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仍旧会出现诸多的阻碍性问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难以得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就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只有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极大的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若想将此设想落实到实践中,就要对影响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而后相应的提出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体下,极大的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为整体性的工程建设质量带来安全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最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着,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点内容,加之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着蒸蒸日上的趋势。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就要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层面做好把控措施,首先应当对影响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笔者基于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论述,旨在促使各类建筑施工过程中都体现出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施工现场的人员带来人身安全保障,令建筑施工进度可以顺利进行。
一、对于安全意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将会涉及到诸多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设备,这些环节的控制都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落实,特别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注重对安全细节的把控,尤其要注重对特殊材料和大型设备等的应用和管理,施工过程中,这些安全问题的显像并非特别突出,但是,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仍旧要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优势体现出来,对重大安全事故问题予以规避。安全事故会给建筑物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安全问题体现出了相应的隐蔽性,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应强化管理力度,一方面,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要首先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另一方面应对本身的工作价值和重要性进行分析[1]。
笔者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施工安全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应构建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它的作用,对整体的施工过程予以了解并掌握,参照相关的施工安全标准,落实最为适宜的管理措施。其二,在施工工作落实之前,就要提前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知识予以了解,重点关注其中的施工安全问题,力求提前将安全施工问题发掘出来。其三,对施工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最为适宜的解决对策。其三,对有关的施工技术进行掌握,对其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做好施工技术的更正和检查工作[2]。
二、对于影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因素分析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分析
影响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主要因素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安全制度、国家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等。
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规范现象的根本就是安全人员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应从建筑安全这一层面着手,对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制约并规范,给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带来相应的正面影响。建筑行业施工标准是极为关键的法律规章,特别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亦或是施工活动中,都要参照建筑行业的施工标准,以此为基础,积累建筑施工管理经验,体现出施工管理的作用,给建筑施工中的各类手段和技术措施的落实给以指引,极大的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日后的建筑施工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奠定坚实的基础[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一般都是通过施工企业的内部研究之后予以决定的,会体现在建筑施工技术特征或是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层面,而后借助施工管理的作用,体现出较强的引导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予以保障,通过安全制度中的内容,督促相关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进行弥补和更正,相应的提高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二)从安全管理层面进行分析
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落实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安全管理涉及内容较多,监管措施也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通过安全管理的作用,实施安全干预和安全制约,借此来相应的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性,比如,强化施工技术的推广,促使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可将安全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分为安全管理机构、科学的设置和和安全管理岗位等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会相应的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将自身的作用体现出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4]。
(三)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的影响分析
施工现场需要依靠安全规章制度中的内容,使建筑施工措施可以安全落实,随着时光的流逝,还要对安全机制中的缺陷予以弥补,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参照建筑施工中的实际需求,将安全保障机制、故障制度内容以及施工防范措施等融入到制度体系之中,体现出一定的安全性,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安全规章机制,才能促使施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中的内容可以给安全管理人员带来相应的制约,并提供工作保障,同时也可以间接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
(四)安全投入层面的影响分析
施工人员方面的金投入层面,需要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工作配置,实现一岗一人。而资金的投入层面,应积极落实奖励资金和教育培训资金。工业卫生层面的投入,包括劳保用品费用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等等,对这些专用资金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挪用资金的问题。从安全设施层面分析,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参照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中的内容,符合行业标准配备的要求,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优势。从安全投入层面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法律规章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而后促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落实,为整体工程的使用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奠定经济基础[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压力,特别是在当前竞争力极其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施工单位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前对影响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而后针对性的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提高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实现长远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远广.浅谈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研究[J].建设科技,2015,64(13):95-96.
[2]吴秋伟.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13(5):345.
[3]李凌.对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2,47(5):54.
[4]吴青松,童庆云,王思国等.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3,09(4):39-40.
[5]李旭军.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7(18):837-837.
论文作者:朱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层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