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内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向全党郑重提出:面对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只要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联系党的历史和现状,学习领会江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切地感到,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实际举措;也是反腐倡廉,实施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有着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始终坚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党的自身。承认无产阶级政党和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样,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存在于党的全部生活,贯穿于党的整个历史。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所述,“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进行艰苦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放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把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自从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第一次提出,开展党内的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论断,到此后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等一系列论述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著中,他都一以贯之地反复强调:要反对自由主义,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并把它视为我们党的基本作风之一,作为党区别于任何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巩固发展的历史和党内生活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断和行动是完全正确的。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小平同志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92年《南方谈话》是我们党结束“文革”政治悲剧、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宣言书”。小平同志在这两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宣言书”和《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等,关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著作中,准确预见并再三重申: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坚决克服和纠正党内生活中存在的涣散软弱,不讲党性原则,不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不正常局面”。从这一实际出发,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组织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坚决斗争;英明果断地处理了八九年春夏之交出现的政治动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廓清了由于苏联东欧剧变使党内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粉碎“四人帮”以来20多年风风雨雨的斗争历程,再一次用严峻的事实证明了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的重要性。
在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肯定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党内普遍存在的批评难,自我批评更难,党内生活中积极的思想斗争严重削弱的“不正常局面”至今仍未明显改变;由此导致的党的思想、作风、组织涣散软弱以及部分党员落伍堕落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某些方面甚至还有滋长和蔓延的趋势。党的十五大,坚决而明确地揭露了这些严重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消极现象,号召全党群起而纠之。每一个有党性原则,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共产党员,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提倡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基础在教育。要着力提高每个党员的党性原则,增强思想上的自觉性。现在党内生活中批评难,自我批评更难,“好人主义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难以开展,自然有组织上的原因。即我们党的组织的最大部分是由“文革”及此后入党的新成份构成的。这些党员,包括许多年轻的党组织的领导者,缺乏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和党的优良传统的耳濡目染,对在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但,从对党的现状的分析研究中,又不难看到,党的一些组织和党员,在党的生活中所以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积极的思想斗争对于党的建设和巩固的重要性,而是思想上某些误区没有很好突破。其中之一是,担心在党组织内对其它同志提意见,开展批评活动,被别人误解是“文革”遗毒没有肃清;其二是,怕在会上提意见,会后得罪人。尤其是对领导进行批评,怕打击报复。因此,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见到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也不劝告,不制止,听之任之。造成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一是,没有划清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为主要目的的党内正常的思想斗争,和“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动辄上纲上线整人的“左”的错误的原则界线,心有余悸,不敢放胆。二是,对党员应该襟怀坦白,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的行动准则有所淡化,个人得失看得太重,失去了与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勇气。所以,要培养和造就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良好风气,首先还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原则上下功夫。
提倡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关键在领导。要靠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带头和引导。我们一些党的组织,所以难以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究其原因,不在别处。主要存在于这些组织的领导身上。他们自己思想不端正,政治不坚定,作风不硬朗,生活不廉洁,形象树不起来,因而不敢倡导正常的思想斗争。有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己不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以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下级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本属正常的、应该支持的思想交锋,把它视为班子内部不团结,同志关系不融洽,而予以指责和纠正。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甚至对下级组织和党员的批评,耿耿于怀,打击报复,则更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卑劣行径。这样做的恶果是,在他们所领导的党的组织内部,党员之间,不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相互包着让着,有了问题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最终窒息了党内生活中本应有的民主空气,使党的组织内部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的某些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上、生活上、作风上腐化起来。此类情况,绝非少见,应该采取断然的措施加以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认真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分管的地方和部门做起,把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实行起来”。
提倡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目的要明确。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标准,防止错误倾向的干扰。提倡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是一个抽象的含混不清的理论概念。它的目的是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因而,既要严格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内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要求。允许党员在党内“公开地郑重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党的组织和党员在组织内敢讲话,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又要强调,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政治化,科学化。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作为是非标准。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斗争,弄清思想,团结同志,弘扬党内正气,反对歪风邪气,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从而使我们的党更加伟大、更加光荣、更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