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膏与硫酸镁外敷治疗严重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观察论文_徐乾花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观察四黄膏与硫酸镁外敷治疗严重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我院收治的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四层纱布覆盖患处。试验组于患处直接涂敷四黄膏,抬高患肢24小时,观察72~96h。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肿胀面积及瘀血面积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无瘢痕形成。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四黄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黄膏;硫酸镁;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11-02

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这与患者的疾病、药物刺激性、血管通透性、穿刺技术等有关。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问题是保障治疗的重要措施,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目的是加速消肿、减轻组织损伤、提高静脉利用率[1]。为此,我院采用四黄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16年11月,对我院收治的6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82岁,平均71.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周围静脉输液,两组患者输液种类(氯化钾,甘露醇,氟尿嘧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疾病分布(高血压、腰腿痛、结肠癌等)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中药调配方剂为黄连20g、大黄100g、黄柏20g、黄芩80g、冰片10g、五倍子100g、及辅料适量,将上述诸药研制成粉末制成膏状。共制成1000g(本院制剂室配备)分装灭菌备用。

(2)试验组在患处涂敷四黄膏,无菌纱布覆盖,周围超过肿胀部位2cm,抬高患肢,每隔24小时更换1次,观察72~96h。

(3)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湿敷处理,即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肿胀部位,每4~6h更换1次,持续湿敷观察72~96h。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肿胀消退程度以及伴有的瘀血面积改变,疼痛缓解的时间,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

1.3.1输液外渗临床分级标准[2]

一般将输液外渗的临床分级标准分为5级:0级无任何临床表现;1级皮肤略显发白,水肿的范围最大直径<2.5cm,皮肤略发凉,伴或不伴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的范围最大直径为2.5~15cm,皮肤发凉,伴或不伴疼痛感;3级皮肤发白,水肿的范围最小直径>15cm,皮肤发凉,并伴有轻、中等程度疼痛感,或出现麻木感;4级皮肤发白,呈半透明状,皮肤紧绷,出现渗出且颜色改变,有肿胀、瘀斑,水肿的范围最小直径>15cm,出现凹陷性水肿,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伴有轻、中等程度疼痛感,可渗出任何容量发泡剂、血液制品、或者刺激性的液体。

1.3.2疼痛程度分级标准[3]

根据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分为:0度:不痛。Ⅰ度:轻痛.为间歇性疼痛,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为持续性疼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Ⅲ度:重度痛,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脉搏、血压等植物神经系统的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8.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无瘢痕形成。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l、表2: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3.讨论

静脉输液常常导致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4]。据报道外周静脉给药外渗发生率为0.1%~6%,发生机制为:血管受到药物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药物持续性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静压增加、继发感染,临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有效预防和处理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当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时第一个损伤的是血管,经临床证明氯化钾和甘露醇更易损伤血管。第二个损伤局部组织尤其以化疗药物的伤害性较大,其次是甘露醇和氯化钾。如果处置不当还会瘢痕挛缩,关节僵硬,功能障碍。静脉输液外渗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治疗当以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原理制成的四黄膏,成分包括大黄、黄柏、黄芩、黄连。配以五倍子、冰片,诸药合用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气,使硬结的血管变软,弹性恢复,保证局部组织正常代谢,加速炎症愈合,具有保护静脉的功效。

综上所述,控制和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和治疗。笔者使用四黄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4.结论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已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使用四黄膏外敷配合护理干预,对于治疗严重静脉输液外渗,降低疼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可以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燕,周乐山.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3):843.

[2]何建影,党爱亮.一例钢针静脉输液导致4级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8):760-761.

[3]单晓梅,邱玉梅,马小琴.消风散合硫酸镁冰敷对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7(9):899

[4]黄卫新.静脉注射甘露醇静脉外渗后的处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5,4(14):54.

论文作者:徐乾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四黄膏与硫酸镁外敷治疗严重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观察论文_徐乾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