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_农业论文

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_农业论文

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我国论文,农业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及确保实现这三个目标应如何开拓、前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科技

未来农业发展有三大目标:一是保证日益增长着的供需平衡;二是满足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三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确保实现这三个目标,唯一途径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目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同在。弄清存在问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是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的深层原因

从历史和现实分析,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艰难的深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如下五大反差和二大惊情。

反差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人多地少,农业经济非常落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社会环境。要发展我国的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我们选择了一条缓慢的靠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的价格剪刀差方式积累工业化的“原始资本”,价值、价格理论在农产品中未能体现。一方面工业有机构成迅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有机构成提高缓慢,产品成本高,过低的价格不能体现其价值,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扩大,农业一直处在提供原料,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基础地位,农产品比较利益低下。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政府收购农产品的市价与收购价差额,1986年为566亿元人民币,1990年为260亿元人民币。这是政府依靠农业增长支持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科技有偿服务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障碍之一。

反差之二 有人测算,农业科技投入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就增长1.18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值相应增长0.79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相应增长0.56个百分点。尽管从近期考察,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由“六五”期的35%,下降到“七五”期的27.9%①。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现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一般都是前一历史时期或前几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凝固和积累,这一测算只是对近期新科技的投入应用所产生效果的度量(目前不同的测算方法,其结果各不相同)。90年代农业科学技术将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起到主要作用,其中农业新品种和良种繁育技术的作用将占到28%,植物栽培、动物防疫技术的作用将占11%,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占9%,灌溉新技术占8%,生物技术将占7%,产后贮运、加工技术等将占10%②。1988-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为14.82%,而国家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绝对数量虽有增加,但相对数却在不断下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拨款额占农业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0.27%,1988年为0.17%,1990年为0.12%。这种反差不能不说是科技贡献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

反差之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人们在大谈技术市场化问题,但是由于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3亿农户,生产单位细小分散,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结合,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到目前为止,不要说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就是农业技术的有偿服务也很困难。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经费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这就形成了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无偿使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另一方面,农业科研人员低收入,少经费之间的巨大反差。

反差之四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且差距在逐渐扩大。东部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就业门路广,择业余地大,居民收入水平较高。1992年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入浙江为3174.76元,广东为4325.03元,而陕西为2059.10元,山西为1961.43元,区域间城镇居民现金收入相差60%-120%。另外,目前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较大,例如房地产、金融、商业、工商、税务等行业职工人均实际收入一般高于农业科研单位职工的1-2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基本上处于低下水平。这样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研人员流向社会其它高收入行业,中西部农业科研人员,一是受东部高收入的吸引,二是受社会其它高收入行业的吸引大量流失。农业科研又是比较艰辛的事业,正所谓“八小时之内出不了科学家”,其结果是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结构愈来愈不合理。

反差之五 从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人员构成来看,大约有1/5的业务骨干和1/5的业务助手支撑着科研事业,3/5则是后勤服务、管理和其它人员。无论哪一种人,由于他们的收入(主要是工资)依赖于国家财政,形成了一方面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外部压力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则是所干(贡献)和所得(收入)之间的严重不合理的大锅饭,因而凭强烈的事业心来维持业务骨干挑重担的状况已经难以支撑。

由上述五大反差,诱发了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的二大惊情:

惊情之一 农业科研面临后继乏人,有再次出现断层的隐患。青年农业科研人员,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思想比较活跃,家庭负担轻,社会方面的压力较小。他们认为与其在农业科研单位艰难迈步,不如在市场经济中体现自我。中年农业科研人员,一般都是科研骨干,生活负担和业务压力都很重,处于下顶上压的夹层,无暇东顾。生活清贫,节奏很紧,其工作、学习像拉紧的弹簧,没有回力的时候。他们认为与其艰苦奋斗不如另谋他途,因而就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放松了苦心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科研事业。老年农业科研人员,怀着满腔热情,多数愿为研究事业奋斗终生。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不示弱,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或研究成果,准备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有些已经先行一步了。因而有的把自己辛苦几十年的研究事业放弃了,科研意识淡漠了,培养接班人的思想淡化了。

惊情之二 课题越来越小,经费撒胡椒面,成果也越来越小,质量和水平下降。由于职称评定方面的不合理和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标准的特殊性,促使科研队伍人心思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科研单位研究室、课题组“分家”现象严重,课题由大变小趋势明显,并且滋长了相同课题组之间互相封锁,互相拆台的不良风气。由于课题变小变多,人人要饭吃,人人要事干,争分经费成为必然。在国家科研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撒胡椒面也就成了维持和救命的办法。在物价上涨,经费偏紧的情况下,多数研究单位30%的工资及办公费压在了课题经费上。这种“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实,冲淡和刺痛了科研人员的事业心,因此出现了“灵人摆摊,笨人上班”的现象。也正是如此,导致了现在多数毕业生“宁愿上街端盘,也不搞农业科研”的择业标准。

以上五大反差和二大惊情是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掉入低谷和困境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如果不加以很好解决,将成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隐患,影响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研单位机构和人员结构的调整;二是农业科研方向的调整。

1.农业科研单位改革

我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是由政府包下来的,没有危机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科研人员缺乏经营和市场经济意识,农业科研单位被动地适应经济改革。因此,在国家财政吃紧、事业费和课题研究经费入不敷出的今天,单位的包袱日趋沉重,多数研究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束手无策。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略。不少科研单位的实践证明,只要在改革开放中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就能增强科研单位的活力,克服科研和生产脱节,促进科学研究更有效地为生产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是,还有许多农业科研单位没有走出困境,仍然举步艰难。对“稳”和“放”把握不准,胆子不大。稳谁放谁?怎样放开一片,又怎样稳住一头。存在这种思想表明对稳和放的意义和内容认识不够,还存有依靠思想。

那么,如何实现“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略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把握稳和放的内容,以及在现实条件下,弄清楚稳和放的难点。

“稳”的主要内容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稳优势学科和重点项目,如国家和省部科技攻关、重点、基金等项目,以及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兴研究项目,二是稳一批科研骨干(精英)力量,缩减服务和辅助人员。稳的关键是增加科研经费支持强度,提高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进入市场,走出科研院所大门,到农村去,到生产中去,搞推销,搞服务,和农民结合搞开发经营。放的关键是解决科研单位后勤、管理等服务和辅助人员都挤职称这条路,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放”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传统的纯科研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科研道德观念、工作作风和飞速发展着的商品经济有相当大的距离,缺乏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惧怕被推到“放开一片”中去;二是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科研更是一个弱质事业,面对细小分散的农户和文化、技术水平低下的农民,没有较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三是缺少资金支撑,缺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联系,并且在现行体制条件下,科研单位搞技术开发、搞推广、服务同隶属政府部门和各专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利益相悖;四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制周期长,尚无明确的可操作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软科技成果不具备商品经营的市场条件,此外科研单位缺乏进行市场开发经营的其它技术储备;五是科技人员缺乏市场经济的风险意识。因此,“放开一片”的人怕影响晋升职称,又怕被“海水”淹没,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2.农业科研方向的调整

从农业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来看,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不充分,科技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农业科研落后于生产,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如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科技成果,目前只重视产中环节技术的研制,对产前、产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农民、农村、产品、市场等问题研究落后。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业现代化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一是调整农业科学院所“大而全”、“小而全”的学科专业设置,按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农村主导产业设置农业研究专业方向;二是调整传统的按产中环节设置的农业学科专业结构,增加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农业学科专业设置;三是调整长期以来以微观技术研究为主的农业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增设宏观和微观相协调的农业学科专业设置。这样,一方面要保证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开拓技术市场,发展科技产业,推动科技长入经济。

按照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到21世纪初,我国将会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学科比较齐全的农业科研体系。

三、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中国农科院和各省级农科院纵横连网,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封锁基础研究全国统盘规划,成立研究中心,协调研究力量;重点课题成立全国性的协作组,建立协作攻关制度;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应建立先引进后立项研究的机制,减少重复研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全国统一协调农业科学研究的情况下,各省(市、区)农业科研院所要突出特色,重视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2)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要按照区域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科研方向的专业设置 从产前、产中、产后全面考虑,特别是要增加农产品加工研究方向和专业设置。急政府之所急,研究生产和经济发展之所需,压缩那些低层次,人情性和经济建设结合不紧的研究项目和专业设置,提高科技长入经济的强度。

(3)农业科学研究必须稳固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以单位自筹和生产单位合作研究为补充的投资体系,农业科研周期长,成果易流失,受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影响大。有人在分析近年来政府给农业科技投资相对数逐渐下降的现实,并参考国外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2%左右提高到1%。笔者认为,根据实际如果本世纪末政府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0.6-0.8%,农业科研的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与此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自筹和生产单位合作投资力争达到占农业总产值的0.2-0.4%。这样国家投资和单位自筹等投资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且国家投资与单位自筹和生产单位合作投资(科研经济实体投资)以达到3-4:1的水平。

(4)认真落实“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实行一院(所)多制对稳住的科研人员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制度,增强科研活力。这部分人分为三个档次,即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人员,使其形成1:2:3的人员结构比例。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要解决一切后顾之忧,提高待遇。建议各级政府以及院(所)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实行津贴奖励制度,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

对“放开一片”的人员,由院(所)统一组织,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利用农业科研单位拥有的科技优势创办经济实体,搞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例如,制种——销售——规范化栽培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使科技服务逐步走向产业化。二是和生产结合,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技术问题,和生产单位组成生产+科研的开发集团或公司,使其逐步走向科研生产(经济)一体化道路。三是和经济发达地区联合协作办企业,或有组织进行劳务输出,培养自己的企业家。

(5)要重视从事基础理论性、宏观性和超前性的研究 例如,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政府、市场以及区域性和国家重大工程前期研究等。这些研究对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对政府宏观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承担着体制转轨、经济改革、宏观与微观综合协调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是制定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不能商品化,相应的人才和单位很难经得起市场大潮的冲击。因此,对这些研究应建立重大项目委托制度,即由政府及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委托资助,列项研究。目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如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重大项目的确定,农业科研成果如何面向市场,如何实现科研经济一体化,技术服务产业化,科研如何长入经济等等,这些都需要农业经济等专业大量的研究工作。

注释:

①朱希刚。农业技术进步及其“七五”期间内贡献份额的测算分析。农业技术经济,1994(2)

②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中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研究。管理世界,1994:168-175

标签:;  ;  ;  ;  ;  ;  ;  

关于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