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模式可行性研究论文_瞿俊

(深圳市奇辉电气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随着城市电网调度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建电网数量的不断增加,急需更多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变电站分布呈现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点,集中管理相对容易。目前,电网管理在编人员相对较少,急需进行调动自动化监控。本文从电网集中管理角度入手,对某电网调度监控改造的做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模式;可行性分析

1 某电网调度监控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1.1技术方案的确定

目标是实施调度自动化,构建完善的信道,实现对各级分站的分级监控,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反馈和自动化调度等功能。

1.1.1线路设置方案

(1)在目标网架中插入新电源点和负荷,其不发生大规模变动。(2)主干道路架空线路将结合城市道路情况,改为电缆供电。(3)主网架结构清晰可靠,主干线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线路间负荷转供灵活,正常供电方式下能够满足 N-1 准则。

1.1.2调度设备实时方案

(1)一次设备的应立足于设备本身的现状及调度自动化的需要,原则上不进行大规模的一次设备;(2)一次设备根据设备现状,实现主干线设备具备“三遥”功能,分支线设备实现“二遥”功能,具体原则如下:1)达到“三遥”功能;2)开关实现“二遥”功能;3)对主干线路 GG-1A 型开关柜,需要进行整体配置;4)分支线路 GG-1A 柜型加装电源 PT 和计量 CT 等;5)以断路器为主的开闭站、环网柜,将原电磁型保护装置为保护与测控合一的综合自动化装置。6)调度室、箱变变压器满足“一遥”要求。(3)终端电源引入的基本原则;1)构建封闭式的管理网络,并设置电源、PT等设备,实现电网的综合管理2)PT电源可以实现直流供电,并保证整个网络的供电稳定,为DTU、通信单元持续供电,维持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4)调度室均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发挥遥控功能。

1.1.3 调度自动化主站建设方案

在建设前期,调度自动化主站需进行调研分析,估计到建设规模、范围和实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某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方案中,主站采用IEC61970/61968 CIM平台,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中间件等。主站配置信息交互总线,接口标准符合信息交换模型(IEM),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经济性。

1.1.4馈线自动化(FA)实现方式

自动化改造要求高供电稳定性,馈线自动化是稳定性的保障,要依据不同辖区的电网结构和设备特点,以及实际电量需求,进行馈线自动化调整,实现电网运行的最大化。因此,依据某辖区的电网框架结构和特点,采用半自动集中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2]。

1.1.5信息交换总线建设方案

依据电网调度的目标,建立信息交换总线,并与某各辖区的EMS系统、信息共享系统、95598系统和位置定位系统等进行信息实时交换。

1.1.6调度终端建设与方案

(1)总线上安装FTU、分段线路和联络柱,实现三部分的遥控,并为后期更换奠定基础,缩短后期维护时间。各个分级电站应该以“二遥”为主,以配合主线的通信和维护要求。(2)在电网中安装RTU和DTU等设备,实现对主干线路的开关控制,以及“三遥”模式。这样不仅符合环网“二遥”原则,而且满足“三遥”需求。(3)线路中的应急断电器采用,闭合、环路等模式,实现对各个终端设备的断电控制,便于故障的应急处理。(4)一次性改造,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率,对某辖区内的电网进行100%的智能优化。(5)将电网原有终端设备都改成为自动化终端,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化。

2 人力资源设计

2.1人员构成

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员,涉及:管理、维护和采购等方面。在人力资源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人员的年龄、学历、经验和能力。

2.2组织设计

设置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专项小组,主要负责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建设和组织。小组构成为:小组组长,各部门负责人(财务、发电、技术和管理等) [3]。

3 集控站设计

在调度中心成立集控班,负责局属变电站和开关站的集控工作,原调度班负责的220kV、110kV、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和10kV开关站的集控工作也随之转到集控班,其设计如下

3.1组织结构

班长1人,集控员8人,分4个值,每值2人,每值设集控值长1人,集控员 1人,调度维持不变。

3.2调度自动化系统中集控变电站的工作流程

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中调度设备操作流程如图1;无人值班站调度设备操作流程如图2;斗门区拉闸限电工作查找流程如图3所示。

斗门配调将需要操作线路的双重名称告知集控员,集控员用马班长的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录调度自动化系统便可以操作。

3.4警报处理系统

警报内容包括遥信变位报警、对于异常事故题型功能、遥测越限报警、工作情况警报等,相应的报警模式有:报警信息显示、图形变色与闪烁、对所有异常事况的归纳列表、推理发生事项图、语音警报等,用于提醒集控站值班人员突发情况,更加保障调度自动化的稳定运行。

3.5实时通信作用

集控站自动化系统通过网络等方式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各个受控站系统调度自动化的通信功能。

4 结论

通过实施集控站调度自动化能够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合理性,使人员调度更加灵活,同时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存在实施风险,其主要包括技术风险、进度风险、人力风险和实施时机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士政.电网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技术.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

[2]王修庞,罗虎.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继电器,2008,36(8):91-94.

[3]赵艳光, 常倩.集控站系统与电网调度自动化.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1):59-60.

论文作者:瞿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模式可行性研究论文_瞿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