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改革论文,新思路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流通领域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的开放型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任务远还没有完成,仍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必须进一步搞好。为了把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引向深化,本文遵照十五大精神,着重从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体制政策根据和具体形式作一些探索。
一、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搞好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既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1、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是发挥主导作用的需要。 国有商业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商品流通领域起着主渠道和主导的作用。建立现代化制度是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对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改革,使其成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进政企分开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不断增加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主导作用。
2、 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是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和为生产建设服务根本宗旨的需要。必须深化改革,转变机制,盘活资产,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文明经商水平,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3、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是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国有商业企业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要求。这就必须深化改革,因为体制改革是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增长方式转变又必然会促进体制改革的深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产权重新组合,资本优化结构,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连锁经营,把加强管理贯穿于改革、改组、改造之中,实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都是深化改革的内容,也是深化改革的结果。
4、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是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的需要。 我国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国有商业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搞活作为商品流通主渠道的国有商业企业,不仅关系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商业经营资本的增值,而且在某些意义上说,其规模和水平,还影响和制约流通着和市场的规模、水平。大商业,才能促进大流通和大市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活力,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开拓经营中,为搞活流通、繁荣市场作出更大贡献。
二、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的体制政策根据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进一步阐明了经济改革的体制政策,为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改革有重大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十五大报告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把近20 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提法改为“共同发展”,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私营商业和个体商业“必要补充”的地位和作用的传统提法改为“重要组成部分”和“有重要作用”。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对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我国的非公有制商业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集体商业和合作社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有商业企业必须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制度创新,实现形式多样化,才能适应“共同发展”的竞争态势。
2、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明确了国有商业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要参与到混合所有制商业中去,其中这部分也是公有制商业。或者说混合所有制商业中有公有制商业经济。
3、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这就突破了过去“以量取胜”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不能认为国有商业比重越大越好,而要因商品、环节、行业和地区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以体现差别。
4、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例如,股份制是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营运效率和效益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份合作制则是劳动者的劳动与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商业形式之一,二者都可以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中应当利用和发展。
5、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改革”。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可以按此深化改革,使改革、改组、改造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和发展中国国有商业现代化企业制度。
6、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抓好大的, 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就是说,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强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采取联合、兼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小型商业企业,从根本上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使商业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7、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有商业企业必然要深化改革,以适应竞争机制下实现优胜劣汰的新形势的需要。
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这是由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所决定的。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为此,要允许和鼓励职工投资持股,并通过合资、合作、联合、联营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技术等等,以促进国有商业企业加快发展。
三、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的多样形式
在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努力寻找能够促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指示精神的引导下,在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实践过程中,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竞争、开放的流通格局已初步形成,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已由市场来确定,各种生产要素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是,要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体目标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就必须对国有商业企业深化改革,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大跨度的市场流通体系。国有商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必将是多样的。
主权形式方面:
(1)国有制。资产多、实力强和效益高的企业, 采取单一国有制,成立国有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实行规范的公司制,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成为经济实力雄厚,控制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国有商业企业。
(2)股份制。资产较多、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推行股份制, 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行业界限,积极扩股,或上市,有条件的可招商吸收外资,以增强实力,引进先进技术、营销和管理经验。
(3)股份合作制。资产和效益一般的企业, 把全部或部分资产折股,主要由职工购买,或向社会扩股,改造成股份合作制商业,实行“工者有其股”,这是国有商业小型企业改革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主要类型有:职工持股共营型、横向参股联营型、折股扩股型和联合体共营型等。主要特点是:具有产权明晰、盈亏共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的经营机制;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使之实现科学性、安全性的决策机制;扩大融资渠道、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和优化配置的发展机制,等等。
(4)混合制。为了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 而形成的一种混合制商业企业,其中包括有国家投资的国有商业成分。
(5)多种制。例如,国有国营,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承包经营;国有民营,即由职工租赁和集资合伙经营,以调动广大职工经营服务的积极性,把小型企业搞得更活。
(6)转制。长期经营状况不好, 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一些小型企业,可转让、转业、改组、兼并、破产拍卖或出售,以收回国有资产,重新组合,盘活存量。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更好配置,提高国有商业整体运作质量和经营盈利水平。
组织形式方面:
(1)专业公司。下设若干分公司,实行专业化、规模化、 现代化经营。即所谓“一级管理、二级核算和三级经营”的专业公司。
(2)专业公司因地、因业制宜进行“裂变”,分为单体公司、 经营部。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自愿组合承包或租赁经营,推行“包基数,保上缴,超全留,亏自补”的办法,经营某类某种商品,或某几类几种商品,以搞活经营。
(3)连锁经营公司。以批发企业或商场为主导, 抓住统一采购配送和统一财务核算为关键,实行“采购、配送、价格、核算”等统一,搞好“分工专业化、经营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连锁经营。
(4)市(县)区域性商业贸易企业。 把众多分散的国有商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商贸联合体,使之从“裂变”走向“聚变”,分力结成合力,分散经营集为联合经营,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从而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
(5)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 乃至跨国的公司或企业集团。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或商、贸、工、农、科、教“一体化”。
(6)积极创造条件向外拓展,在市(县)以外重点集镇、 区外乃至到国外设点办店。作为开发市(县)际、省际、国际市场的阵地和信息窗口,走向大市场,组织大流通,发展大商贸,开展区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商业组织。
(7)新产品开发公司或科技商业公司。突破原有产业, 开拓新项目、新品种和新特色经营服务。例如,开发经营电子技术产品、电脑网络,等等。
(8)按照指挥灵、决策准、行动快和效率高的要求, 重组商业企业组织体系,改变科室多、层次重和效率低的状况,使之指挥灵活,决策准确,有力有效,精简节约,从而能够适合市场日益激烈竞争的需要。
经营形式方面:
(1)批零结合,相互渗透。批发企业发挥业务渠道、仓储、 场地、资信和商誉等方面的优势,兴办商场或购物中心;而零售企业也可在搞好零售业务的同时,开展批发业务,以扩大经营,取得更好效益。
(2)开设专营专卖店,发展专业化、系列化经营, 以满足各个档次消费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商业利润率,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额。
(3)办好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取得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人才、仓库、场地、设施和技术条件,开设工业品、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通过扩大购销业务和服务,发挥人力、物力、地力效用和主渠道作用,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和服务效益。
(4)发展代理商业务。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商品集散功能的增强,国有商业企业必然要从过去采购供应方式经营逐步向总代理、总经销经营转变。要与区内、国内甚至国外一些重要商品生产厂商建立区域性经销关系,充当某些名优特新商品和系列化商品的总代理商。不断从产品价格、稳定总体销售和健全售后服务等方面,构建起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使之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和完善的轨道。以减少垫付资金,增加购销业务,取得批量交易规模效益。
(5)大类商品统一采购、调运、储存,统一价格。 以防止积压脱销和损失,避免打“内战”和资源浪费。
(6)拓展流通领域中介业务和配套服务。从市场需要实际出发, 努力发展仓储、运输、服务、餐饮、旅游、健身、娱乐、培训、房产、修建、装饰、典当、拍卖和租赁等新兴业务,向服务、咨询、代理等中介领域发展,把购销业务与中介配套服务有机地和有效地结合起来,发展起来。
(7)向三、二、一产业延伸,发展商贸工农科教联合经营。 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办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科教业,发掘现有仓储、运输、场地、技术和物质设施的潜力,开发当地资源,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或通过参股、代销、经销、服务等多种方法与生产科教产业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源,促进经济社会科教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向集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
(8)内贸和外贸结合,开拓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利用本地资源和优惠政策兴办合资企业,与有进出口权的单位联合,开展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向国际市场扩展。
管理形式方面:
实行政企分开,由国家贸易部和地方贸易局专司管理,分级管理,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