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与时俱进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 共同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它的公开印发对于推动全党更好地兴起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最核心部分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 场、观点、方法出发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 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同时把这些基本原理 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 高度,这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 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是我们的一切纲领、 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所进行的理 论概括。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党领导 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它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 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反映了历史的一脉相承,又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特别强调从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历史方位出发分析思考我们的 理论与实践。它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 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党思想理论创新的巨大勇 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 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思想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正确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时代性的历史课 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 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 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 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 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 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涵盖的一系列紧密相 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 线下的伟大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都为我们作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马克 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 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造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 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 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的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 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把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 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论断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把一个理论探索变为一个现实体 制,这不仅是量的发展,而且是质的飞跃。

第二,建立健全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如何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等重大问题,在理论上曾有过艰难的探索与说服过程,实践也有逐 步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论述,体现了不断推动社会生 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睿智和勇气。

第三,完善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 结合,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 放的程度和水平,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发挥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重要作用。在当代 南北两极分化加剧的趋势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在各方面显示出勃勃 生机,这是对社会主义、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第四,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 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 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五,在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制度创新,进行了大面积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 改革,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全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发挥,以及大规模的立法 司法监督工作都是此前所不可比拟的。

第六,确定并完善了科教兴国战略。这不仅是我们对强国之路的正确认识,也是对知 识经济初露端倪,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太空技术等为先导的科技革命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世纪潮流的回应。教育和科技的创新和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 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七,回答了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胜利实 现了邓小平同志设计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位。如何继续前进,实现经济、政治、社会、 文化全面进步,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时又是充满活力不断在指导实践中丰富 发展的理论。它在理论上的伟大创新不局限于上述几方面,还体现在关于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关于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等等。

三、深入实际,贴近现实,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次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 历史性贡献。这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 续团结奋斗提供了可靠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 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 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 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现正处在这个漫长历史过程的初级阶段,而这 个阶段的不同时期又因其时代任务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历史 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是在世界多种社会制度的环境中和千变万化的复杂国际形势中发展 的,因此就不能不受到复杂的影响和制约。时代任务不一样,环境形势不一样,问题就 不一样。系统地、科学地对新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就是新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之一,是面向21世纪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的根本指针。

肯定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并坚持把这些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已经证明这是团结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根基。当“文革”浩劫结 束时,如何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功过,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人们曾经一度出现过迷茫。 邓小平同志以共产党人博大的胸怀,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正确回答了这个 问题,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了思想,团结了全党,开辟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发展新境界。当邓小平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人举什么 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问题提出来时,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了全党,发展了事业,创新了理论。

今天,在中国6 600多万党员和12亿多人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关头,我们党要沿 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的新高度 继续前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急需坚 强的理论指导和共同的思想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 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这是同心同德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长期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 激烈竞争和共存合作的复杂环境,又要深刻认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 还要妥善处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 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思想认识的统一带来政治的稳定,政治的稳定确 保社会的稳定。新世纪新阶段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特 别需要我们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指导思想 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 保证,全党同志、全国人民都要倍加珍惜。

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 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前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他又说“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 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今年七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 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 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深入实际,贴近现实 ,贴近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迎着新情况,运用新方法,把人民群众 在改革发展中创造的鲜活经验总结提升起来,宣传推广开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中国社会主义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 定与时俱兴!

标签:;  ;  ;  ;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