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论文_胡明冬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论文_胡明冬

(国网株洲供电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配电的稳定性,是保证电网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对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结合现阶段的电网工作实践情况不难发现,配电故障仍是电力行业的重大难题,一旦出现配电不稳或断电,将会对行业企业生产运营、社会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这也是现阶段国家电网、城市电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状态控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供电的持续性。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配电网故障;处理方法

一、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原则

1.1可靠性原则

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故障处理中,要坚持可靠性原则。首先要保证配电网的质量,线路要清晰,不能有短路。在保证总体网线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各系统的配合提供平台,以主干线带动支线的协调发展,保证主干线的运行质量,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只有减少了配电网错误的出现,才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只有认真对待细小的问题,才能够在遇到大问题时一步一步完成维修,以局部带动整体,提高整体维修水平。

1.2保证供电能力的原则

只有保证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才能够显示出故障处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电路的清晰度,做好短路现象的预警和维修工作。在有征兆时要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增加检查次数,采取措施避免配电线路被破坏。要加强老化配电线路的维修工作和电路保护工作,保证供电能力。最后,在面对跳闸问题时,要认真分析跳闸的原因,加强对保险丝的保护,检查配电线路最大工作时间,避免因配电线路过热而被烧坏。要认真研究跳闸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3经济运行的原则

坚持高效运行就要提高维修技术,充分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最少的时间最快分析出问题所在,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快速解决问题能够降低维修费用,符合电网发展经济高效发展的原则。在电路的使用过程中,要适当加大经济投入,应更多地利用技术降低维修费用。要提高线路的整体维修能力,增加电路的连接线路,减少成本,提高电路的服务水平;减少电路的服务次数,能够保障电网的使用时长,减少维修经费,提高经济效率,让其发展范围更广,促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二、配电网多级保护的可行性

2.1基本机理

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针对部分长供电半径而且分段数量不多的呈开环运行状态的配电线路,若线路中发生故障,则处于故障点上游部分各分段开关所处区域短路电流之间的差别较为明显。为解决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可使用延时级差配合以及电流定值等方法,对配电网形成多条放线联合保护,并有目的性地将已经产生的故障会使问题消除。针对短供电半径或是分段数量不少的成开环运行状态的配电线路来说,若线路当中发生故障,则处于故障位置上游部分各个分段

开关所处区域内短路电流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工作人员无法对所有开关设定电流定值的方式解决问题。处于该状态下,工作人员仅能通过保护动作延时级差配合,以达到消除故障的目的。

2.2多级级差保护

所谓多级级差保护的实质便是为馈线开关以及变电站出线开关设定各自的保护动作延时时间,以便令配电网各个部分的配合更为密切。通常情况下,若采用低压一侧的开关,则能够有效降低电流短路对系统所形成的损害。就目前而言,馈线断路器开启与关闭过程所需时间在30~40ms之内。故而保护动作延时可以设定为0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馈线用户的开关,或是支线安设有熔断器或是断路器,则励磁涌流不大。工作人员可通过增加脱扣动作电流值这一方式进行处理。如此一来,便无需设定延时时间。

三、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策略

3.1两级极差保护配置

采取两级极差保护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短故障点确定和故障处理的时间,从而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也是为了节约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进行两级极差保护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线路开关选择的问题,在进行线路开关选择时,用户开关、分支开关和变电站出现开关选择的是断路器开关,而主干线上应该选择负荷开关。其次是保护动作延时时间的设置,一般来说,只有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开关设置的保护时间在200ms-250ms之间,而其他的开关包含用户断路器开关和支线断路器开关,开关设置的保护延时时间为0ms。以上的两级极差保护设置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判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另外一方面还能尽量避免越级跳闸或者多级跳闸问题的出现,比如支线或者用户线路段出现故障,断路器由于多级极差保护设置,会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地进行切断处理,避免影响到其他线路段。

3.2集中式处理故障处理

在对配电网故障进行集中式处理时主要是对主干线故障的处理和对用户或者分支线路故障的处理。首先是主干线路故障的处理。关于主干线路故障的处理

方案首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判定和分析。比如主干线路是架空馈线,在此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故障,变电站的断路器会切断电流,然后要对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进行判定。针对瞬时性的故障,一般只要做好准确的记录即可,而针对永久性的故障,则要采用相关技术来进行解决,而且还要对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并最后记录在档案中。另外一种情况是主干线是电缆馈线,在这种情况下,无需进行瞬时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的判定,也就是在故障发生后,断路器立即跳闸隔断故障电流,不需要通过保护延时时间就能立即将这种故障确定为永久性故障。在对该故障进行处理时,一方面是要做好开关信息的相关记录,然后通过相应的技术对发生故障区域及其周边进行控制,避免故障区域对其他线路段的影响,做好及时隔离故障的工作,恢复其他线路段的供电。最后还是要做好登记工作。

3.3多级极差保护和电压时间性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配合

多级极差保护和电压时间性馈线自动化的配合,通俗一点的讲就是将电压时间性分段器和与之所对应的重合器进行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因为只使用电压时间性分段器或重合器带来的弊端,比如只使用电压时间性分段器的话,很可能会造成瞬时性断电或者大面积的断电现象,这样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损害。而如果将两者进行配合,则大大降低了停电的可能性,减少因为停电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用电需求也显著提高,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配电网的压力,大大提高了故障的发生。此外,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引发故障类型也很多。因此,为了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及时有效处理发生的各种故障,更需要熟练掌握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更好确保整个配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健,张小庆,赵树仁,等.主站与二次同步注入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测试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38(7):118-122.

[2]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问题讲座一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供用电,2018,29(1):12-17.

[3]丁健.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33-234.

论文作者:胡明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论文_胡明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