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思想来源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来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0)02-0011-0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指导作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来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是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观思想来源的重要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来源。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提出:“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1]P169“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1]P208马克思这一重要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基石。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可以认识、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2.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唯物论,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73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新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社会成员接受全面教育提供了条件,也就消灭了旧的分工,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工种,并经常变换,充分展示自己的各方面才能,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描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
(二)列宁的社会发展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3]P623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明确指出:“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高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并且为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4]P490
2.努力发展民主政治,加强执政党建设。列宁认为,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不仅要正确地发挥作用和有计划地领导群众,而且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即必须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必须有统一的党章、党纪,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等。
3.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列宁提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3]P357十月革命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高度,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作了科学定位,使党的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2.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发展观点。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首先是指经济的发展,是指生产力的进步,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究其思想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同党的宗旨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发展看作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毛泽东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P1079毛泽东还意味深长地指出: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破坏了我们的生产力。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6]P432
2.“统筹兼顾”的思想。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是毛泽东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抗日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要采取“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方针。[5]P895这一方针的实施,保证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促进了解放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西柏坡筹备建国时,毛泽东又提出了“四面八方”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了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继续实行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和政策,这一思想对于推动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7]P1161963年8月,经他修改的《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指出:我们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P346这些思想的提出,符合我国的国情,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邓小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的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可以说,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更为直接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1.“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P6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了全面总结,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10]P131“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10]P138“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0]P78邓小平把改革开放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找到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全面推进社会进步的道路,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
3.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P208由此可见,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但他同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多次出现的急躁冒进,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指出我国还很贫穷,如果从20世纪50年代算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由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小康社会再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江泽民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11]
2.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江泽民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人民生活的提高,甚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都取决于能否切实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和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P258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3.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发展。本世纪初,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并在建设三大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我们在发展问题上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促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20世纪九十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通过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途径,逐步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5]P1044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依据,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指出:“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13]P152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关于“十大关系”的论述,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想,江泽民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科学揭示等,都是我们党建国以后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发展要求的认识和理论表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了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的基本方法。毛泽东最早提出要把统筹兼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把毛泽东注重“兼顾”的统筹兼顾方法转变为统筹发展的方法,使统筹兼顾与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倾斜发展相结合,形成新的发展方法论。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的统筹兼顾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考虑发展方法问题,即把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理论。科学发展观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起点上,既坚持了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同时又为它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发展观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
第一,提升了发展的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胡锦涛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确立了发展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进一步深化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动力的认识。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明确了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过不同侧重、不同程度的论述。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在于:一是把全面协调可持续整合在一起,强调三者的内在统一,并且把它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来。二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概括。
第四,提出了发展的根本方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虽然都提及了统筹兼顾的方法,但是科学发展观首次将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并深刻阐明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拓宽了统筹的内容。从“五个统筹”到现在的“十个统筹”,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对统筹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间接思想来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在中华传统文化上的源头是民本思想;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追溯到天人合一思想;和谐发展更是对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追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新世纪才有的新概念,它深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扬弃的结果。
1.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达到成熟,战国以后,无重大发展,直至明清之际,才达到顶峰。传统民本思想基本含义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上,提出“民贵君轻”,并主张“听于民”的思想,指出君主对民众的依存关系;其次,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最后,治国之要在于富民、利民。富民、利民应做到节用爱民,轻徭薄赋,取民有度。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当时诚属可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升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何为“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他在阐释这个“本”时还强调:“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14]P370民本思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而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这集中体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使民本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哲学命题,对中国今天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1.“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历史上一种肯定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思想。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再到宋代理学家的“万物一体”论,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与“君权天授”结合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尽人之性就可以尽万物之性的观念对科学技术进步有负面效应。但是,“天人合一”思想所产生的天人和谐观念对于中国传统思维与社会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
2.注重生态文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胡锦涛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14]P853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文化传承关系来说,无疑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神秘主义成分和封建意识形态的解释,强调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阐明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到人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互利共生、永续发展,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能动把握。
(三)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学家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规律性概括,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和合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合”一词出于《国语·郑语》,周幽王8年(公元前774),郑桓公做王室司徒,他与太史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讲到虞(幕)、夏(禹)、商契、周弃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活动,追究了虞夏商周之所以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生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构成了地域性的国际社会,然而连年战争,你争我夺,社会失序,礼崩乐坏,以强凌弱,人民遭殃,人人渴望和合。因此先秦一些学派学说,主张和合。儒家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合思想内含着和谐、和平、合作等价值理念。
2.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继承和发展了和合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对传统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合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合思想构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精髓,对内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对外有利于在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解决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相互吸取优点和长处,共同创造21世纪的人类文化,构建和谐世界。
总之,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统一起来。它把人的需求作为发展核心,以全面的人的生存发展权的实现作为基础,达到各发展矛盾体间的协调统一,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世主义思想的表现。在这一发展观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绵延韧性,感受到其所蕴涵的生命力与原创力,又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回应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时具有的现代价值和积极意义。
四、国际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科学发展观以广阔的视野研究了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汲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成果,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一)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面临着经济恢复、重建和发展的任务,尤其是50年代以后,伴随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而兴起的亚非拉独立国家,更是急于摆脱经济落后面貌、振兴民族经济、消除贫困、进行社会改革、走自主发展道路。所以,这一时期的理论,无论是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还是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等都主要强调经济指标的增长,混淆了发展与增长,直接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片面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这种发展观确实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短期内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不良甚至是灾难性后果:资源的严重浪费、环境的恶性破坏、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的动荡不安、犯罪率的升高等。
(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反思。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批判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要求人们从“无机增长”转向“有机增长”,提出了“经济+自然=发展”的思想,并提出了“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地均衡发展”等概念。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和共识,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争取实现的目标。
(三)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西方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人把发展研究的视角从物转向了人,开始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如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着重提出了“以人为中心”,认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的条件或手段,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带有阶级性质的人。在西方发展理论中,以人为中心就是以资产阶级为中心。而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
(四)科学发展观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胡锦涛在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时强调,要把“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同“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结合起来。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在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被国内外普遍认可,是因为无论就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还是它自身内涵的文化底蕴、理论视野等,都使它站在一个新的时代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总之,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发展上的心血和智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收稿日期]2010-03-10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和合文化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毛泽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