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全州 541500
摘要: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大多数胎儿在胎内早期就会夭折,而存活的胎儿呈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和面容特殊等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孕妇家庭的生活质量。产前诊断是预防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是一种高效、安全且简便的监测措施,随着血清筛查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在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本文对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临床应用
唐氏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一种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60%以上的患儿在胎内早期便会自发流产,当前临床上针对唐氏综合征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1]。临床常见诊断是在孕妇妊娠期对其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一旦发现有唐氏综合征病症,要让孕妇即刻终止妊娠,来有效降低唐氏综合征发病率[2]。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优生优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应用前景。
1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效果评价指标
临床上一般采用中位数值的倍数、检出率、精密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来对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指标和方案进行评价,每一种标记物的数值均可以用总位数值来代表,用标记物的测量值与同实验室测定的同样孕周期的孕妇的中位数做商而得到[3]。采用中位数值来评价筛查指标能有效补偿不同实验室测量间产生的系统误差;在检出率增加的同时会伴有假阳性率的升高,我国卫生部出台的标准中规定不同实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时,要控制假阳性率在5%左右;筛查阳性病例中的真阳性率即为筛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该值与发病率有正向关系[4]。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预测值要保持在0.5%以内;精密度用变异系数CV%来表示,批内的CV%值要小于3%,批外的CV%值要小于5%[5]。
2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的标记物
2.1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
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A(PAPP-A)是一种来源于胎盘的大分子糖蛋白,是由滋养层分泌产生,保护胎儿免受母体的排斥,PAPP-A在孕早期对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比较敏感,因此其在早孕期血清筛查的标记物中占到重要地位[6]。正常孕妇体内的PAPP-A浓度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一直到分娩为止,异常孕妇体内的PAPP-A中位数值在孕早期的时候偏低,在妊娠中期的时候与正常值没有显著性差异[7]。有研究指出,单纯用PAPP-A进行孕早期的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在假阳性率控制在5%时,检出率为48%左右,中位数值为0.46[8]。香港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在11-14周时,采用PAPP-A筛查并结合孕妇的年龄,将假阳性率控制在5%,此时检出率高达52%。
2.2游离β-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绒毛膜的滋养层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由α和β两种二聚体组成,孕妇血中的hCG浓度在妊娠的前两个月会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妊娠第五个月的时候会趋于稳定,妊娠38周的时候呈现下降的趋势[9]。游离的β-hCG大约占到18%的比例,在早孕期时β-hCG的筛查结果比hCG的筛查结果好,在孕期中期β-hCG的筛查结果与hCG的筛查结果相当,有学者认为单纯采用β-hCG在孕早期进行筛查,假阳性率控制在5%时,检出率为22%-29%,中位数值在1.88-2.24间[10];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假阳性率的情况下,从孕期第10周到第13周,检出率会从19%升高到44%,β-hCG筛查是目前临床上早孕期和中孕期筛查中均出现特异性的标记物[11]。
2.3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主要是在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中产生,在孕早期可以检测到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在孕期14-20周的时候,AFP浓度会呈现线性增加,在孕期第五个月的时候会逐渐下降,有研究指出,在孕中期进行AFP筛查的检出率为35.8%,但是筛查的准确性较低[12]。
2.4游离雌三醇
游离雌三醇(uE3)是由胎盘分泌出的一种类固醇激素,游离雌三醇以共价物形式存在的时候,易受肝肠循环的影响,游离状态存在的游离雌三醇占比为10%,半衰周期为30min左右,能快速地反映出胎盘的功能[13]。正常孕妇在妊娠的时候,uE3值会持续升高直到临产,异常孕妇血清中的uE3值会降低30%左右,当假阳性率为5%时,检出率为41%,由于uE3在孕中期的时候变化比较大,因此要正确核对孕妇的妊娠周期[14]。
2.5抑制素-A
抑制素-A是孕妇卵巢中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有效监测孕妇的卵巢功能,还能抑制垂体促卵泡雌激素的分泌,在异常孕妇妊娠中期的时候,抑制素-A会升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15]。有研究指出,在孕中期的时候,单纯监测孕妇血中的抑制素-A的检出率为61%[1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唐氏综合征的联合筛查方案
早孕期二联筛查方案是在早孕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首先方案[17],其中PAOO-A与β-hCG联合筛查在早孕期的检出率为63%[18];在孕期三联合筛查方案,在孕早期进行PAOO-A、β-hCG和超声检测的筛查率为86%,因此在早孕期进行三联合筛查的效果最好[19];在孕中期进行三联标记组合(PAOO-A+β-hCG+uE3)进行筛查的检出率为65%[20];在孕中期进行二联标记组合方案,在假阳性率为5%的情况下,检出率为63%,该方案的实验费用较大,筛查指标较少因而误差较大,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多;孕中期四联标记组合方案,有研究指出,在假阳性率为5%的情况下,检出率为80%,该方案与二联和三联相比,有效提高了检出率,然而由于筛查的成本较高,且统计分析较复杂[21]。
4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
整合筛查是国外学者提出的筛查概念,是依据孕早期筛查方案和孕中期筛查结果来计算异常孕妇妊娠的风险大小,在孕妇妊娠10-13周的时候对其进行筛查,在所有筛查均完成后才告知孕妇筛查结果[22],其中血清学筛查联合超声检测就是整合筛查的主要内容,对所有标记物进行风险评估,提高检出率和降低假阳性率。有研究指出整合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假阳性率2.5%左右,而检出率高达90%,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筛查措施,由于筛查的成本较高,且两次筛查的间隔较长,增加了孕妇的焦虑心理[23]。序贯筛查是对整合筛查进行优化而产生的一种筛查方法,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三联筛查,在孕中期进行四联筛查,每次筛查后均告知孕妇筛查结果,包括独立序贯筛查、阶段序贯筛查和酌情序贯筛查三部分,综合检出率高达95%[24]。
我国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时间并不长,在2002年的时候正式确定了孕妇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但是目前筛查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大,多数采用β-hCG+AFP二联方案进行筛查,检出率较低,且不同民族间血清标记物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如果直接引进国外筛查仪器和数据会产生一定的误差[25]。当前国内建立了基于汉族人群中孕期筛查血清标记物的参考指标,有效提高了检出率,早孕期筛查血清标记物的参考指标正在建设中,孕妇血清指标相对于超声指标更加可靠,不受胎位、孕妇形体和医生的技术水平的影响[26]。
5结束语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质量,对孕妇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该病进行早期筛查有重要的意义,血清产前筛查技术对于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有重要的作用。血清产前筛查具有无创、简便、检查范围广等优点,在高风险孕妇的筛查和监测方面有广阔的研究空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清学产前标记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筛查方案也在不断完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对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志强,王进东.超声联合母体血清AFP、uE_3、Fβ-hCG检测在孕早期胎儿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6):1311-1313.
[2]单庆莲,狄英波,赵刚.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244-245.
[3]李霞.妊娠中期AFP、Freeβ-HCG、uE3联检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影响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5):56-57.
[4]余勋,梁福笑,马秋林.孕早期唐氏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9):1655-1656.
[5]赵德华,翟闪闪,许亚娟,等.不同产前筛查方案对唐氏综合征筛查效果分析及策略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12):33-34.
[6]程霞.NT联合F-βhCG及PAPP-A在妊娠早期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63-1665.
[7]凌霄,冯玲.孕早期单独检测血清PAPP-A筛查唐氏综合征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5):809-811.
[8]陈寸,何娟,吉文倩.超声NT测量与血清β-HCG及PAPP-A检测在孕11~13+6W唐氏征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25(1):78-80.
[9]刘举珍,卢颖州,钱敏,等.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联合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儿颈项透明层筛查唐氏综合征的meta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1):725-729.
[10]邱锦,李明勋,朴锦丹.妊娠中期检测血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2):240-242.
[11]李凤秋,杨孜,张爱青,等.中孕早期子痫前期游离脂肪酸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及甲胎蛋白关联性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4):335-340.
[12]金日男,许红雁,钟永红,等.血清甲胎蛋白联合彩色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8):611-614.
[13]吴满武,李伟.游离雌三醇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9):73-74.
[14]肖鸽飞,袁慧,孟小军,等游离雌三醇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1):123-125.
[15]江江,颜芳,吴云萍,等.自发性早产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抑制素-A表达水平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041-2044.
[16]王飞,位冒冒,孟保福,等.联合检测血清PAPP-A及抑制素A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1):2881-2882.
[17]章锦曼,朱宝生.早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方案适应证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9):803-806.
[18]陈梅红,笪红英.孕早期血清AFP、β-HCG、PAPP-A联合检测的产前筛查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15,117.
[19]谢玉珏,杨育菲,周安连,等.B超测NT联合母体血清AFP、F-β-HCG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98-1299.
[20]于威.孕早期血清AFP、β-HCG、PAPP-A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86-87.
[21]凌霄,冯玲.孕早期单独检测血清PAPP-A筛查唐氏综合征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5):809-811.
[22]楼庆梅.1798例孕早中期整合筛查筛查效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9):102-103.
[23]吕时铭.选择适合我国现状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何诊断模式[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5):413-457.
[24]闫小曼,宿静,张毅,等.早中孕期联合序贯筛查与中孕期血清筛查效能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6):65-66.
[25]李剑,骆建云,漆洪波.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二联与三联产前筛查的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38-3139.
[26]韦家伟,蔡稔,唐宁,等.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比较及孕妇血清指标中位数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34-1037.
论文作者:夏荣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筛查论文; 综合征论文; 血清论文; 检出论文; 孕妇论文; 产前论文; 血清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