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艺术设计与技术设计的灵动性特征
服装设计中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技术性,都是为了实现服装产 品所采取的设计手段,都具有商品属性,而商品是用来调节社会 关系的中介,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服装的艺术设计和技术 设计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并各自具有一些特征。艺术设计是 一种显性的表达,注重美感形式和情感性,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审美的文化性,即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不 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物质生活条件, 这使得每个国家和民族对服装艺术设计美的理解和标准不同,也 就使服装的审美具有了多种文化意义。例如,中国唐装、旗袍和 盘扣元素的运用使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意义;西方 20 世纪 六七十年代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强调以人为本,推崇人 性经验的主导作用,以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自由化的思想方 法和多元性、模糊化的设计语言,产生了波普、欧普、嬉皮、朋 克等反传统的服饰文化现象。人们可以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 尚之间的服饰文化中游走,这使得服装具有明显的时代文化意义。 技术设计是一种隐性的表达,注重数理性和逻辑性,是以抽象的 思维为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物质性,即服装从图形化的构思到 人们可以穿用的物质化过程,从选取面料、确定款式到打板、裁 剪、缝制和熨烫都有技术设计的参与。对面料的新颖性和环保性、 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准、结构及尺码的要求等方面,都是技术设计 物质性的体现。并且,这一物质性特征还包含了效用性和舒适性。 服装是人们的第二层皮肤,强调的是服装的可穿性,其功能是起 到保护人体、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而又不影响人体正常活动的 作用,这就需要服装结构的合理与工艺的完善来实现。人体各部 位功能作用、形体起伏是结构设计的根本,而选择合理的面料及 相应的工艺制作技术,是实现服装设计功效性的必然手段。技术 设计的另一特征是功利性,即设计出的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设计者 和生产者能够从中获取利润。因为真正获取利润才是一个服装企 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如果设计出的产品实现不了功利性,也就 没有技术设计的意义了。艺术设计与技术设计这一显性和隐性的 两个特征共同构成了服装产品的特征。在服装设计中,在发挥艺 术设计的特征时,要加入技术设计的数理性、功能性特征;在发 挥技术设计的特征时,应融入艺术设计的情感性特征,使两种特 征灵动地结合在一起。
二、服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的灵动性关系
服装设计也是一门艺术,是设计者运用一定的文化载体、艺 术表现手段进行的创造,更确切地说是美化人的着装和生活以及 环境的一门实用艺术。而实用艺术从其实用意义上说,它又是在 艺术领域之外的,还拥有实用价值的立足点,也就是工艺技术品 质。由此可以看出,服装艺术设计是以技术设计为内容,技术设 计是以艺术设计为形式,两者互不可分,去掉任何一方都会显得 不伦不类。布劳恩 • 劳森在他的《设计师怎样思考》一书中说: “为了达到设计目的,设计师必须理解和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 设计师不但要明白他们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还要清楚怎样得到 这些结果。”这就是说,只是进行设计而没有考虑技术设计实践 的设计是没有思考的设计,其预期的视觉效果是无法达到的,其 创意构思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如果一个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 完全不考虑技术设计的实际要求,只注重形式和材料的美感,而 不考虑服装作为产品的功能性和商品性,其设计只能是形式优美 的艺术品或概念性作品。同样,如果设计师在设计时只注重技术 性,没有融入艺术的灵性,这个设计虽然具有了功能性,但因缺 少了服装的文化和艺术美的感染性,服装就会黯然失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服装艺 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密不可分,并非将两者牵强地拉扯在一起, 而是找到一个美的结合点,使这二者自然地融为一体,相互整合,互补互促,使其灵动地穿梭于两者之间以此创造出具有功能美和 艺术美的服装产品。服装设计创作中,艺术设计往往是第二性的, 技术设计则是第一性的。设计并不只是简单地先进行艺术设计构 思,再用技术设计手段将其实现,而是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需要 技术设计的知识去验证、补充以及启发设计者的构思。也可以理 解为,艺术设计是对技术设计的产品做进一步地改进。如果设计 师不清楚有哪些结构、工艺手段以及与之呼应的视觉效果,就无 法与造型、款式、色彩等艺术设计手段进行结合,也就无法实现 自己的创意设计构思。
三、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灵动性表现
前面有所提及,服装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设计是整个服装设 计的综合表现手段。如果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服装都会 失去原有的光彩,让其表现的暗淡无光。所以,服装设计师在进 行服装设计是,必须要拥有非常好的艺术感觉,能够表现出服装 的内涵,有效地把控住服装的款式特征。有了艺术感觉,设计师 就可以应用技术设计来对服装进行调整,结合相应的风格来对所 设计的服装进行定位,借助技术设计的巧思来把所设计的服装内 涵进行完美地表达。同时也能够让服装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定位。 有效地解决了在艺术设计初期存在的不合理性,通过调整与搭配, 让服装更具有灵动性,同时也让服装的艺术表现更加恰当。服装 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需要通过选定相对应的面料以及适合于服 装的结构来进行设计。应该说这一个环节不仅展现了服装的灵动 性,同时也是对服装情感的一种升华。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会 不断地对当前所流行的服饰进行分析。认真仔细地了解相关的面 料以及色彩搭配的发展以及流行趋势,再把其与自己所设计的服 装进行融合。这就需要服装设计师具有非常敏锐的流行信息获取 能力,同时也需要其自身具有相当深厚的艺术修养。只有当设计 师拥有这了这个方面的能力时,才能够有效地在众多流行资讯中 提取出适合于所设计的服装作品。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计师 不断地提升自我情感,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果设计 师创作出了一件具有灵动性的服装产品,还需要根据当前市场的 一些反馈信息来确定后续服装的设计主题。这样才能够确保设计 师能够在前一个具有灵动性产品的热销基础上,不断地创作出更 新的服装式样。这个环节就需要发挥出服装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以 及设计理念,让其感情能够充分地投入到整个服装设计当中,让 其所设计的服装能够更加具有较强的灵动性。
总结:研究探讨服装设计中艺术与科技的审美表达,具有从 服装设计艺术理论上提升对“艺科”审美品质的认识,有助于在 科学技术的审美直觉中揭示服装结构与工艺的本质和规律性,也 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能够为国内自主品牌研发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军 , 朱剑波 . 服装设计艺术美和科技美 [M]. 北京 : 中 国纺织出版社 ,2011(7).
[2] 梁军 , 王超 . 服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的灵动 [J]. 设计艺术 研究 ,2011(5).
[3] 崔金玲 . 论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J]. 内蒙古大 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1).
论文作者:张泽开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服装论文; 技术论文; 灵动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服装设计论文; 艺术论文; 特征论文; 《红地产》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