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教育局 232200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之中。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美妙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语文课本中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离较远的和抽象难懂的教学画面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课文中较为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化,从而使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变得更容易解决。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上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能力增强,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体现,教师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变革,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工具。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电子化教学内容,构建师生课堂互动平台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与同学一起品读课文内容,并进行探讨。但是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逐渐减少,各自停留在自己的教材空间内,以语音传导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交流。而黑板成为了知识呈现和灌输的主要平台,课堂开展的效率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氛围很难实现进一步提升。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程知识的呈现形式得到了多样化的处理,知识更加动态化,学生与教师从课本中解放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现就教师示范评改作具体介绍:课前,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数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不同的文体、颜色显示)首先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范文的每个环节进行判断、讨论、评价、衡量是否达到习作要求,并讲出称其为佳作的理由。其次让学生评改“病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的要求,如“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对“病文”逐篇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指导学生围绕范文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细微处落笔进行“治病”。讨论之后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稍加对比,对大家一致认为优美的词句及有创意的语句,直接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以示鼓励。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兼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既是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初中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语文教学如果只依靠教科书、参考书等资料,那么教学的容量是相当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多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极大地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时间和信息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在信息素养方面也得到锻炼提高。
总之,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发挥非常多的教学优势,让语文课堂呈现灵活、生动、高效的特点,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乐于学习语文,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丰富又多样,教师还可继续积极探索更多的有效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孙敏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方法[J].语文天地,2018,(05)。
[2]王林 谈谈人教版初中语文微课的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2018,(02)。
[3]张萍 如何用微课“点燃”初中语文课堂[J].新课程,2018,(01)。
论文作者:陆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习作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