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城市建设与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口容量、绿化系统、城市住宅区、交通系统以及城市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提升城市生态规划水平。本文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生态化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适应了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把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的规划、环境的规划相互结合并且对生态系统的布局和设立提出方案的一种新型模式,它的存在有助于人们客观适应可持续发展,把人、自然以及环境的三者的关系协调得非常好。城市的生态规划必须把自然和社会相互结合,然后产出结合后适应的环境并使得人类的精神生产力得到共情,从而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 城市生态规划目的
第一,注意城市的自然环境,是要在建立更高水平的城市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浪费、不多余消耗、治理污染、并在治理和发展的同时不继续污染环境,让每一个城市的环境数据都达标,这样才能建造一个发展多样性、人们生活适应性强、有生命力、有活力、能自我调节、能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兼具了让生态城市有了竞争实力,比如在规划上注重风的通流、水的通流等等问题。第二,注意城市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要保证城市的经济系统能够稳定向前继续推进进程,让它的发展渠道依然打通而开阔,能够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构架,发展高科技不断进行翻新和改进,工作效率高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得到进步并且有了足够的竞争实力,并进一步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和能效高创收率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第三,注意城市自身发展。城市的发展除了经济、生态水平,还要注重软实力,比如城市的物质文明是否充足是否积极,科学技术是否有所提高是否有所创新,人们的精神文明是否充足而不落后,人们的教育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等等问题,只有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随着经济得到提高,软实力的提高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2.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已经全面的开展,2015年开始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正式建设,到现在已经是2年的时间,海绵城市开始全面建设。就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来看,若能够合理的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当城市经历暴雨天气时,城市道路不会产生严重积水,并且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改善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部分城市通过治理河道,将原有的臭水沟,建设为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同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充分的利用建筑与道路,借助绿地与水系等生态系统,实现雨水吸纳与蓄渗,实现雨水径流高效控制,实现雨水自然积存与渗透净化等功能,基于此城市发展模式下,能够实现城市内涝防治工作,做好水体治理工作,促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借鉴于此,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生态城市,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做好系统设计与规划,以充分的发挥海绵城市的生态功能。
2.2做好源头规划工作
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源头规划设计,为城市生态环境,留有可持续化发展空间。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风貌,同时需要珍惜城市透景线。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要留有生态廊道,以实现显山露水。在规划前,需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明确城市生态资源,挖掘城市生态建设亮点,同时需要做好绿地网功能的深化,深化绿廊骨架充实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需要从多维度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包括规划、公园、水体等维度,比如在进行公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重视游人庇荫问题与转角景观品布设等问题。生态城市规划涉及到新建与改造,无论是何种工程规划设计,均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基于生态基本理念与前提。城市风景园林作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人员自然和谐共处的复合空间,也是钢筋水泥城市中的一抹绿色,对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要注重打造风景园林,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力求建设国家一流园林城市。
2.3充分的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生态城市规划时,要重视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城市多建设在有山有水的区域,或者是大江大河沿岸,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各个城市均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借助生态自然资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虑到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基于此做好生态资源提升工作,完善并且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城市,以确保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合理的编制生态城市规划,要注重科学性,做好城市环境改善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生态城市规划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方面的成效,还能够获得生态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与环境质量的改善,着力解决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以全面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4做好生态廊道体系保护工作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内外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对此需要做好生态廊道体系保护工作。基于城市层面,则需要合理的确定城市发展边界与缓冲区域。保护城市生态廊道,在需要落实的细致工作中,包括比如控制地块绿色容积率,这是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生态量度。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认识生态保护与城市规划发展之间的关系,注重将建筑设计和植物设计相互结构,以扩展建筑景观,实现建筑物降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生态廊道体系的保护与应用,能够起到锁住降水,避免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城市绿化也已经成为生态城市规划质量衡量的指标,并且被人们重视起来,因此绿色容积率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2.5实现经济生态化
城市生存与发展与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关系,对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经济总量提升,同时要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尤其是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循环利用,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需要加快推进工业生产清洁化,进而减少废物排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对新型绿色能源与原料的开发与利用,积极的改进生产工艺,做好技术设备升级,优化生态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的延长产业链条,积极的扩展产业深度与厚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禁止过度开发。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生态城市宣传工作,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的参与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来,扩大生态城市规划群众基础。
结束语
总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基础,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将生态思想、低碳经济理念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进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惠志龙.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12)
[2]刘春阳,魏文琪,王艳秋.浅谈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7(15)
[3]王仁翠.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
[4]于嘉琛,刘纳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6(02).
论文作者:曾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廊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