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肖慧红

湘乡市望春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湘乡 411400

【摘 要】目的:剖析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本科接诊的消化性溃疡病患68例,并将之以数字抽签的形式随机等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实施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B组实施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B组的79.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迅速,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消化性溃疡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并以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等为主要表现[1],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有报道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着较密切的关系[2]。对此,积极、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研究消化性溃疡用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已明确诊断的消化性溃疡病患68例,就诊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根据数字抽签原理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A、B两组各34例。A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48.6±3.7)岁;病程为1-6年,平均(2.5±1.3)年。B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48.3±3.2)岁;病程为1-5.5年,平均(2.3±1.2)年。比较两组的病程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肝肾功能障碍。(2)活动性出血。(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造血系统障碍。(5)未签署知情同意书。(6)有其它严重并发症。(7)精神障碍。(8)既往有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史。

1.3 方法

A组的用药方案为:雷贝拉唑,20mg/次,经口服用,2次/d;克拉霉素,0.5g/次,口服用药,2次/d;阿莫西林,1.0g/次,每日2次,口服用药。

B组的用药方案为: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以上药物均每日服用2次。两组的疗程均为7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需根据如下标准进行[4]:(1)痊愈,溃疡面完全愈合;溃疡周围炎症彻底消失。(2)显效,溃疡面的缩小率>75%;溃疡周围炎症明显改善。(3)有效,溃疡面的缩小率为50-75%;溃疡周围炎症有所改善。(4)无效,溃疡面的缩小率不足50%;溃疡周围炎症未改善。其中,(痊愈+显效+有效)/组例数*100%的结果为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n,(%)]

 

2 结果

对两组的疗效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可知: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06%,和B组的79.41%比较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如表1。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的胃黏膜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后,将会引发黏膜损伤的情况,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幽门螺旋杆菌定植之后,会使胃泌素与生长抑素等分泌胃酸失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胃酸分泌量[5]。对此,积极、有效的对消化性溃疡病患施以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是促进其病情康复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现阶段,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都是我国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H+/K+-ATP酶活性,降低胃酸分泌量。但有报道称,雷贝拉唑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奥美拉唑,且前者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这一方面上的促进作用也明显比后者高。这一结果表明,雷贝拉唑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起到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胃部pH值,并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干扰,以达到促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以及改善预后的目的。相关研究证实,对于接受雷贝拉唑三联治疗的5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来说,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比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5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的78.0%(38/50)高,这一结果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此次研究当中,我们对A组病患进行了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对B组病患进行了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经为期7d的用药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B组的79.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提高消化性溃疡病患的临床疗效、促进相关症状缓解等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性溃疡病患的治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并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相反,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则十分显著,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同时还有助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可在临床上作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文,邢茂娟.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3-224.

[2]刘永梅.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7):63,65.

[3]赞华.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母婴世界,2016,(12):63.

[4]陈世刚.幽门螺旋杆菌不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36.

[5]邹献辉.浅谈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341-342.

论文作者:肖慧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肖慧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