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中心小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群文阅读教学应根据学校及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常规阅读教学夯实学生阅读基础,形成基本阅读技能的基础上,应与常规阅读教学互相补充;在教学之前要认真分析学情,研究文章的内部联系,要按照一定规律,精心建构群文;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注重问题引领,巧妙设置问题,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群文阅读教学高效。
【关键词】 群文阅读教学 高效 建构群文 问题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8-0061-02
群文阅读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把相近或相关的几篇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师生在阅读中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进行探讨,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而怎样搭好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呢?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成了一个最为便捷的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可谓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小学生进行多种类文章的阅读,从而能够大大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让群文阅读教学高效。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认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的意义
阅读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特定主题的引导下,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尤其在这种良性的积累中,他们会自觉拓展自己相关知识点的阅读量。如在开展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其中的《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与《古诗两首》等,都是描写春天的变化、景物与人物的活动等。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会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直接感受,对文中与生活中的鸟语花香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情感。
二、群文阅读教学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与抓点式阅读教学相互补充
群文阅读教学与常规阅读教学是互补关系,不是对常规阅读教学的颠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建议课程教学、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群文阅读,正是搭建课堂教学与儿童阅读之间最为便捷的桥梁,也是最为有力的纽带。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更好地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把握,将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语文能力的形成落实到实处。群文阅读则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广度上得到有益的拓展,当学生在语文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进步时,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了发展。
三、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心中装有学生,精心建构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群文建构作为条件支撑。谁来进行群文建构?当然是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群文建构的主体。一节课用哪些材料来组成群文,这些材料来自哪里,怎样组合,都是由课堂教学的教师说了算。虽然在当下,有人认为学生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但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尤其在小学阶段,群文的建构与组合还是由教师来进行具体操作。
为了让学习更具效果,我们在组合群文时,一定不要随性而为,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班级的阅读状况,对群文进行精心建构,这样的教学,才能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怎样建构群文阅读的材料呢?
1、可以用人文主题为线索来进行规划。如"家乡美景"、"诚信是金"、"做个孝老爱亲的人"、"真挚的友谊"……
2、可以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补充。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自身的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单元文章进行统整,补充相应的材料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3、可以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础开发群文阅读材料。如语文课本中有"神奇的汉字 ""走进诗歌"等综合性阅读,这给了我们一个好的群文阅读组合范本。我们也可以参照这样的建构,进一步开发综合性主题与材料,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四、以设置问题为前导,引领学生知识迁移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与学、学与导的有机结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与思考。如果在课堂上只有读没有导,只有学没有教,那么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思想不会激荡,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怎样进行群文阅读指导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是最有效的办法。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教师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指导中,要善于设计问题,尽可能地将问题置于学生阅读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效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在这样的教学中得到提升。因此,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能否有好的效果的关键。
(一)问题要前置。要根据建构群文的主题,提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精神升华与能力提高的问题;要根据选文的内容,提出能让学生训练归纳能力、发散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特点,提出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和让学生最近发展区得到真实发展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教学和阅读更具有目的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就能准确判断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何,并且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对语文学习的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二)问题设计要能激荡学生思维。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出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激荡学生思维的问题。曾听过一堂《谈懒惰》的群文阅读课,上课老师所出示的文章,就不只是有关懒惰有害的说教,还故意出示了一篇由于"懒惰"而创造了更多价值的文章和一篇太勤奋反而把事情搞砸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去思考、辩证地去思考,从而激荡学生的思维。
(三)问题设计要具有迁移性。群文阅读教学在阅读群文的方法上,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几篇文章在教学中平均用力,另一种是将文章进行权重设置。在平均用力的情况下,设置的问题主要在比较上,区分异同。有权重设置的群文阅读,最主要的一种就是"以一篇带多篇",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进行运用。让学生达到知识迁移,让学生做到了从学会到会学。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相信,群文阅读不是目的,它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阅读成为常态,由课内到课外,由篇章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让阅读为学生的生命添彩,这样才能让群文阅读教学达到高效,而不是多而不精,多而无用。
参考文献:
[1]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
[2]魏刚:《例谈群文阅读的议题设计》
[3]王林:《群文阅读理念和时间》
[4]熊生贵:《群文阅读:规避风险向何方--关于群文阅读的冷思考》
论文作者:李杉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文章论文; 组合论文; 材料论文; 高效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