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论文_李玲玲

启东市中医院药剂科 江苏启东 226200

【摘 要】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原理。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选择时间为 2018年2月-2019年2月,将其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一般组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增加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药学原理。结果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65.63%)明显低于治疗组(87.50%);并发症发生率(37.50%)明显高于治疗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类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缺血性心血管;阿司匹林;辛伐他汀

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其类型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脑血管疾病、高血糖等,其原因多是患者出现动脉硬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糖、微循环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及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主要治疗药物是阿司匹林,可对血小板进行有效聚集,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2]。本研究选择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旨在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原理,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其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两组均32例,一般组中有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41-86岁,平均年龄为(68.37±7.92)岁,病程分布在1-4年,平均病程(2.39±0.47)年;治疗组中有19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42-87岁,平均年龄为(67.84±7.58)岁,病程分布在1.5-4.5年,平均病程(2.51±0.6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伦理会批准,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及静动脉畸形患者。

1.2方法

一般组行阿司匹林药物口服治疗,每次服用50-150mg,一天服用一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增加辛伐他汀药物口服治疗,每次服用20mg,一天服用一次,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1)基本治愈:评分减少幅度在90%-100%之间;(2)显著进步:评分减少幅度在45%-89%之间;(3)进步:评分减少幅度在8%-44%之间;(4)无效:评分减少幅度低于8%。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脑出血等。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一般组出现脑梗死的共3例,心肌梗死的共2例,短暂性脑缺血的共5例,脑出血的共2例,发生率为37.50%(12例);治疗组出现脑梗死的共1例,心肌梗死的共1例,短暂性脑缺血的共0例,脑出血的共1例,发生率为9.38%(3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若防治工作较差,很可能引起患者病情的加重,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见的临床治疗药物是阿司匹林,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镇痛、解热、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等,能发挥迅速、稳定的药效,在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效果较为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4]。相关研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阿司匹林药物的治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些患者容易出现病情的反复发作,呈现出较高的胆固醇含量,极易导致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5]。作为无活性内脂,辛伐他汀能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进行抑制,对干细胞表面的脂蛋白受体数量进行增高,从循环中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治疗在肝脏上的选择性较高,其他非靶性组织的浓度明显低于肝脏浓度,故肝脏吸收了大部分的辛伐他汀,作用于肝脏,后随胆汁一起排泄出来[6]。辛伐他丁还可对患者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等血浆药物浓度进行降低,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使用,能对需关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改善,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7]。本研究显示,一般组治疗有效率(65.63%)明显低于治疗组(87.50%);并发症发生率(37.50%)明显高于治疗组(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将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类药物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琳琳.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9):108-109.

[2]朱晓敏.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效果与药学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354-11355.

[3]陈科应.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及药学分析[J].医学信息,2015,(10):57-57.

[4]张汉华.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5,(6):131-131,132.

[5]沈丽丽.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78-79.

[6]李凯,李静.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11):2090-2091.

[7]张国新,李四新,张文武.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5):631-633.

论文作者: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论文_李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