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有益探讨&首届无神论与科学世界观教育研讨会综述_教育论文

促进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有益探讨&首届无神论与科学世界观教育研讨会综述_教育论文

推动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有益探讨——首次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教育讨论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神论论文,首次论文,讨论会论文,世界观论文,中小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在杭州召开的首次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教育讨论会,是推动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一次有益探讨。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吉林省、浙江省的8个市、县(市)和教科院的代表。

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的讲话精神,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新茂同志就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讲了话。各地代表交流了开展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经验,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开展无神论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包括非法的宗教活动、封建迷信在内的有神论思想也在一些地方出现,并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冲击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以至出现了一批小小年纪就信奉上帝、迷信鬼神的中小学生。因此,回答有神论的挑战,积极开展无神论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现实任务。培养学生具备无神论思想是使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世界观的第一步。抓好这第一步工作,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开展无神论教育要依靠法律、政策。开展无神论教育必须靠法律、政策。要按法律、政策的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宗教、封建迷信干预、影响教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对宗教影响教育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也都明确规定中小学生不得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对宪法规定的宗教政策要正确、全面理解。党的宗教政策与教育政策是一致的;对未成年人不适宜套用宗教政策;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使我们的无神论教育有理、有节,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如果我们有顾虑,那么,有神论就会趁机而入,与我们争夺下一代。

三、探讨了开展无神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当前,有神论思想的蔓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因此,开展无神论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工作者不能关起门来研究无神论教育,要研究社会、研究学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情况,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

2.要区分学生中的有神论思想,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一般的迷信思想,要落实在科学教育上,引导学生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破除愚昧落后的迷信观念。对已经信仰宗教的学生,要重点对待,首先不能歧视,并通过耐心、细致、长期的说服教育,转变他们的观念。对部分信教学生出现的违反学校教育规定的宗教迷信行为,则在教育的同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制止。

3.开展无神论教育要注意几个并重。一是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与对教师的无神论教育并重;二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与对教会负责人、学生家庭的工作并重;三是学校行为与政府行为并重;四是面上的无神论教育与对信教学生的重点教育并重。

4.开展无神论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进行。如乡土教材;政治、语文、历史学科的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科学教育。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选修课。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认识宗教的起源、性质及迷信害人的道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通过说理、疏导的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作法,否则,只会起到负作用。

5.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一是开展无神论教育,尤其是对教会做工作时,不是讲反对宗教,而是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讲宗教信仰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不利于儿童的学习、生活,有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培养目标。二是高举科学的旗帜,弘扬科学。这样,能争取、团结更多的人支持无神论教育,支持学校对信教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四、研究了进一步深化无神论教育的思路。

无神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单凭某一部分人是不够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加强法律、政策学习,吸取历史与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力量,行政参与,科研开路,领导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成效。

标签:;  ;  ;  

促进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有益探讨&首届无神论与科学世界观教育研讨会综述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