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那么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对建筑工程进行保障,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当中的裂缝情况,而且还能够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也就说,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具体有怎样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求有哪些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概述
1.1后浇带技术的含义
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对于后浇带技术的内容进行了一次比较透彻的分析。所谓后浇带技术实际上就是指在房建工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涂抹不匀造成的裂缝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要求其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规范及设计来进行,在进行基础的建设过程中,要留有临时的施工缝隙。所以说后浇带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要合理的解决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我们说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
1.2后浇带的主要种类
后浇带包括企口缝和阶梯缝、平直缝等种类,对于企口缝形式的后浇带而言,因为结合面相对密实、牢固,而且有着较强的抗渗能力,不过选择这种形式的后浇带需要消耗较多的支模费用,如此对于施工企业的经济实力需求也是比较高的,之后的拆模工作难度也比较高。阶梯缝形式的后浇带也有着较大的施工难度,不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对于那些工期需求相对严格的房建工程而言来说是比较适用的。平直缝形式的后浇带一般情况下主要就是在施工时期薄模板安装和拆卸中进行适用,因为渗水路线比较短,结合面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所以这种形式的后浇带很难在房建施工中广泛的进行使用。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底板后浇带施工
为将积水及时、快速排出,可每隔20m将一个集水坑设置到底板垫层,300mm为坑深。为便于铺贴防水卷材,可将侧壁进行45°斜坡设置。留置集水坑时,需错开地梁部位,防止对梁底主筋造成严重损害。浇筑过程中,可同时浇筑集水坑与后浇带。因本工程具有较深基坑,为避免地下水压力对后浇带位置垫层造成损害,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用补强措施进行后浇带下部垫层混凝土处理,并进行临时防水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护中,如选取木夹板支模,则操作难度较大,且清理施工缝位置混凝土较为困难,为此,模板可选取快易收口网替代,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还不需要拆除。
2.2使模板的支撑系统保持独立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工期都比较长,大都是两个月左右,甚至可能会更长,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工期的如期完成,而且成本合理的情况下,还要继续的对房屋进行修建。而现阶段我们房建的新工程会对我们原有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力,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变形的状况,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那么想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解决并避免,我们就要对后浇带下面和它两侧的模板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散,也就是说,只有在对模板支撑进行合理的计算过后,才能够确保模板在建筑中的受力面能够更加的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模板支设技术要点
基于分块图合理划分混凝土浇筑层并支设模板,多利用一些钢丝网模板对其支设,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作业。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工况条件以及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手段,以此来确保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施工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和方法,确定好施工方案后应先使垫层标高降低,一般以50~100mm为宜;同时,其间隔控制在0~50m的距离。并且对清除雨水、养护涌水积坑以及后浇带垃圾科学规划。
2.4后浇带的设置问题
我们之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大力的推广后浇带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结构当中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收缩等问题,所以,对于后浇带我们要进行不同的处理。首先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设计理念,由于我们从前使用的混凝土容易开裂,所以后浇带的设置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将混凝土当中的约束力进行释放,然后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运用,对当中的缝隙进行填充,有效的避免裂缝情况的发生。而且期末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有的沉降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那么也就是说,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份设计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来进行操作,不仅要确保设置的位置的合理性,而且还要保证其内容完全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所以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间距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其间距30-40mm左右,而宽度则应该在700-1000m的宽度为宜。而且我们除了设计方面的要求以外,后浇带的钢筋接头处也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规定保持断开的状态,同时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是不能够将模板拆除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
2.5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支模施工
(1)制作预制板。为便于施工、节省场地,可按批次制作预制板。一般底模可选用木夹板,需固定四周。同时可选用50×100mm木方作为侧模,进行500×1500mm木框制作,100mm为框高,并与底模固定。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将木框短边设置为8:5坡角,且做好固定施工。完成上述施工后,即可进行钢筋网片绑扎,并将6根拉结钢筋埋设到指定位置,其直径为12mm。待洒水保湿之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拆除模板。(2)安装预制板。安装预制板时应严格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并选取M5防水砂浆对上下预制板间的缝隙进行充分填充。选取点焊、铁丝绑扎等方法固定预制板拉结筋与墙体水平筋。在施工后期阶段,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拉结筋可当做对拉螺栓使用,以此对外墙内侧木模板进行充分固定。安装完地下室外墙预制板之后,应及时回填地下室基槽。
2.6混凝土浇筑
为混凝土展开后浇筑的施工操作当中,通常来讲,大约65d就能够实现闭合浇带,经过一段时间后,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收缩变化将会停留在我们所预期的标准层面上。一般来讲,要严格根据操作流程展开作业,最终都会达到75%。大部分的高层或者是超高层的建筑物都是利用后浇沉降带,但是在展开操作之前要分开主楼与裙楼,等到高层地基向下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浇筑。同时,一定要重视浇筑的有效时间,结合施工困难程度、时间长短、使用成本的多少来充分考虑。另外,还要后浇温度带,这样的后浇带有关技术留有时间大约是75d,现实的操作流程中也需要按照这个标准展开。值得关注的是,浇筑的温度要伴随着季节以及气温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所以,展开浇筑作业操作当中,一定不能在过高温或者是过低温的条件下展开,这样的极端天气将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展开及时的养护,一定要确保充足的养护时间。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且保证选用的施工方案具有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志恒.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建材与装饰, 2018(15).
[2]尤美霞.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 (06):92.
论文作者:冯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制板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