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盾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黄冈市 438000
摘要: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路基是其重要的施工环节,路基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整体质量。本文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要求出发,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及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施工要点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都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道路后期运行使用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路段具体的设计施工,这样才能保证路基施工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市政道路的质量,保持市政道路的持久和耐用性。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要求
1.1工艺要求
市政路基的施工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强化施工工艺,尤其是排水、防护施工的工艺控制,直接影响着路基施工的质量。同时,对于路基施工的膨胀土路基的施工,要控制好施工技术,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1.2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市政道路机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土质改善以及提升土质的承载力。市政道路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车辆碾压及其他因素影响,都会导致道路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所以在路基施工建设中,要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升结构稳定性,确保行车安全。
(2)路基的强度
路基强度直接影响道路能达到的伸缩程度,换言之,路基强度是使路基具有稳固性的前提,使用中不允许出现较大的变形情况,在路基施工中要予以重视,特别是在开挖和填筑时,要考虑实地的地况和设计要求,反复检查校对,调整好土质的含水量,另外对路基的碾压质量等其它施工过程也要精确控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不会出现路基超负荷的现象,承受压力时不会发生扭曲。
(3)水温的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
2.1施工测量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必须针对施工做好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根据市政道路发展特点以及施工设计图纸针对要进行施工的市政道路路段,利用先进的测量手段进行准确测量,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市政道路施工与设计图纸及建筑物平而位置及形状、高度能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有所体现。市政道路施工中要有专人进行指挥测量,严格施工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完全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测量,复测施工测量中,施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熟悉图纸,对图纸加以理解,检查图纸与设计标准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有效保证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对路基的准确测量,可以在中线位置设置临时水准基点、加柱桩地面标高,在进行每道施工工艺流程时,都能确保横纵面的精准定位以及路基施工所使用材料的尺寸、大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减少测量误差,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填方路基施工
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用尺量测松土厚度,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压实的分层厚度、压实机具类型、碾压(夯击)遍数,均应视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而定,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有条件应做试验段取得施工参数。压实标准采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用尺量测松土厚度,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2.3 挖方路基施工
在路基开挖前应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并应根据当地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挖方作业施工应确保边坡的稳定不得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土方开挖一般应采取分层开挖,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检验合格的挖方材料,并在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一般采用挖掘机开挖并配合以自卸车运输,而对于地质较为复杂的地段应以人工开挖为主,整个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放样坡度以免少挖或超挖现象造成返工或浪费,开挖应自上而下,不得乱挖,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开挖中严禁掏洞取土。
2.4 路基排水
水体对于路基具有冲蚀、破坏,因此首先路基建设就要加强排水技术的实施,通常情况下路基的排水需要从路面、地面和地下等三大方面逐一进行施工处理。为确保路面的水能顺利的排泄出去,路基施工时要保证路拱的横切面不小于2%,用沥青混合混凝土修筑拦水带,使其与路肩构成蓄水槽,在适当的地方开设外流通道,以确保路面无积水,最大限度降低水对路面的腐蚀程度。针对地面的排水要采用浆砌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等修葺排水渠道,而遭遇水网区时要重新布置系统,避免地面的大量积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影响。路基的地下排水需要采用渗透式方法,而水量较大地区要采用直径在10cm~30cm透水管,以确保地下水的快速排泄以降低其对路基的影响。
2.5 防护施工
路基坡面的防护。路基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需要维护好坡面的稳定性。为了防止路基坡面被雨水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可以对坡面进行水泥加固或种植植被,进而保障坡面的稳定性。尤其是植被的种植,不仅可以改善公路两旁的生态,而且对整个路基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路基中的石块也避免了被风化。
路基的冲刷防护。在路基的两旁设置有沟渠,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造成路基下层的石块岩溶,这就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因而,在沟渠处需要进行较大强度的水泥施工,避免水对地基的侵蚀。
3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3.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3.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是作为了承载路面的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效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路基施工工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从而有效发挥道路的施工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志荣.综述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6
[2]敦慧丽.浅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J].装饰装修天地,2015
[3]宋连喜.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
论文作者:杜学章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压实论文; 土质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