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王侯英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王侯英

曲靖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摘要:说起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部门是干什么的.这个部门是根据先进的农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选用合适当地自然环境和农艺要求的成果和技术,专门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推广服务,以帮助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部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就要探讨一下,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情况。首先我们分析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意义,然后了解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分析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现状;发展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对于工业、服务业还是农业来说都适用。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就是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的国家和政府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和策略,但是最根本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还是依靠农业的先进技术和机械化的生产技术。伴随着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策略,我们要将农产品生产的简单机械化向信息机械化方向的发展,当前农机推广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完善农机推广部门的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现在经济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

一、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现实意义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现实意义其实很明确,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机技术的普及推广可以使农民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使农村真正享受到农业的经济福利。同时可以对科教兴农的战略进行促进,可以转变农业现有的农业种植方式,人力种植到简单机械化的种植到信息机械自动化的种植,还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农机技术,对农业的新发展和经济效益都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二、农业机械化状况

(一)农机推广体系的基本现状

全市农机体系基本健全,每个县、市、区均设农机推广站,乡镇设农机站,已建成3个县级、31个乡级、26个村级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85个农机供应点、85个供油网点和774个农机修理网点,农机户发展到59434户,农机从业人员达75610人,农机服务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在为“三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机装备现状

我市现有的农机主要是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主机主要是404型到1254型,其质量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在山区,小型农机具逐年增多,质量逐年好转,作业面积逐年增多。大型及专业企业生产的农机具比小型及非专业企业生产的农机具质量好得多。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达不到标准要求,甚至没有安全防护;二是一些企业不了解国家标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强制性标准,所以更谈不上按标准的要求认真完善和规范产品的技术性能;三是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较差,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图纸和生产工艺,只是照着他人的产品进行仿制,有的甚至连说明书或者广告也是照抄别的企业的;四是一些产品的实物质量不高,使用可靠性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故障,影响了正常的农业作业;五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投入少,农机相互配套性及配套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不高等。

(三)维修服务现状

由于农机作业季节性强,作业时间短,汽车修理厂兼顾修理拖拉机的较多,专业修理厂较少,修理质量不高,修理时间和速度太慢,同时零配件供应不到位或者根本买不到需要的零配件,一般都是拖拉机出故障后,送修理厂,修理厂查出故障零件,在到昆明或拖拉机厂家发配件,耽误时间长,特别是春耕时期,更不能保证农具机的及时使用。另外,部分厂家“三包”不到位,零配件供应不及时,有时零配件要从厂家空运,增加了修理成本,延长了修理周期,影响了机手的经济效益。

(四)服务质量现状

我市现有的农机(具)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农机(具)都是农户自己购买的,在油价、零配件、维修费、人工工资等上涨及作业收费不高的影响下,部分机手作业时偷工减料,作业质量不高,另外我市地形复杂,地块大小不一,耕作习惯多样,一些农机(具)难于完成机械作业,更难于保证作业质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使依法促进农业机械推广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农机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深刻领会立法精神,准确掌握各项法律规定,正确使用法律,依法行政。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建立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机推广策略、维修、服务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坚持走管理、科技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努力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推广维修服务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加强市、县、乡(镇)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把提高科技协作创新能力作为求生存、谋发展、促壮大的一个根本任务来抓。鼓励市、县、乡跨区域开展科技推广技术合作,以及推广部门与个体农机的技术合作,鼓励农机合作社、机具租赁公司及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从事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通过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以县级为中心、乡级为骨干、村级为基础及多种经济组织参与的农机社会化推广服务网络,提高农机推广创新能力,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系列化服务,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积极发挥农机推广主力军的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发挥农机优势,在抓好农机化春耕、秋收工作质量管理的同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水平,使农机推广工作向三个方向延伸。即:由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延伸;由以粮食作物机械化为主向农业六大产业领域延伸;由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处理、储运、销售等服务领域延伸,使农机推广在建设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了农业现代化。

(四)更新观念,做大做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机化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当前,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日趋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经营体制的创新,农业机械化既是一项事业,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业机械科技推广中注入科技协作创新这一新的理念,把农业机械科技推广的发展作为一个农业机械化产业的龙头来抓,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两个“效益”齐头并进,使农机化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加强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示范力度,让农民自己选择农机

通过宣传演示、技术咨询、示范讲解,让农民了解更多的农机新技术、新产品,选择自己满意的、质量过硬的、维修服务好的农机产品,从而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方向

虽然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财政等一切的因素影响,并没有发挥出完全的优势。如今国家和政府提出振兴乡村的战略,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许多人都将重心放在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这样可以不仅确保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有合适的财政分配,同时也可以使他受到农民的关注,使它发挥它更加应有的意义。虽然受到了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推广经费少所造成的问题(办公设施落后、工作条件简陋、队伍素质偏低)无法立刻改变。

(一)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央惠农政策

实施购机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政策,是提高农业统合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力措施。各级农机部门要树立服务农民的意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各地农机发展的实际需求,认真调查研究,做好摸底工作。项目申报既要积极主动争取,又要注重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和不切实际现象的发生。各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和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供货商售后服务以及效益跟踪,确保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政策扶持

农机维修网点普遍存在业务萎缩、人员老化、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维修行业兼并重组,壮大维修行业规模;同时出台政策,对专业人才到农机维修行业自主创业的予以一定补助,进一步提高维修行业的维修质量水平。

(三)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尤其是农机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农民机手的机械常识理论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作业质量水平。

(四)对经销企业和维修网点积压的农机配件予以一定比例的补贴建议对经销企业和维修网点积压的农机配件给予一定补贴,帮助其解决资金周转压力,提高其为农户提供农机零配件供应的积极性,确保农机具能够得到及时维修。

(五)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和全省农机社会化组织建设座谈会精神,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服务实体等新型号服务组织的发展。二是要积极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创新服务模式,创建服务品牌,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三是要通过协会等各种组织形式,有效地把有机户组织起来,实施跨区作业,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四是要提高农机信息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五、结束语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市农机部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我市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持续增加,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由此可见,一定要重视基层农机站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基层农机站就是将新的科学技术带入到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传播大使,只有农机站将科学技术进行更好的推广,才能更快的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变,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杏桔.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机械,2012,(11):75.

[2]武刚,马余雷. 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农机推广工作活力[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3):13.

[3]啜艳华,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3):1.

论文作者:王侯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王侯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