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教育与相邻范畴的逻辑关系_成人教育论文

论成人教育与相邻范畴的逻辑关系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及其邻近范畴的逻辑关系摭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范畴论文,逻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两种范畴的逻辑差异与关联

范畴是考察事物的本质和逻辑规定的基本思维方式。成人教育范畴是剔除成人教育纷杂的现象,抽取其本质要核的逻辑思维形式。范畴意识的淡薄、范畴逻辑的混乱、范畴指谓的漫不经心,成为制约成人教育理论完善和实践运行的前提性障碍。成人教育范畴与终身教育范畴的混同,即是这种混乱认识的一个典型体现,也是首先需要予以澄清的一对范畴。

从范畴的基本逻辑关系看,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两种范畴既存在密切的关联,又显现出内在的差别。

(一)成人教育范畴与终身教育范畴的逻辑差异

作为一对相邻的范畴,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容混淆与等同的范畴论性质上的逻辑差异,这些差异预示着两种范畴之间的不可等同性。

第一,两种范畴的内涵不尽相同。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通常是指与学校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以各类成人为对象的,从基础扫盲到职业培训、专业素质拓展等不同水平的有组织的持续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则是泛指伴随个体生命始终的“各类”连续性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局限于成人教育,而是包容个体各个生命阶段的教育(如学前教育,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等类型)和社会各种组织开展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及专门组织的教育等类型)。正是在此意义上,终身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体或专门的教育类型,而是统摄一切教育类型与活动的基本原则、理念或指导思想。“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① 在观念上,成人教育不具有这种“原则性”;在实践上,成人教育则不具有某种统摄性,而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构成要件。与成人教育相比,终身教育范畴“其内涵更为广泛,成人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成人阶段各种教育的总和”②,但其内涵则不如成人教育范畴深刻、精确。

第二,两种范畴的外延显著不同。从二者各自的外延来看,成人教育范畴是终身教育范畴的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体系)包括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是对成人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的深化与拓展,其外延大于成人教育,而其内涵则不如成人教育丰富,而且,其教育对象远比成人教育的对象广泛。换言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梯、一种类型,是使终身教育得以建立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即是说,终身教育在逻辑上包括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在外延上从属于终身教育,二者是整体与部分、从属与包含的逻辑关系。若因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就将其与终身教育等同起来,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也无益于成人教育实践价值的真正彰显。正如美国终身教育研究专家韦恩(K.Wain)所指出的:“这种将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同,或者说二者之间含义的互换(的观念),不仅对终身教育的发展不利,而且也有损于成人教育的发展。”③

第三,两种范畴各自的实践特性也存在重大差别。终身教育强调教育的持续性、终生性和时间的连贯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终身教育研究专家戴夫(R.H.Dave)就认为,“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整合”。④ 而成人教育尽管也体现着某种持续性、终生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但成人教育一般有一个基本的起点,即成人学习者已有的不同程度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步入成人行列的自然年龄的变化,标志着成人教育不是从零开始的,其终生性、连贯性是有限的。而且,成人教育属于特定时段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程中所受教育的后期阶段,是终身教育的正常顶点;而终身教育则是纵贯个体一生全时段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程中所受教育的总和。由此,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在各自的实践运行中就必然存在着差异:前者是指导后者的总原则,是抽象的、理想的,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展开与实践体现,是具体的、现实的;前者为后者的运行提供目标指向,后者的完善为前者提供实在的内容与支撑;前者整体地规约着包括后者在内的各种教育类型的实践形态与评价目标,后者则部分地构成前者的实践样态。

(二)成人教育范畴与终身教育范畴的逻辑关联

两种范畴的逻辑差异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是决然分离、独立自衍的关系。事实上,二者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

第一,对于终身教育而言,成人教育范畴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终身教育范畴是在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历史发展的视域看,成人教育的实践催生了终身教育理念的诞生,终身教育思想是对成人教育实践的理论认识与提升。最早明确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A.B.Yeaxlee)在1919年的《成人教育报告》中首次将成人教育提升至终身教育的高度。⑤ 而确立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并使之成为一个教育专业术语,是在1965年巴黎“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由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并系统阐释的。⑥ 可见,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二者形影相随。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倾向于认为,成人教育是最契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实践是终身教育思想最活跃、最主要的领域”⑦。成人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其成为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及成熟程度的一个主要参照。

第二,成人教育是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使终身教育思想得以实际贯彻,终身教育体系得以真正构建的一个决定因素。成人教育不仅是传统学校教育合乎逻辑的必要补充与延伸,而且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因为,成人在整个人口构成中占绝大多数,且占据了社会活动的大部分空间和教育的大部分时段。脱离了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根基就坍塌了;缺乏成人教育的支撑,就不存在真正的终身教育。二者的逻辑关系是:成人教育的实践推动并实现着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并统整着成人教育的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指导思想。

第三,二者在实践运行中体现着逻辑认识上的相互照料、相互依存的关系。从现实状况看,多样态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是终身教育思想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的基础保障。数量广泛的成人教育对象显然同时也是终身教育的对象,成人实践活动的价值亦是终身教育之于社会发展价值意蕴的主要体现,已经较为完善的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又是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的主要资源与载体。正是在此意义上,查尔斯·赫梅尔把成人教育视为“终身教育制度的核心”,并认为“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⑧ 成人教育正是以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彰显着自身的存在价值及对终身教育的独特贡献。与此同时,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和体系的建立,又为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方面的保障。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互摄互动、共生共进的逻辑关系。

二、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两种范畴的逻辑差别与勾连

在理论认识上,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这一对邻近范畴相互混淆、等同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这导致了在实践运行中,成人教育取代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僭越了成人教育。二者不恰当的相互转换,通常使得继续教育的实践名不符实,而成人教育的目标、内容又往往踯躅不前。因而,理论上的区分极为必要。

(一)成人教育范畴与继续教育范畴的逻辑差别

第一,两种范畴的内涵不同。一般认为,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特指个体完成系统的正规教育之后再度接受的旨在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专业教育。在美国,继续教育特指大学及各种专门组织从事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我国,一般指高中后或大学后面向成人的教育系统,主要体现为一种在职教育或职后教育,尤其指大学或专业组织所提供的教育活动系统,“是学历教育系统的延伸和发展”⑨。显然,这与以各类成人为对象且水平高低不等的成人教育的内涵并不一致。在职能上,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知识创新性和专业技术性,而成人教育兼有普及性与提高性的双重职责。对未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或教育背景的成人而言,成人教育是普及教育或扫盲教育;对已具有相当知识水准和专业素养的成人而言,成人教育又是研究性、专业性或发展性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⑩ 因而,继续教育从属于成人教育,其内涵较之成人教育要丰富而深刻得多。

第二,两种范畴的外延有别。在其关涉的对象上,成人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成人,即离开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进入社会职业生活且学习已不是其主要任务但又必须要学习的各类成人。无论是否接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包括高等学校教育),成人都可以成为成人教育的对象。它侧重于教育对象的“成人性”;而继续教育的对象,按通常的理解,则仅限于已经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且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与职业水准的在职成人,它侧重于教育程度的“继续性”。显然,二者的逻辑依据并不一致。成人教育以教育对象的划分为标识而区别于其他“非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则以受教育的程度为判据而有异于其他“非继续”教育。因此,成人教育的对象比继续教育的对象广泛得多,而继续教育的起点高于成人教育,其外延小于成人教育。尽管二者都构成且实现着终身教育,但继续教育是在成人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包括继续教育但又不限于继续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与技术培训等是成人教育日常而基本的教育形式,而它们却不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

第三,两种范畴内涵及外延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实践运行的特性与机制上也存在差异。如在教育目标上,成人教育侧重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继续教育则具有较强的专业取向,更侧重于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创造能力。在教育内容上,成人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且可深可浅,从扫盲识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不等,教育内容具有显著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具有新颖性、探究性、发展性、创造性、先进性、前瞻性的特点,其内容层次是较高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每个学习者具备一种持续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这些区别,自然也会在两种范畴各自的实践运行之于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要求、目标期望、评价方式诸方面体现出某种不一致性或差异性。

(二)成人教育范畴与继续教育范畴的逻辑勾连

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内涵不尽相同、外延相互交叉的一对范畴。这也就内在地预示着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联结之逻辑勾连的可能性。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两种范畴相互勾连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两种范畴的基本属性上,二者在诸多方面都相互交叠。在对象上,二者都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在存在形态上,二者都是普通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都属于终身教育范畴之下的子范畴;在功能上,二者都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环节或具体的教育实体;在教育过程与形式上,较之普通学校教育,二者都呈现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或样态;在时空变化上,二者都具有时间跨度上的广延性和空间地域上的开放性特点。

第二,就继续教育而言,一方面,它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必要延伸;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专业性、发展性之特性又使之在层次上高于成人教育,构成了成人教育的最高层次。

第三,就成人教育而言,一方面,它在外延上包括继续教育,但又不能取代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它在层次上低于继续教育,从而构成继续教育的基础,但继续教育亦不能取替成人教育;二者相互交叉,但不能相互代替。

第四,就相互间的关系而言,二者在特定前提下又可以相互转换。当成人接受一定层次的教育之后,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性或发展性教育时,成人教育此时就转变为继续教育;而当把继续教育限定为成人学习者“完成高中学业后”所接受的各种在职教育或职后教育时,继续教育此时又转变为成人教育。这也是人们通常将继续教育视为成人教育之最高层次的基本逻辑依据。

然而,成人教育范畴与继续教育范畴之间存在着的如上诸层面的逻辑相关性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决然等同的。事实上,两个范畴的外延重叠并不能掩盖相互间的逻辑差异,二者的相似性不等于二者的相同性。前已述及,成人教育除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教育之外,还担负着成人扫盲、初等文化的普及等任务,这显然已超出了继续教育的范畴。同时,成人教育还内在地具有闲暇教育、修养与境界教育等非专业性教育的职责,因而它又逻辑地区别于以专业技术教育为旨趣的继续教育。强调成人教育而忽视继续教育,或者反过来,以继续教育取代成人教育,都会使二者的实践绩效同时受到损害。由此,两种范畴合逻辑、合理性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为:二者既各有旨趣、并行不悖,又互为促进、共生共荣。

三、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种范畴的逻辑分殊与耦连

目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与民众的广泛诉求,职业教育迎来了数量、规模、效益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得以初步建立与不断完善。然而,繁荣的背后也潜隐着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困境: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职责、功能、界限愈益模糊了;成人教育完全以职业培训、技能操练、就业指导为指向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品格修养的培育,从而使成人教育出现演变为职业教育的趋势;职业教育也渐趋取代成人教育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人教育的生存际遇受到了严重挑战。对这两个范畴作出基本的逻辑梳理,亦极为迫切。

(一)成人教育范畴与职业教育范畴的逻辑分殊

第一,两种范畴的内涵很不相同。一般而言,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主要指对各类学习者进行职业生活、专业发展、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化教育活动。它是建立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对“全体劳动者”进行的各种职业素养的专门教育活动,其基本旨趣在于为满足学习者适应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诸如就业准备、在职提高、转换职业的专门教育。而成人教育,则是对各类成人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技能教育与道德教育、工具教育与价值教育等内容,绝非单纯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也非简单的“回归教育”。职业教育只是其部分内容,而非全部。“职业教育,其实质属生计教育,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旨在)使人和职业劳动保持动态的平衡;成人教育,其实质为终生发展教育,是个体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桥梁,(旨在)使人和自然、社会保持和谐的协调发展。”(11) 这意味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并不仅仅表现在各自的教育对象之生理、心理、社会成熟水平等外在的差别,而是存在着价值诉求与目标指向方面的基本区别。

第二,两种范畴的外延也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教育一般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类。“职前教育”特指针对未进入职业生活的各类人群,特别是“非成人”的职业教育,如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或技术学校的就业准备教育,它一般是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进行的;“职后教育”则指对进入职业生活的成年人特别是从业人员、待业人员进行的职业教育,如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等,它的场域不囿于学校。这样,职业教育的对象就包括“非成人”(尤指未成年人)和成人两类人群。在此意义上,职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其外延大于成人教育,而其内涵则相应的小于成人教育。如若从职后教育的角度看,两个范畴的逻辑关系又发生了颠倒:职业教育范畴从属于成人教育范畴,二者内涵与外延的性质又截然相反。

第三,二者在实践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也明显不同。如在运行起点上,职业教育活动通常是在个体接受一定的普通教育(一般是初级中等教育)之后,对其进行的与未来职业生活有关的专门教育或培训活动;而成人教育活动的起点则无明确限定,成人既可以在未接受普通教育的情况下参与成人教育活动(如成人扫盲教育),也可以在接受完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之后进入成人教育机构进行再学习。又如,在运行时限上,职业教育活动由于与个体的职业生涯相伴相随,因而职业活动的终止便意味着职业教育的结束。而成人教育活动则无时限上的限制,而是伴随个体生命的始终,其时间跨度较职业教育长得多。再如,在目标运行和教育内容上,尽管两类教育活动都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鹄的,但相对而言,职业教育活动侧重于与职业生活有关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等目标,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践性与针对性,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为直接;而成人教育活动的运行目标则较为完整、全面,涵盖了包括职业发展在内的成人素质发展的一切方面,不局限于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以促进成人学习者素质、个性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目的,且其内容较为开放、多元、广泛。这种目标与内容上的差异,必然决定了两种范畴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的不同特点:职业教育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而成人教育则以灵活多样的各种教学形式为中介。

可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范畴逻辑上存在着诸多不统一甚至矛盾的规定性。导致两种范畴相互重叠、交叉的根由主要是因人们对两种范畴的划分标准不统一所致。职业教育范畴以教育的性质或职责任务作为划分标准,而成人教育范畴则以教育的对象为划分依据。(12) 显然,前者是一种功能性划分,其对应的范畴是各种非职业教育,如基础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等;后者则是一种对象性区分,其对应的范畴是各种非成人教育,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如对成人教育范畴作功能性划分,则又可将其分为成人职业教育和成人非职业教育两类。而这正是两种范畴相互交叉的基本逻辑根由。

(二)成人教育范畴与职业教育范畴的逻辑耦连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范畴又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一,二者在逻辑上相互交叉、相互包含。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特别是在职培训、转职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而成人教育中的各种职业培训与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教育一直是成人教育产生以来最主要的内容。“早期的成人教育就其意义和范畴来说都比较狭隘,仅成为职业培训的一个代名词。随着时间的变迁,成人教育从早期注重功利并直接受经济利益驱动,逐渐发展到和各种社会活动合流,成人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3) 当前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都普遍把职业教育作为常规性内容,加强成人学习者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职业涵养的职业教育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如在美国,成人教育按其职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其中,成人职业教育以对成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重在对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进行职业训练,它占的比重最大,是美国成人教育的主体。(14)

第二,两个范畴在逻辑上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人教育有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教育也有成人教育的职责,在具体而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二者难以截然分开。“职业教育中的职后部分和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重叠交叉,成为两者的结合部。”(15) 这种关联性也从国际教育界的共识中得以体现。目前,国际教育界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范畴主要包括三类:职前职业教育,即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准备教育(Pre-vocational Education);职后职业教育,即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职业补充教育,即以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再就业培训(Training for a Job or Employment Training)。(16) 其中,后两类职业教育均以在职人员或失业人员即“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因而成为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人职业教育。与此同时,随着职业生活的深刻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全部教育形式都内在地负有提高教育对象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责任。由此,成人教育的职业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职业性的成人教育与面向成人的职业教育日趋融合、相互促进。综合性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正取代传统的单一形态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成人化和成人教育的职业化正在相涉相融、同步发展。

注释:

①③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3、154、247.

②⑨(11)(15) 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41、40、313、308.

④⑤ 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十卷·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430—431、406.

⑥⑧ 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9、199.

⑦ 叶忠海.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教育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

(12) 叶忠海.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1996,(2).

(13)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921.

(14) 周蕴石.终生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157.

(16) 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9.

标签:;  ;  ;  ;  ;  ;  

论成人教育与相邻范畴的逻辑关系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