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重要思想论文,代表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4)01-0037-0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的科学依据、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新的任务
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活的力量,是因为这一思想建立在辨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恩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后,提出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方式是一切社会历史冲突和变革的根源。他们还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变革发展中独特的基础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P144)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矛盾运动和冲突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和运用,奠定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和发展境界。
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的基础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已有的高度和发展境界;二是对经典结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思想的理解上,必须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社会经济根源;三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分析本国实践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经济根源、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使新的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本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符合本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符合这三条基本要求。它直接、完整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主要内容。它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探索高科技产生的新兴产业资本家为首、大量中间阶层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执政党发展的规律。对新的世情、新的国情和党情等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我们党提出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世纪之交,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党的建设面临新的任务。最突出的是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效遏制权力的腐败。找到问题的根源,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摆在首位。这一概括表明,我们对时代变化的特征及其根源的认识,坚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观点。同时,从这一思想观点出发,我们关注到当代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剧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事实,并依据这一事实对我们的挑战,做出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的对应措施。
资本主义时代建立以来的世界仍在不断的变化。当今世界一切变化的根源,仍然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先进生产力的变革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仍然起着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对资产阶级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作过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生产力超常发展和社会不断变革,是资产阶级时代社会的两大特征。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进入电子、信息和生化工程为标志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时代。正是这一重大的变革,给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极大的变化。在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对时代的变化作出了迅速的反映和提出回应变化的措施和对策。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相比,理论恰恰如同昨日黄花,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要善于变化,与时俱进。
时代的进步,再一次证明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科学方法在今天的指导意义。抓住时代进步的根本原因,概括时代进步的思想观念,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改进我们落后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应对时代的挑战和回答实践中的新课题,无疑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楔机,也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成功路径。时代的变化和全球范围思想界对时代变化的认识,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时代变革发展对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提出的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我们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积极回应。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要求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建设提出必须与时俱进的新任务。根据“三个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唯一的选择是“与时俱进”。这一新的理论概括既是对过去我们党领导革命事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又为未来发展开拓新的思路,提出新的任务。它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要求,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判断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的判断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相联系,要求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最终目的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新任务的提出,深化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由于历史的局限,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无产阶级执政党如何保持其先进性、以及与社会主义发展关系的问题未曾论及。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也没有完全解决好这一问题。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最大的贡献是从实践出发解释了现实社会主义及其功能。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了新的概括,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到一个新的水平。他还一直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那么,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去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去领导人民群众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最终达到我们实践的目的。“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回答了这一问题。这种需要高度理性指导的实践,关键在于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断提高领导者的执政能力。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要求执政党在理论思维、治国方略上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它要求执政党要善于根据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组织结构,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为支持和满足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发展教育文化,代表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先进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它必须善于驾驭改革和管理变革社会,使一切社会改革,社会文明建设发展的结果,最终都以我们的社会实践目的,社会全面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的标准。这一集中概括和要求,给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新时期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把研究、解决党的建设问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课题相结合,推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方针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使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特片的预测等思想内容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发展。
党的学说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党的性质、特点、奋斗目标、未来理想社会生产方式、制度的基本特征及为实现理想目标的战略策略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内容集中在党的纲领中。党的纲领内容的制定,与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阶段、特征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建立起,党的纲领理论中,就把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类解放事业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关于这一目标的确立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有科学的阐述。马克思认为,这一理想社会目标虽然是人们理性活动的结果,但它又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自然历史过程”。即未来理想社会生产方式、制度的基本特征,始终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因此,党的纲领中既要确立理想目标,为党领导和指引人民前进指明方向和树立旗帜,又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尊重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并依此确定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制定制度形式、明确阶段性的任务。这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必然要求。
回顾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可鉴,一百多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各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挫折。这些挫折发生的共因,就是在实践中对人类社会理想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不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还认为,即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过渡也“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也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进程”[2](P379)。
诚然,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运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初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按“三个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两个纲领统一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8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3]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发展中要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实现远大的理想,重点放在阶段性的工作和目标上,我们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胜,关键是把握发展中的每一个过程,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期,而不是放弃过程,去追求一个遥远的未来。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的思想,为我们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依据这一新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不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而且将根据变化了的国情调整党的最低纲领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我们都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使新的实践不断为我们的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源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动态发展的,依据不断变化的国情和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提出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论,改变了以往的公私对立论和视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提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论。这些新观点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新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社会财富、价值源泉以及剥削问题原有的思想认识和已有的概念,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新的概括。我们还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论,在原有两个文明建设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使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制度设计中获得保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也将在新的实践中获得丰富和发展。总之,这些思想理论的提出,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所有制理论和分配原则理论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新的发展。这些思想理论的创新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条件和任务的转变,提出“两个先锋队的统一”等思想,为我们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新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的党纲,曾毫不隐瞒地向人们昭示其指导实践的理论概括:
“消灭私有制。”“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4](P265)纲领以其鲜明的立场和观点,表明了它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一鲜明的阶级性,使它在阶级阵线分明和斗争白热化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世界无产阶级、社会进步人士、被剥削阶级及其同情者的支持,形成世界范围的反对资本对人的奴役和剥削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确定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与党为实现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在民族国家内,建立工人政党,团结各阶层的力量,把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结合起来,在运动的实践中并不是矛盾的而恰恰是运动发展中的一项历史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表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同样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依据新时期党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向执政党和长期执政的党转变,执政的条件已经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全方位的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转变,执政的任务已经从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阶级斗争为中心向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这些转变表明新时期党的先进性不仅依赖于它的阶级性,同时依赖以它的群众性;党的事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党内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而且依赖于党的整体或党的群体在全民族、全体人民群众中的凝聚集力和影响力;执政地位的巩固,不仅建立在党的各级组织的团结支持,而且建立在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的物质利益基础上。因此,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在十六大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为我们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一是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确定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考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揭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这一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向人们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理想,二是回答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社会力量。前者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层面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完成。后者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实践应用理论,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依据新的变量和实际情景而做调整、补充和发展。
实现人类社会理想是长期的历史过程。每一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不同,或这些任务和问题在各个国家表现形式的不同,或这些任务和各个国家表现形式的不同,都对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发展提出新要求。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作过深刻的阐述。他说:“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5](P532)毛泽东同志把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概括为研究理论、研究历史和研究现实运动三个方面,并强调核心就是实际问题,要了解“当前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性?如何指导这个运动?”“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5](P534)通过对中国现实问题和研究,使我们了解了中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本着研究理论、研究历史和研究现实问题这社会主义研究的三大任务,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们建国后至“文革”这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根据时代发展和中国必须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的要求,进行了逐步地、全面的、深刻地改革开放的试验。在新的实践中,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出了“文革”困境,经受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
根据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肩负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在邓小平同志开辟的道路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必须回答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尤其是为社会主义生产力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机制;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总的新思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坚持“三个代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和努力达到“三个代表”要求的理想目标。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强调“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四个必须”和“四个新”解决了新时期我们现代化建设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正确的发展道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科学地回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研究任务的新问题,即实现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如何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它还新在为实现这一任务,我们第一次构建了新的历史时期完成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任务的力量体系。这就是紧紧依靠根本力量,即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团结新的阶层,即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一切劳动者,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鼓励投资创业者。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它还新在呼吁社会“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述中,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让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我们理想社会的目标之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民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就应该越是壮大。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P104)
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意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我们在理论上的概括已有不少。然而,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表现形式和内容与执政党执政给予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的的一致性,并不多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科学内涵和本质规定,进一步淡化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手段的属性之争,强化了实践目的的社会属性。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执政目的的确定,使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更加深刻。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社会主义越是发展、执政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是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保证。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事业成功的一面旗帜。旗帜不能丢。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革命,并不是为了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不是为了高举旗帜。归根结底是为了实际的利益。思想和旗帜能起多大的作用,完全取决于它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P1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要求执政党把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价值。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政治立场做了新的阐释。他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我们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落实到转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上;落实到确实关心群众利益和解决群众困难上。要从抗“非典”斗争中党群关系的改善中,对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获得新的启示。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努力工作,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7]
这些思想观点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在理论上表述和概括固然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实践和实践的结果。这反映了一种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对领导干部党员提出一般的口号、思想理论要求转向建立新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的要求;从对具体的工作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要求转向对工作实绩的要求。完成这种转变,将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社会主义也将在人民群众中真正扎根。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的要求,创新党的思想路线,为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书本中、从我们党的文件和已形成的概念中和教条主义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这又是一种新的境界。面对新的实践、探索新的未知,要使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实际相一致,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它的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坚持倡导与时代变革要求相一致的精神状态,反对故步自封和小富即满的封建小农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精神,反对经验主义和坐而论道。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要求对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认识有根本的转变,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扫清各种障碍。
首先,“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容,它提倡一种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理念。掌握这一科学方法和理念,是应对时代变化,提高全党理论创新的主动性、自觉性的需要。“与时俱进”的提出,依据马克思关于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类社会一切发展变化都源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客观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有其理由。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东西。任何社会,任何力量,任何思想观念的东西都是如此。除非它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在发展变化中,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发展。否则,最终都走向灭亡。因此,只有与时俱进是永恒的。以这种新的境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要求全党以与时俱进的新境界、新的视野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看待新事物,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正确地剔除我们指导思想中过时的思想观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以这一思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那保持蓬勃的生机。
其次,“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容,表现为要求和鼓励全党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勇于创新的能力。以“与时俱进”这一新的理论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它新在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使我们的工作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有创造性。从而在驾驭时代变革中,保持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生命力。这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无疑更加开阔。从对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研究中得出客观规律性的东西,产生新的思想,这正是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共同规律。
第三,“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容,表现为要求全党在新的实践中应努力做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进”,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为努力的结果,提出指导实践发展的新思想。全党既要在新的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而且要注意结果。通过在理论上刻苦研究和认真的求证,概括出新的理论。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同时,任何理论的产生又离不开思想家和领袖集体的理论创作和对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这一理性思维、科学研究的实践。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的科学研究也无止境。理论创新的科学研究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它的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思想路线概
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贯穿“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全过程。它是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
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
义的事情。它表明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已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阶
段,走向自觉地探索,从经验教训中学习、提高,不断丰富、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重要
思想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将有
着光明的前景。
标签:党的纲领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