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建辉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4例产妇,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结果:研究组麻醉30min后心率及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保证心率、血压平稳,降低产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04-02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术式,是处理产科合并症及难产,挽救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然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案不仅要满足操作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所以,剖宫产术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学者探讨的重点课题。舒芬太尼是芬太尼体系中效能最强的一种μ受体激动剂,常与盐酸甲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联合应用。然而,有部分研究对剖宫产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本研究选择6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入组标准:具有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剖宫产手术指征;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I~II级;产妇对本次麻醉方案与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麻醉禁忌证;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胎盘前置。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2±5.3)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为(36.8±3.5)周。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8±5.5)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为(36.5±3.8)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术前均开放静脉通道,给予250ml琥珀酰明胶静滴,并于20min内完成滴注。麻醉前常规检测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平均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协产妇取侧卧位,铺巾消毒后,在L3~L4行硬膜外穿刺,将腰穿针置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后说明成功穿刺。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注入1ml的1%盐酸罗哌卡因+5μg舒芬太尼+1ml葡萄糖;对照组注入1ml的1%盐酸罗哌卡因+1ml葡萄糖+1ml生理盐水。当麻醉效果欠佳时可于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当心率过慢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时,静脉麻黄碱或阿托品处理。
1.3 观察方法
①观察对比两组产妇麻醉30min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②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包括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③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分值与产妇术后的疼痛情况,疼痛情况以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耐受的剧痛,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_+s)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组间的对比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30min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对比
研究组麻醉30min后心率及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麻醉30min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对比(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剖宫产是产科中的重要手术方案,其麻醉方案的选择应从产妇与围生儿的生理特点出发,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对母儿健康的影响。舒芬太尼属于μ受体激动剂,通过机体组织内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对肾及肝功能无明显的影响,具有作用时间短、起效快速等优势,且血流运动学相对稳定,应用优势十分显著。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行气管插管式全麻诱导,能够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具有较佳的麻醉效果[1]。还有学者认为,复合阿曲库铵与异丙酚时,持续注入舒芬太尼可以降低插管时的不良反应与应激反应 [2]。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舒芬太尼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致使新生儿呼吸功能发生异常,甚至严重时可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认为新生儿娩出前应慎用静脉给药方式的舒芬太尼[3]。本研究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方式将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有效保证了新生儿的安全,开辟出剖宫产麻醉方案的新思路。
罗哌卡因属于一种酞胺类局麻药物,它与其他酞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类似,但其敏感度更强,且对中枢神经与心血管毒性较低,所以药效更为直接、安全。同时,罗哌卡因对感觉纤维的阻滞效果显著优于运动纤维,这使其在产科无痛分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30min后心率及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对心率及血压具有较佳的控制作用,稳定性较佳。研究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许多报道结果一致[4-5]。结果可见,二者联合麻醉可以协同增强麻醉效,且具有起效快速、持续时间长等优势。从安全性来看,术后疼痛与新生儿呼吸抑制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常见副反应,本研究中研究组新生儿Apgar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的安全性较佳,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术后的疼痛阈值,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总之,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保证心率、血压平稳,降低产后疼痛程度,保证母儿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J].海南医学,2012,20(10):42-43.
[2]毛晓波,胡胜君.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20):1166-1168.
[3]张锦华,张磊,杨承祥.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07(2):1350-1353.
[4]李晓东.剖宫产行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06(4):128-129.
[5]尚晓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5):1230-1240.
论文作者:颜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蛛网膜论文; 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心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