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魏桂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魏桂莲

魏桂莲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下拉秀镇中心寄宿小学 815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语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语感的培养在该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研究不完善,缺乏既定规范的教程,严重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影响学生将来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小学阶段语文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影响语感培养的因素,最后就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能够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感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126-01

“语感”即为对文字有敏锐感知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和语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加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与积累可为以后的语文知识掌握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写作、说话风格。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仅干巴巴的介绍文章的体裁、结构、段落层次,给学生罗列几条无血无肉的筋骨。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忽视了课文中语感的分析和感受,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最终将一篇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的文章讲得沉闷无味。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意思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具体展开写作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有助情感更顺畅地表达,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写作风格。学生平时应注重对词语的积累,增强对文字触感的敏锐度。在文章中出现的描述性语言会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即心理学上所定义的形象思维方式,经过整理和加工,对语言进行总结、概括,从而达到一种理性的认知,这就是逻辑思维方式。语感作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良好因素。

语感作为一种来自心灵的感觉,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重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高尚的审美价值体系。语感和人的情感有着诸多的联系,它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沉淀下来的产物。实现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内在文化,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语言作为人们的沟通工具,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作为语言的一个主题,在日常生活中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其意图也多有不一。在诸多的交往意图中,是否拥有对语言意图的感知能力,这与语感有着巨大的联系。所以,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感塑造,有助于学生将来在人际交往方面发挥一定的优势。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

2.1培养语感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语感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即教师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特定的语文情境中深刻感悟语言的规律和韵味,从而形成个性的思维习惯和意识;促进实践的原则,即借助朗读阅读训练、作文训练等实践训练揣摩语感;循序渐进原则,语感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掌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把语感训练的教学方法设计成具有广泛理解和普遍接受的形式,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培养语感的方法

2.2.1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朗读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不仅要注重学生语句以及字词朗读的准确性,还要注重学生语句声调以及发音的训练,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语句断句的划分,还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比如五线谱发音技巧,五线谱发音技巧是指同一音节不同声调字词的声音响亮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一声音调是声音最大的,三声音调发音时要注重中间转折过程,不能将三声音调朗读成平调,学生通过五线谱发音技巧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语文朗读过程中对课文情感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语感水平。

2.2.2背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学习时期是小学生大量积累字词最佳时机,语文课堂时间在40分钟左右,学生通过课堂上语文课文的学习短时间内不能记住大量词汇,每个人对事物以及知识都有一个记忆周期,在学习后一周时间内是最容易遗忘的时期,教师在语文教学环节中不可能反复讲解一篇课文,因此学生想要提升自身词汇量就需要对课文以及词汇进行背诵,在背诵环节中,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要注重对课文的理解,还要对课文背景以及作者发表文章时时代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学生积极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中心思想,提高自身对语言的感知力。

2.2.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行千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小学生没有过多的人生阅历,提升小学生语感水平需要让小学生增加自身阅读量,小学生通过阅读大量名著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小学生进行高质量阅读能提升自身语感水平,另外小学教师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读书计划,让学生坚持每日读书的习惯,教师制作读书状元奖状,激励学生阅读的热情。

2.2.4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感

写作训练是将语感能力的形成过程付诸于实践的过程,通过写作训练,既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水平,也可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的培养和锻炼。小学阶段的语感训练过程,通常是通过掌握课文的脉络、写作方法和结构层次等,然后进行模仿。

结语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语感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程度,提高自身对语文课文领悟程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朗读训练以及阅读教学环节都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将学生语感培养过程渗透到语文各个教学环节中,全面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语文朗诵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J].贾欣欣,王新静.教育现代化.2017(36)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王凯丽.教育现代化.2017(36)

[3]试析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肖冰.现代交际.2017(22)

[4]从“其义自见”到“其意字现”——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环节的有效开展与衔接[J].吕一.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5]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谢贞贞.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论文作者:魏桂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魏桂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