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论文_彭涌

浅谈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论文_彭涌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四川巴中 636600)

摘要:劳动统计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紧密相关,其涵盖面积较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劳动统计成为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质量问题是其关键。现阶段劳动统计工作由于受各因素制约,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意识到当前劳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不断提出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劳动统计工作质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劳动统计;工作质量;途径

引言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劳动统计工作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为国家及地方行政机构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数据依据。伴随着企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方面的持续深入发展,不断体现出了劳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但当前劳动统计质量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立足点不精确、选取格式不准确从而造成数据不精、统计资料不实,相关人员需不断提升劳动统计工作质量,使劳动统计制度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影响劳动统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1.1劳动统计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综合素质

劳动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中的主体,劳动统计数据误差中人为误差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一种。这些人为误差与劳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当前由于劳动统计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造成整体统计人员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人员变动频繁、缺乏专业性人才,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学历与专业性不高是劳动统计人员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缺乏劳动管理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很多工作人员都还是先工作后取得的学历,这些人员缺乏劳动统计专业理论知识。进入单位之后没有接受过专业统计工作培训,对劳动统计仍然停留在基础知识阶段,对计算机的认知与应用水平也不高,在进行统计时只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简单操作,整体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除此之外,有些劳动统计单位受眼前利益驱使,劳动人员不能坚持自身原则,容易造成劳动统计数据不具备准确性与真实性。

1.2认识不清劳动统计服务对象

劳动统计从小层面上来说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大方面上来说,劳动统计身为国民经济统计当中的一方面,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密切相关,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数据,使国民经济核算更加可靠。在劳动统计工作中完成上级统计报表,仅是完成劳动统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工作的全部,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劳动统计工作者认为填制报表就是自己的主要工作,缺乏为企业为国家管理服务的理念,经常出现服务对象错位的现象。

1.3对劳动统计职能认识不全面

劳动统计是统计学的一部分,劳动统计中体现了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是其具体应用的一方面。劳动统计和其他行业统计工作一样都具备描述、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但目前许多劳动统计工作者依旧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停留在计算指标、填写报表的内容上,大多注重统计材料的采集上报,却忽略了分析统计结论,影响了预测、决策和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当前我国一些劳动统计工作仍然处于信息收集整理阶段,对企业经营管理或者上级决策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1.4统计手段较为落后

现代化劳动统计是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中心,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共享、加工等功能,可以为劳动统计工作人员更加快捷有效的提供内外部信息,帮助企业或国家进行决策。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劳动统计单位不断引入信息化管理,但还有一些劳动统计单位仍然采用手工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统计准确率低,统计过程复杂,只是搜集统计了原始数据,并没有达到劳动统计信息自动化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对劳动统计工作过程认识不完整

完整的劳动统计工作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全面系统的搜集统计资料,并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之后制定劳动计划与政策。一般包括设计、调整、整理、分析这四个环节,但到目前为止许多统计单位只做到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未体现劳动统计分析这一环节,没有真正展现出劳动统计分析的内涵,对劳动管理不具备参考价值,劳动统计结果处于半成品状态。

2.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2.1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素质

想要使劳动统计工作更多的引入现代统计方法,充分发挥企业劳动统计的功能,必须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素质。首先应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必须使其认识到自身统计工作责任重大,要树立责任心、甘于清贫、勤奋工作,把自己的统计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并不断提供自己的认知能力,接受新型统计方法。敢于说真话,反映真实的统计情况,不能为了一时利益提供虚假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工作获得长远发展。第二,要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的能力水平,统计单位应该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并做好培训,通过人才培养不断培育出适合统计工作发展的各种人才。另外还需要针对统计队伍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的统计能力,例如统计实用知识、统计法规、计算机应用技术、新报表制度等。还要保证员工持证上岗,改变有些单位人员先上岗后取证的现象。第三,要转变劳动统计人员的工作作风,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数据的精确性,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快速提供相关统计信息。第四,应强化劳动统计队伍,可以由政府牵线搭桥与高等院校合作,为劳动统计队伍输送统计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为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对统计人员进行考核,不达标的人员可给予适当惩罚,也需要引入激励机制,对统计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人员或团队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2.2充分发挥劳动统计整体职能

劳动统计工作应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并不断提高分析质量。首先应做好信息收集整理,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后期从整体上对基础资料进行分类。第二,需要提高分析质量,灵活运用劳动统计分析方法,例如结构法、对比法、关联分析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提高劳动统计工作的效率,从而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另外还需不断创新劳动分析统计方法,劳动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要从多角度与深层次对劳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劳动统计方法,使其更加丰富化与专业化。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数据的形式更加直观的提醒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加合理。

2.3促进企业劳动统计手段更加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想要实现劳动统计现代化,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首先应实现劳动统计设备及软件标准化,劳动统计单位应具备统计电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劳动统计的复合型人才,使部门实现自动化和统计报表无纸化。第二,应实现劳动统计工具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加工,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减轻劳动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注重信息的使用价值,这样可以使统计人员将更多心思放在提高分析质量上。最后应不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管理劳动统计日常事务,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人员在劳动统计监测、预测、分析过程更加精确,为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信息。

结束语

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下手,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创新使用分析方法,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断完善和更新国家劳动数据库,根据市场经济优化劳动统计工作手段,为上层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淑云,韩伟雁,严庆德.谈如何进一步完善劳动统计工作[J].统计与咨询. 2010(01).

[2]胡燕.新形势下搞好劳动统计之思考[J].浙江统计. 2000(08).

[3]王岩之.谨防劳动统计误差[J].中国统计. 1995(08).

论文作者:彭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浅谈提高劳动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论文_彭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