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生乡大杨树中学 曹 维
【摘 要】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 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教学目标发了个改变,逐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体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平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 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现在全 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大的教育环境背景下,各方面的压力, 对升学率的追求,使体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初中体育 教学一直比较模式化,形式单一,教师安排一定的任务,对动 作进行示范,学生跟着做。学生没有一定的体育意识和思想, 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初中体育是一门 实践性学科,课程的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身体 素质,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以体育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基本形式,而 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 导作用引导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自 主能动性,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体育课程是一个集体的活动 参与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沟通和了解,创造一个 和谐有纪律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生的课业量大,学生性格行为尚在发展中,自觉性不 高,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吃苦耐 劳的精神,意志力薄弱。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下降,体育教师 要重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 积极的参与的体育训练中,在体育锻炼中找到锻炼身体的乐趣, 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在 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兴趣,为学生的定性发展提 供参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发展。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 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基本 条件。
二、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的具体方法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基于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基 础之上,有效的教学方法共同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 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自由学习教学法
体育教学大部分时间在户外进行,体育教师在进行基础训 练和热身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的选择体育项目。有利于学生特长项目的锻炼。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训练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在训 练的同时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好的发挥出来。在训练中教师要合理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对学生所选择的每一项体育训练项目要进行讲解,项目的注意 事项和活动技巧,让学生能在训练中保障自身的安全。对学生 在训练过程中要全面跟踪和观察,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 题,及时指导和示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对学生整体的活 动作出评价,表扬和鼓励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2、游戏活动教学法
体育教学中有的项目形式单一,训练强度大。体育教师在 教学中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在运动项目训练中产生的疲惫 感。把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灵活性,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比如 田径跑步训练中结合游戏变成接力跑,不仅锻炼学生的速度和 跑步技巧,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体育课堂上进行 拉网捕鱼的游戏,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协调配合及躲闪能 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拔 河游戏在锻炼学生耐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持不懈的意 志。
多媒体教学法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教学资源。 因为天气的原因或者教材的需要,有些体育课程在室内进行。 体育知识相对来说枯燥,教师要用有效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可以把多媒体教学带进课堂,用图片或视频给学生生 动形象的展示一些动作技巧,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一些抽象 体育理论知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运动员比赛的视 频,学生不仅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规范的动作,也能培养学 生的体育意识。形象的动作示范和体育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 正确的掌握运动要领,提高体育技能水平,使体育教学更加的 有效。
总结语:
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多种有 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 体育实践运动相结合,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完成体育 教学目标,实现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飞.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J].学周刊 b 版, 2013(2)
[2]陈达喜,戴相荣,赵国荣.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 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5)
论文作者:曹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