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机制研究_国家创新系统论文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创新论文,机制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以来,科技竞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中国也逐步将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虽然说自主创新国家意志的实现,关键是依靠自主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有效践行。但理论与实践界也越来越认同,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面临新古典经济学主张的“市场失灵”、还是面临演化经济学主张的“系统失灵”问题,都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干预来解决。特别是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薄弱、自主创新经验不足的情势下,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调控就理应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关于政府公共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的问题上,也一直不乏“促进论”和“抑制论”的争论[1]。所以,如何制定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政策就成为自主创新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重点。

1 理论回顾与问题提出

在创新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上存在两种代表性观点:“市场失灵”观认为创新市场失灵的普遍存在需要支持创新的政策安排,Martin和Scott在不同创新模式下创新市场失灵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对创新的相应支持机制[2];“系统失灵”观则认为创新系统失灵是政策干预的原因,Woolthuis等在总结系统失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设施、制度、交互、能力四种创新系统失灵形式,并设计了创新政策框架[3]。创新政策的作用类型是学者较早关注的问题,Ergas将创新政策分为任务导向与扩散导向的政策设计[4];Shyu等将创新政策分为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及环境政策[5]。关于如何去设计政策的问题,Cantner和Pyka从技术(高/低技术)与经济(高/低市场距离)两个维度提出了技术政策的四象限框架[6];Nill和Kemp从政策目标与问题分析的适配、政策设计的经验意义标准设定、政策约束的应对等方面对战略利基管理、转型管理和时间策略三种政策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7]。有研究发现了创新政策设计的国别或历史差异性,Vasudeva论证了国家社会政治体制的不同对各国R&D投资、合作、国际化、多元化等方面技术政策差异的影响[8];Bodas Freitas和Tunzelmann提出了政策设计的三维模型框架(垂直/水平知识目标、特定/一般性支持、地方/中央的措施),用于对创新政策开展历史与国别角度的分析[9]。近期还有研究关注创新政策组合问题,Flanagan等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创新政策集”概念,并从交互维度、交互类型及潜在冲突源等方面界定与研究了创新政策集内的交互机制[10]。

我国学者近年较关注创新政策的作用效应,如刘和东基于1991-2004年数据分析,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11];陈林与朱卫平基于南北间静态古诺模型的理论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能有效激励创新,但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出口退税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而创新补贴的政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12];程鹏与柳卸林以2006年以来的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为背景评价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效果,发现研发补贴有助于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13];也有学者针对创新政策机理及设计问题开展研究,范柏乃与班鹏在分析财税政策激励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了自主创新财税政策激励的SD模型[14];李艳华从供给、环境、需求三方面分别探讨了微观层面促使主导企业技术跨越和扩散、中观层面促使产业内企业群协同进化和技术链耦合的政策体系[15]。

目前的研究在指导自主创新政策制定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关于政策效应的研究大多关注创新政策具体形式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已有学者指出创新政策作用于创新绩效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只有进一步挖掘创新政策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各种传导机制,才能更为明确地指导政策实践;其次,目前创新政策研究主要是基于理论逻辑思路或局限于现状评价为主的经验研究[10],往往出现理论研究结果与实证检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12],有学者就指出创新政策研究需要转向实实在在的创新政策实践,正如大多关于创新过程的理解都来自于创新实践[10]。所以,本文就从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来探究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过程与机制,并针对目前的自主创新政策进行分析与提出完善建议。

2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框架

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国家(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政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是“创新政策—创新能力”间的直接线性关系。无论是“市场失灵”观、还是“系统失灵”观的政策设计逻辑都表明了创新政策是针对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来设计的[2][3]。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推进的关键是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那么企业是否愿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呢?企业愿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就能导致国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吗?显然,必须是高效率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所以,自主创新政策作用的对象必须着眼于自主创新的“意愿”与“行为”两方面问题。

2.1 自主创新意愿方面的问题分析

技术创新在企业绩效提升与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增强中的重要作用,已无数次被论证,自主创新目前也成为国家战略。按照逻辑,中国企业应纷纷自发地开展自主创新,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企业仍然热衷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挂在口头上的多、实际行动的少[16],据统计,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8.5%的企业开展R&D活动①。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开展自主创新行为的意愿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第一个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创新成果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的,创新成果与收益的非独占性、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必然会降低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另一方面是由于创新自身的风险性导致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局限、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导致创新失败或偏离目标。所以,企业很难自发地承受增加转型成本去开展自主创新行为,往往会安于固有模式或等待“搭便车”。

(2)第二个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资源不足。首先,技术能力累积是后发企业的基本问题,因为它们一般起步于是无竞争力状态,目前大多中国企业还不具备技术能力去进行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而核心技术与先进技术的难以引进性又会让中国企业缺乏高水平引进技术再创新的基础;其次,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中国企业本就利润微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原材料及市场的一体化更使得中国企业赖以获利的“比较优势”丧失,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无力投入经费于自主创新。

2.2 自主创新行为方面的问题分析

目前,创新效率低下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李向东等实证测算出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17];项本武的实证研究甚至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中不但存在无效率,而且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提升的趋势[18]。那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学者早就关注到技术创新往往不是单个技术主体所能完成的,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创新系统概念,如技术系统[19]、国家创新系统[20]、部门创新系统[21]等等。自主创新也是多主体、多维度交互的复杂系统,可以基于“系统失灵”观来分析我国自主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我国自主创新的“系统失灵”主要体现在:

(1)基础设施失灵。在自主创新系统中主要是指正外部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科技基础设施不健全,如技术监测与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易中介、公共实验平台、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建设不完善,而且企业不愿也没有能力去投资建设。

(2)制度失灵。首先,体现在一些正式制度中存在不适应或阻碍自主创新的因素:一方面还未完全建立起推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反垄断、研发管理等制度;另一方面还有现存制度与自主创新目标不一致、制度内部冲突的地方,如已有研究指出了税收优惠政策与现行税制不协调[22]、政府采购政策与实施细则不一致[23]等政策体系内的失灵问题。其次,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还未营造起自主创新意识与导向的浓厚氛围。

(3)交互失灵。主要体现为自主创新系统内部交互失灵与外部交互失灵两个方面:内部交互失灵是指自主创新系统内部存在的多种目标、行为上的不匹配,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对接、R&D与市场的不对接、创新分布的不协调、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不协调等等;外部交互失灵主要是指国外企业技术封锁与溢出阻断策略下的外部技术源获取困难,外部难以形成开放式的创新互动与支持。

(4)能力失灵。这里的能力失灵主要指升级或转换能力不足,即大多数企业在技术的设计、研发、检测等自主创新关键环节不具备可持续的自主实现能力,导致或是“锁定”在原有的技术平台而无法跃至新技术轨道、或是陷入“引进—创新—再引进……”的怪圈中恶性循环。

2.3 自主创新政策传导路径模型的提出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低下、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主要原因。自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但自主创新政策不会必然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自主创新政策的直接作用是必须有针对性地促进自主创新活动有效开展。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企业主体自主创新意愿不足与自主创新行为效率低下两个主要问题,所以,自主创新政策对自主创新绩效(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能否起到积极作用,取决于自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能否有效解决自主创新实践中的自主创新意愿不足与自主创新行为效率低下这两个问题。因而,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就如图1所示。

图1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框架

自主创新政策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是经过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与自主创新行为优化两阶段的政策效应传导而成的。在此意义上,可以将自主创新政策的作用界定为是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与措施的设计与实行,从创新意愿培育与创新行为优化两方面对自主创新实践进行调节,进而促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国家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

3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机制

3.1 创新意愿培育:“P→M→I”与“P→R→I”

(1)“P→M→I”:创新动力激发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是自主创新投入低于社会期望的最优水平的主要原因。创新成果(技术信息与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与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都导致企业自主创新难以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收益,所以企业没有动力去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因为在竞争的市场中,用个体成本的追加谋求社会福利的增加对单个企业来说是不明智的选择。要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政策保障企业的自主创新收益。所以,在自主创新动力激发这一政策功能上,政策设计的关注点就是创新收益的保障机制:

①个体创新收益差额的补偿机制。要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创造的社会福利与企业个体收益之间的差额需要由政府来进行部分补偿,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间的对称性。例如给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研发补助或税收减免等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

②创新收益的持续保障机制。寻求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使得创新者对自主创新成果的独占性与回报率增强,从而保障创新收益的可得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收益的保障,可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③个体创新风险的消减机制。一方面可以直接资助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通过风险共担降低创新失败带给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采购与政策性推广措施降低自主创新的市场风险。这些政策实施在消减创新风险的同时,还能引导企业的创新投资方向、带动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

(2)“P→R→I”:创新资源供给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资源的缺乏导致其无力发起自主创新活动,重点体现在资金、人才及先进技术源上。中国企业主要处于低成本竞争阶段,全球化竞争压力下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投入到自主创新中去;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中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重大障碍,据统计2006年中国每百万人中R&D研究人员数仅为926人,远低于OECD(3441人)、美国(4663人)、日本(5568人)的水平②;另外,发达国家企业为了维护其竞争优势与全球价值链中的掌控地位,技术封锁已成为打压中国企业的重要策略。所以,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就必须通过相关政策供给企业自主创新资源:

①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机制。自主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需要投入的资金额巨大,资金短缺往往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此时据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一方面是通过R&D或技术推广立项、专项基金等形式直接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快速发起自主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是通过企业融资渠道与环境的改善,间接帮助企业突破自主创新资金瓶颈,如通过贴息贷款、国债以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与中小金融机构以吸引民间资金等。

②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持机制。由于长期对技术引进与合资的依赖,大多企业技术人员基本丧失了技术研发能力,高端技术人才主要集聚于国外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设计就需要考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人才供给机制,首先是政府要强化引智政策,吸引自主创新急需的高技术人才归国服务;其次是鼓励公共科研机构为自主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服务,最基础的是加大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有规划、有导向性地建立起自主创新人才长效培育机制。

③自主创新的技术源供给机制。依赖外部技术源是技术基础薄弱的中国企业的现实选择,然而在国外技术封锁与溢出阻断策略下,外部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获取变得愈发艰难。对还未形成内部技术源创造能力的中国企业来说,技术源供给就成为通过自主创新政策设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愿的重要内容,如政府介入谈判推动国外先进技术的转让、政府推动科研机构先进技术向自主创新企业的转移、政府支持与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等。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意愿培育的政策传导机制如图2所示。

3.2 创新行为优化:“p→I→C”

自主创新意愿培育的政策作用重点是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投入程度达到或接近于社会期望的最优水平。然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并不必然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只有高效率、高质量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快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基础设施、制度、交互、升级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失灵”问题,导致自主创新行为的效率低下。所以,在促成创新意愿培育的同时,自主创新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还应能达成创新行为优化的目标,这需要自主创新政策发挥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升级能力增强等方面的政策功能。

图2 自主创新意愿培育的政策传导机制

(1)基础设施配套

①基础平台构筑机制。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是企业自主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是这些建设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的创新活动,企业个体往往不愿也很难涉足。很多国家都将基础平台建设作为优化科技创新系统运行的重要内容,例如韩国第二个科技基本计划(2008-2010年)就将生物芯片及其检测技术、纳米基础融合与复合原材料技术等基础平台技术作为国家重点R&D领域,并提出要建立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共享体制。自主创新的基础平台建设应重点关注产业共性技术与基础技术的公共R&D与供给、公共实验与检测平台的建设与共享等。

②科技信息服务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即时的技术、市场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支持,与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搜集与分析活动需要持续开展,且结果具有很强的外部辐射效应,政府应该将其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加以建设。科技信息服务的政策设计包括完善技术市场(技术中介或技术交易机构)、科技情报分析与共享(情报机构、科技或产业协会)等。

(2)创新制度完善

为了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政府应该将创新制度完善作为政策调节的重要内容:

①创新政策法规建设机制。为了更好引导与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创新政策法规建设要注重长效机制与短效机制的结合,一方面要完善有利于促进持续自主创新的金融、税收、产权保护、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基本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要根据自主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或临时性政策法规,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为加强技术创新中的科技情报工作,颁布了《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为促进技术转移颁布了《联邦技术转移法》;同时,要从协同性、兼容性等方面完善长效与短效机制组合模式。

②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是针对自主创新行为与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制度与规定进行适时的变革,促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更为规范化与高效化。在自主创新的发起阶段需要完善创新资助对象的评估、遴选及资助机制,在自主创新开展过程中要完善创新项目实施、多主体合作、成果评价的管理机制,在自主创新后期推广与应用中要完善技术标准制定与管理机制等等。

③创新文化氛围营造机制。创新文化氛围营造是指从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来塑造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软环境。通过教育与宣传,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美国硅谷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保持着持续的竞争优势,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其活跃的创新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

(3)交互关系优化

根据创新系统理论,技术创新是企业与研究机构、消费者、金融组织以及制度等多方面交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交互与反馈机制决定了创新成败[20]。自主创新系统内外部各种类型交互关系的优化,是提高自主创新效率的关键要素:

①创新链功能适配机制。创新链各个环节功能的适配度较低是我国自主创新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如创新链条脱节[24]、经济与科技没有形成交汇[25]等问题。因而,需要合理的政策设计来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R&D与市场、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各个创新环节的功能适配,以提高自主创新效率。加强基础研究为应用开发的服务、积极促进科研机构开展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应用研究之间形成互促共进的关系;改变科研机构R&D活动片面追求技术参数、指标先进性的局面,要注重与现实需求、市场规律的结合;政府不仅要引导创新要素的集聚促进新技术的创造,还要推动创新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快速扩散。

②系统主体全面协同机制。资源与能力基础的薄弱是我国大多企业自主创新的天然局限,创新系统内多主体的全面协同就成为推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促成创新体系内的纵向合作主体(技术生产者、供应商、客户等)、横向合作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及其他主体(政府、技术中介、金融机构等)的全面合作网络形成;促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新型官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创新发起、实施及应用与扩散中发挥全面作用;促成系统内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主体利益与冲突解决机制的完善,保障系统主体行为、目标、利益的全面协同,真正形成合力推动自主创新。

③创新资源开放利用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国外技术转移是建立企业知识基础的主要方式,在科技全球化条件下能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形成开放性技术体系,并形成与国内创新能力的良性互动,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26]。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出口限制及跨国企业的技术外溢阻断等形势,就更需要政府从政策的角度支持与促进企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开放式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既包括技术贸易、人才招纳、吸引外资等引进吸收机制,更需要创造条件开展有效的合作R&D、海外研发机构设立、技术导向型并购等外向嵌入机制。

(4)升级能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中国企业广泛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缺失的技术空芯化状态抑制了产业的技术发展与产品升级。中国虽然发展成为高科技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但是这些出口却主要依赖外资企业,三资企业一直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2009年三资企业产值占比仍达65.7%③。增强中国企业与产业的技术升级能力,应成为自主创新政策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

①技术能力内化机制。中国企业技术升级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内生知识资源,这是由中国企业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造成的。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充分的消化吸收环节,然而发展到2008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仍不到技术引进经费的1/4④,而韩国在追赶期的消化吸收支出是技术引进支出的5倍~8倍[27]。所以,应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从而使外部技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术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资助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帮助企业建立R&D平台等方式促进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技术能力内化,形成持续的内生知识资源创造能力。

②技术链协同发展机制。自主创新成败与否取决于技术链的整体突破,目前大多产业核心技术环节为发达国家企业所控制,这就造成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受制于人,技术链非核心环节创新能力的增强并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持续自主升级能力。政府应该从技术链协同发展的角度谋划自主创新的政策设计,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与调控职能,促进技术链核心环节的优先发展与重点突破,例如可以通过推动核心产业链的建设带动核心技术链的发展、组织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孵育出本土的核心技术等。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行为优化的政策传导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自主创新行为优化的政策传导机制

4 《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分析与启示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院2006年发布了《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并不断补充。《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主要包含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10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内容及实施细则的研究,可以得出其在推动自主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内容已经基本匹配了自主创新政策在创新意愿培育与行为优化方面的各项功能,但为了保障自主创新政策传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政策内容设计与执行上还需要从以下角度去进一步完善:

(1)提升政策的“升级能力增强”功能

自主创新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本土产业技术的自主升级能力,若不能形成动态升级能力,创新政策也只是促使中国企业从“落后—引进使用…再落后—引进使用”的怪圈转入另一个“引进—创新…再引进—创新”的怪圈,虽然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本土产业技术发展的自主性仍然是有限的。从《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内容—功能”匹配关系表可以看出,目前的政策设计在“升级能力增强”这一功能上体现不够,所以,需要以动态升级能力形成为导向,继续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内容的设计:首先,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上进一步将“技术能力内化”与“技术链协同发展”两方面的作用整合起来,统筹规划产业技术链若干核心环节的协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只有实现这种“链式”的核心技术能力内化,才有助于本土产业技术升级能力的形成;其次,积极规划未来技术计划,加大投入整合技术力量开展产业未来技术或未来关键产业支撑技术的研发,培育与提升本土产业技术的动态升级能力,在未来技术计划规划中也要体现“链式”布局与协同突破思想。

(2)弥补政策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创新政策一般包括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及环境政策[8],《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主要体现在供给与环境两个方面,仅有“政府采购”一项内容属于需求政策。市场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重要驱动力,市场需求带来的经济效益既能激发企业创新意愿,又能使企业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得到保障。但是新产品的面世往往会因价格高、消费者不了解等因素难以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推出的自主创新产品还会面临着跨国公司优质产品的竞争,市场化推广难度更大。政府采购在部分创新产品的需求创造上具有积极效果,但是依靠这种单一的创新需求政策工具在很多领域难以促成适度的市场需求规模。所以,企业自主创新意愿的培育,需要多元化的创新需求政策设计,除了政府采购政策之外,还可从以下两方面去加强:首先是合理运用针对市场用户的税收调节、直接补贴及标准设定等手段,促进广大用户优先采用本土自主创新产品;其次是通过导向性的宣传号召、示范与试点工程等方式,引导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支持自主创新的消费文化。

(3)注重政策系统内的协同机制

国家为了鼓励自主创新出台了各种配套政策,并从不同角度推出相应的实施细则,然而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冲突与不协调,从而导致“政策失灵”问题。所以,在自主创新政策的后续设计与执行上,还需从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主体等方面注重完善政策系统内的协同机制。首先,政策措施间的协同,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政策与已有政策或制度体系间的协同、政策内涵与执行方案间的协同,如在政策完善设计与执行中要考虑克服税收优惠政策与现行税制不协调[22]、政府采购政策与实施细则不一致[23]等问题;其次,政策目标间的协同,主要体现为保护创新与促进扩散之间的均衡控制,如知识产权保护能增强企业创新意愿,但也会一定程度阻碍创新扩散进而抑制长期创新效率,就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调节或结合促进技术扩散的相关政策手段来达成不同目标的协同;再次,政策主体间的协同,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之间、中央政策主体与地方政策主体间的协调,不同主体间形成合力保障自主创新战略的顺利推进。

(4)强化政策实施的效果监控与优化

自主创新政策在弥补创新的“市场失灵”或“系统失灵”问题时,很多政策工具都是通过调配相关的社会资源向自主创新主体倾斜,为了保障这部分创新资源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控与优化。首先,目前的大多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内容属于一种鼓励性的政策规范,为了快速有效地发挥创新政策在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针对我国部分关键产业或关键领域可以增设一些强制性的政策规范,推动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迅速转化为企业实践行为;其次,在自主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依据不同区域的产业创新优劣势、不同产业的技术发展阶段特征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辐射范围等因素,增强对政策指向与工具选择的全盘考量,同时避免不同政策工具或不同层级政策重复指向特定政策受惠主体的现象,优化政策支配部分创新资源的配置与流动效益;再次,加强对政策调配的创新资源流向的动态监控,并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效果的评价机制,防范相关政策受惠主体的“不作为”与“寻租”等道德风险。

5 结论

本文从自主创新面临的实践问题出发,探究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机制,试图为自主创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框架。指出自主创新意愿不足与自主创新效率低下是目前自主创新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自主创新意愿不足与效率低下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框架,表明自主创新政策的传导作用应体现在创新意愿培育与创新行为优化两个方面。重点探究了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与自主创新行为优化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自主创新意愿培育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创新动力激发与创新资源供给,而在自主创新行为的优化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为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升级能力增强。通过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内容—功能”匹配关系分析,从提升政策的“升级能力增强”功能、弥补政策内容的结构性失衡、注重政策系统内的协同机制、强化政策实施的效果监控与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设计与实施的完善方向。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485期,2010年12月10日)。

②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③数据来源于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489期,2010年12月20日)。

④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支出440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06亿元。

标签:;  ;  ;  ;  ;  ;  ;  ;  ;  ;  ;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机制研究_国家创新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