是为国外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莎剧研究的重要窗口。

此外,《国外文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刊发的一些莎评论文,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莎士比亚及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宗教观念、语言艺术、版本考证、剧类研究等问题,为中国莎学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等刊发的英国戏剧论文多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一些剧作家如汤姆·斯托帕德、卡里尔·邱吉尔、S.凯恩、P.谢弗、A.艾科伯恩等的研究论文,为促进中国的英国当代戏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一年两期的“外国戏剧专号”已成为国内英语戏剧译介的重要园地。

另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全国英国文学学会”、“中国莎士比亚学会”等学术机构通过组织召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版高水平的会议论文集等活动,对我国英国戏剧研究的深入开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不足与建议

1.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某些作家、某些作品或某一时段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莎士比亚、王尔德、贝克特、萧伯纳、品特等剧作家研究,而对近千年英国戏剧发展史中涌现出的其他剧作家的研究还很欠缺,甚至是空白,这类剧作家的研究价值亟待被认识。由于研究对象过于集中,造成研究内容出现重复现象,研究空间、研究深度和成果的出新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即使像莎士比亚这样的研究很丰富的领域,也同样存在着研究不均衡现象。“十一五”期间刊发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大多仍集中于对《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暴风雨》等文本的研究,因此,难免会产生重复研究现象,研究成果难以出新。品特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他的早期创作的研究,而对其中后期的作品则少有深入。

2.整体性研究不够充分、专著不够丰富

研究成果多以单篇论文形式发表,从一个点或面较深入地探讨某个作家的某些作品,但整体性研究不够充分,散见于文学史编著或教材读本里的概括性的内容较多,而专题性的论著还不够丰富。这表明国内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和论证模式基本上还是参照国外学者已有的论述和成果,学术研究专业性及问题意识还有待加强。

3.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不够

目前大多研究者所运用的批评方法主要还是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这些批评方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但部分研究者对这些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缺少充分消化吸收,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运用于文本解读时过于牵强,甚至出现生搬硬套现象。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具有中国学者独立的学术品格、原创性的方法还很少。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不足成为国家及各级机构对英国戏剧研究支持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导致了国内研究者在与国际学术界交流过程中缺少话语权的现状。

4.译介工作亟待加强

在一定程度上,汉译工作会直接影响国内研究水平的提高,比如研究范围和视野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更新等等。我国的译介工作亟待加强,包括剧本翻译、剧作家传记翻译、戏剧理论翻译等。

基于以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参照当代西方英国戏剧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与方法,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1.剧作家及作品研究

这一研究仍是重点,但可以根据研究现状,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具体建议如下:

莎士比亚研究应努力突破以往的研究局限,倡导运用新的批评方法,并着眼于国际视野下的批评研究,努力向外推介中国的莎剧研究成果,力求更多的中国学者能在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拥有话语权。

拓展和深化对马洛、本·琼生、谢里丹、萧伯纳、约翰·奥斯本、阿诺德·韦斯克、爱德华·邦德、品特、斯托帕德、邱吉尔等在国内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剧作家及作品研究。

译介引进国外重点研究而国内尚且不熟悉的剧作家,如对20世纪上半叶的剧作家诺尔·考尔德、本·特拉沃斯、约翰·普利斯特利等剧作家,20世纪下半叶剧作家彼得·谢弗、大卫·海尔以及英国戏剧界90年代后涌现的新一代剧作家的译介和研究。

2.加强英国戏剧发展史的断代研究

加强中世纪英国戏剧研究。②其研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中世纪英国戏剧是英国戏剧的起源,也是英国戏剧传统形成的起始阶段;(2)中世纪英国戏剧取得了很高成就,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中世纪英国影响作用很大,如对莎士比亚的喜剧、编年史剧和悲剧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加强17、18世纪英国戏剧研究。目前,国内的17、18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如德莱顿的戏剧理论研究,奥利弗·哥德史密斯、谢里丹等喜剧大师研究,还非常欠缺,研究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喜剧研究非常重要,它可以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作家本·琼生研究,19世纪王尔德喜剧研究,以及20世纪毛姆、诺埃尔·考沃德、乔·奥登、汤姆·斯托帕德等的喜剧研究结合起来,进而展开英国戏剧中的喜剧研究工作。

拓宽和加深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工作。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是国外学术界一个持续的热点,研究成果迭出,侧重点和切入角度也很丰富,主要有:断代史研究,即以两次世界大战、50年代、70年代、世纪之交等历史时间段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历时性梳理和综述性研究,还有学者尝试对英国20世纪百年来的戏剧发展历程的梳理;英国现当代戏剧主题研究;比较研究,如对英国和爱尔兰20世纪戏剧进行比较研究;结合20世纪文学批评思潮诸如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对英国20世纪戏剧或其中的某个年代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就20世纪英国戏剧所呈现的各种剧种,例如史诗剧、情节剧、政治剧、对峙剧等进行分类研究。

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对于20世纪英国戏剧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还主要集中于萧伯纳、贝克特、品特等个别作家研究,而20世纪其他作家及作品研究大多还处于评介阶段,甚至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即便是那些主要作家的研究也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甚至还存在着对一些剧作家(如萧伯纳)重新定位和研读的必要性。

3.加强英国戏剧剧本、剧作家传记、戏剧批评理论及国外最新戏剧研究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汉译工作会直接影响国内研究水平的提高,研究范围和视野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更新等等,汉译工作对促进英国戏剧中国本土化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包括单本、合集、全集的译本,各个层次的汉译读本,莎剧研究专题性的译本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均为国内的莎剧研究深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体现出中国莎剧研究者为世界莎剧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但是,其他剧作家作品的汉译工作还亟待加强,包括单个剧本及剧本集的翻译。

此外,剧作家传记、戏剧批评理论、国外最新的戏剧专题性研究著作的翻译等还严重缺乏或空白,迫切需要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翻译工作。

4.将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进行研究

“戏剧文学是继抒情诗和史诗之后形成的第三种文学体裁,也是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何其莘,《英国戏剧史》I)。戏剧的完整呈现方式应包括剧本创作和舞台演出。“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转引自谭霈生4),“剧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变成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也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把人物的生活、斗争在观众面前直观地再现出来,产生特殊的艺术力量。剧作家在剧本中所写的东西,如果不能搬上舞台,不能获得直观的再现,就毫无价值”(谭霈生6)。

因此,戏剧研究应该注重将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进行研究,既要注重戏剧文本研究和剧作家生平研究,也要注重剧目演出、观众构成、时代背景、舞台结构、剧场演变、导演功用、戏剧批评等研究,既要注重戏剧的思想性研究,也不忽视其艺术性研究。

注释:

①参见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2006):9-17。

②参见肖明翰:“中世纪英语戏剧的早期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4(2009):105-110。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冯伟:“《浮士德》的两个版本与早期现代英国戏剧的版本问题”,《外国文学》1(2009):74-79。

[Feng Wei."On Different Editions of Eady Modern English Drama." Foreign Literature 1(2009):74-79.]

何其莘:“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外国文学》2(2006):28-36。

[He Qixin."Harold Pinter:A Search for Truth." Foreign Literature 2(2006):28-36.]

——:《英国戏剧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A History of English Drama.Nanjing:Yilin Press,2008.]

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Tan Peisheng.On Theatricality.Beijng:Peking UP,2009.]

杨慧林:“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6(2006):53-61。

[Yang Huilin."Space for 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ation:Shakespeare and Hamlet in the History of Criticism."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 6(2006):53-61.]

标签:;  ;  ;  ;  ;  ;  ;  ;  ;  ;  ;  ;  

“十一五”时期英国戏剧研究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