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践“维甲”令中之古越语的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甲论文,古越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人是古代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的一大民族,沿海地区尤盛,春秋时还曾以浙江为中心建立过强大的於越国,一度北上称霸中原。越人为开发祖国南方做出过卓越贡献,百越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但遗憾的是关于古越人语言遗留的记录却太少了。学术界现在大抵承认百越人与侗台语各族先民间的族源关系,古越语当属侗台语一支。我从古吴越语地名研究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看法。(注:参拙作《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分》,《民族语文》1990年第6期(其中17页倒10 行龚岳当作龚丘,18页4行诸暨当作诸稽,同页倒10行
顺便更正)。本文于越语地名续有补充。)但词汇材料之外,现在可以看到的古越语重要成文文献还有《说苑·善说》所记的《越人拥楫歌》和《越绝书》所记的越国名王句践动员对吴备战的“维甲”令辞,都是以汉字记音的越语材料,它们是否也能证实这一看法呢?韦庆稳先生对这两份材料作过初步探索,认为正与侗台语相关(韦庆稳1981,1982)。笔者也试行用台语相比较,分别解读了这两份材料,虽然具体对应词语跟韦先生有所不同,但是同样证明了这两种文献中汉字对音所记越语确是一种台语。“维甲”令辞韦先生只选释了三句,没有全释,本文便先解读这一篇,《越人拥楫歌》的解读另详。(注:拙作Decipherment of Yue-Ren-Ge (越人歌的解读)见法国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学报》(Cahiers de Linguistigue Asie Oriental)20卷2号(1991)。孙琳、石锋译文见《语言研究论丛》第七辑,语文出版社,1997年。)本文台语解读曾向邢公畹先生、张公瑾同志请教过,罗美珍同志帮助提供傣语同源词例,蓝庆元同志提供壮语同源词例,特行鸣谢。
一 句践“维甲”令校理
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越大败求和, 越王句践还被迫入吴为臣隶“芻莝养马”,“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三年后才得放回(此《越绝书》《国语·越语》所述,先秦其他古籍也有类似记述,如《韩非子·喻老》:“越王入宦于吴”。《史记》则仅云自会稽山反国〈都〉,入吴为质者为范蠡、及大夫〈当作太子〉柘稽);句践返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蓄志雪耻,终于灭吴。这是中国古代很著名的一段历史。在返国后的第六年,句践曾向越民发布了备战的动员令或动员口号,这在《越绝书·吴内传》保留有一份可贵的记录:
“越王句践反国六年,皆得士民之众,而欲伐吴,於是乃使之维甲。维甲者,治甲系断。修内矛,赤鸡稽繇者也,越人谓人铩也。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者,越人谓船为须虑。亟怒纷纷者,怒貌也,怒至。士击高文者,跃勇士也。习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致之於单,单者堵也。”
“维甲”以下,是句践动员令的令辞,虽然大体已被史官译为汉语,以方便读者,但又努力保留了一些原文词句并译注其大意。只因汉语译文、越语原文对音及义解,都夹混在一起,所以显得杂乱,难以卒读。不过也正因为夹有这些原语注解,才显出这份材料的原始性与可信性。现在我将它整理如下,可看出原来主要是四句话(以黑体字表示),其余为注解(以小号字表示),其中~号表示复指被注句语,[]内为对前一字的校字(校正理由详见下文逐句解读中):
维甲维甲者,治甲系断,修内[纳]矛“赤鸡稽繇”者也,越人谓“人[入]铩”也。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者,越人谓船为“须虑”。亟怒纷纷~者,怒貌也,怒至,士击高文~者,跃勇士也。习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致之於单“单”者,堵也。
依据古代以首句作篇章名的习惯,我们将这则材料称为“维甲”令,它的发布时间是“句践反国六年”,据《国语·越语下》三国吴人韦昭的注解,越王反国六年为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 也即吴国伍员被赐剑自尽之年。如果韦注可信,这个“维甲”令要比大致成于前528年的《越人拥楫歌》(韦庆稳1981)晚44年。那么, 它所记的原语是距今二千四百七十五年前的一种古台语了,这将是一份令人感兴趣的、有明确年代的古民族语记录文献。
二 赤鸡稽繇
第一句“维甲,修、内矛”。
这里的“内”字,后世一般转注写作“纳”字,有交纳、收藏、补缀等义(虽然《周礼·考工记·冶氏》把戈戟刃下接柄之处叫“内”,但如用该义,“内矛”却不成话了)。下注“赤鸡稽繇者也”,“者也”二字已经分明表示“修内矛”即是“赤鸡稽繇”,这是用越语原语相注释;还怕人不理解这一点,下面又重复解释了一句“越人谓人[入]铩也”。按《广韵》祭韵所例切:“铩,矛戟类”,又怪韵所拜切:“铩,说文曰:铍有镡也。”(《说文》:“铍,一曰剑如刀装也”。《方言》九:“锬谓之铍”郭注:“今江东呼大矛为铍”;《说文》:“锬,长矛也。”《国语·吴语》:“被甲带剑,挺铍搢镮”董增龄正义:“长矛故可言挺,……则铍当为长矛矣”)。《史记·秦始皇本纪》:“鉏櫌棘矜,非锬於句戟长铩也”。以上都说明“铩”即长矛。
张宗祥《越绝书校注》以为“人铩”为“大铩”之讹。按“铩”多称“长铩”,罕说“大铩”,“人铩”当为“入铩”之讹(《墨子·小取》“船,木也;入船,非入木也。”入原皆讹为人,是其比)。“入”为“内、纳”本字,“入铩”也即“内矛”。“入”作献纳解早见于殷商文字,如殷墟妇好墓玉戈铭文:“卢方皆入戈五”,也是用于献纳戈戟(有的先生孤立地据“越人谓人铩也”句,把“铩”拟对台语tsai[2]“男人”,(注:参阅闻宥1957年;张永言1983年。 )按此句所注上文并无一个“人”字,岂能突兀作注,无端来注释“人”?此句注文的“人铩”字显系因本注句内上文有“越人”字而致讹。
知道“赤鸡稽繇”意为“修矛纳铩”,那就可以跟台语相比较了。台语中,泰文具有较古的文字形式,故下面比较以用泰文为主。泰文一律依书面形式按字母转写,不注今音。凡低音组声母都转写为浊声母;声调标法:A调D调不标,B调(maix eek)以-h表示,C调(maix doo)以-x表示(但maix trii加标-3,maix catwaa加标-4)。这样可使其面貌更接近古泰语。由于是文字转写,也不加*号。 汉字古音形式据拙拟(郑张1984,1987,1993),必要时才附标王力先生或李方桂的拟音,都加*号。章组字常标出早期晚期两个上古形式,中间加→号。 韵部所附“等”指切韵韵母的等,声母名称也用切韵,而把“非”组并入“帮”组。下面逐字左栏注出汉字古音,右栏加“—”号注出相对应的泰文转写及词义,有的词并附注现代台语(壮、傣、布依)形式。
比较泰文,四字之意正为“要整理刀枪”或“要赶快整修刀枪”(或“要整修坏的刀枪”),跟张宗祥的注释“此当指整修矛戟之属”正合(惟张注以赤鸡为“鸡羽,所以为饰者”则是望文生义,号召整修刀枪应以锐利为要务,而不会斤斤计较指定以什麽羽毛为饰)。
“稽”为枪矛义,也见于《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徹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韦昭解:“唐尚书云:稽,棨戟也”。董增龄《国语正义》以为“稽之为戟,经传无文”。不知这其实是古越语。这个词还见于越地名“会稽”中。会稽本为山名,即茅山。《越绝书·记地传》说禹“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为会稽”。以会稽对会计是附会,其实茅山倒有可能原来是“矛山”,即“会稽”二字的意译。再看两条材料:
《史记·封禅书》“禅会稽”索隐:“晋灼云:‘本名茅山’。《吴越春秋》云:‘禹巡天下登茅山,群臣乃大会计,更名茅山为会稽,亦曰苗山’”。——茅山=会稽。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会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谓之为茅山。……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昔越王为吴所败,以五千余众,栖于稽山。”——茅山=会稽=稽山。
以上材料都反映“会”可能是越语山的对音字。“会”《广韵》泰韵有匣母“黄外切”(合也)和见母“古外切”(“会稽,山名”)两读,而清音见母正专用于“会稽”。此字上古前期音*koobs, 后期音*koods,末期(汉代)音*kwaas。春秋战国时正当读*koods,相当泰文kood“阜、丘、 岭”(又
“峰”。 有意思的是古外切现代汉语都读khuai[4],也变kh母),那么“会稽”即相当于khoodcrii “矛山”了(《越绝书》〈吴地传〉“度会夷”以及〈地传〉“度之会夷”之称“会夷”*koods-li也近khood-crii)。越贵族姓氏有诸稽, 诸古音鱼部章母字*klja→tja相当于泰文caah“长官、首领”,那么诸稽在越语中本义大概为掌矛戟之长官——司兵,兵部长官,相当汉语大司马。
泰文crii可能来自krii(比较泰文“龟”c ·riiu ~kriiu )。 krii今只指虾的额剑了,但它的同族词还有khiid“刻”,kriid “以尖利之物刻划”,kridj“短剑”。这个词也跟汉语的“契”(契臂, 契断,契舟求剑)*khleeds,*khleed,“锲(镰刀)”*kleed, “戛(戟)”*kriid,“釨”(《方言》九:“矛或谓之釨”,“戟楚谓之釨”)*kred同源。 其实这个词还是一个汉藏澳泰共有的原始词根,可比较藏文gri“刀剑”,景颇ri[31] “矛”(相平行的有藏文
:景颇ri[31]“藤”),印尼keri“镰”,keris“短刀”。
“繇”可对泰文名词hlaau“矛枪”,与稽crii为联合名词; 也可对后置副词形容词,如从此解,“繇”虽也能对leeu“坏劣的”,解为修理坏的兵器亦通,但考虑到交纳义,还是以对reu“快速,早”好。以上4字虽是对译音, 但也接近其他一些汉泰对当字(古借词或同源词)的对应规律,如:(汉-泰,-后为泰文转写形式)
三 买仪尘治须虑
第二句“方舟航(买仪尘),治须虑”。
吴越为水乡泽国,平常行旅使用舟船,军事上也以水军为主力,他们间的作战行军当然也离不开舟航。《越绝书·地传》记句践的话,说“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越之常性也。”《太平御览》七六九“蒋子万机论曰:‘吴越争於五湖,用舟楫而相触’”。《庄子·逍遥游》:“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国语·吴语》记吴越将“舟战于江”。《汉书·严助传》也说“(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所以要动员备战,就得说航行之事。
“方”《说文》本义为“併船”,这里是用作动词,指航行,如同《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中的“方”(读如去声“舫”。汉桓谭《新论》:“水戏则舫龙舟,建羽旗,鼓钓乎不测之渊”。也用作动词)。故原注说“买仪尘”意指越人“往如江”,也即是去航行。可不是“买”什么船。试依此义对比:
这句话意为:决意扬眉吐气地航行前进。
是昂首,喻扬眉吐气。有一事可能作为旁证。越国北界原为槜李,《越绝书》作就李,《吴地传》:“柴碎[辟]亭到语儿——就李,吴侵以为战地。”《地传》:“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强]越界以为战地,至於柴辟亭。……句践胜吴,更名女阳[亭],更就李为语儿乡。”胜吴后将被敌人侵越的边界进行改名,正表示了抬头翻身、扬眉吐气。“儿”支部字,中古“汝移切、五稽切”,分读日疑二母,从谐声系列看以疑母字为主,上古当属疑母。“语儿”
要想扬眉吐气的航行前进,自然要整治战船——“治须虑”。《汉书·严助传》犹云:“越人欲为变,必先田馀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入”指入馀干,《酉阳杂俎·物异》犹记那里善造船:“汉时有豫章船,一艘载一千人。”)
“,《集韵》禡韵词夜切:“吴人谓衣曰禡”。这可能正是古吴越语的遗留,故与泰语相同。
四 士击高文
第三句“亟怒纷纷,士击高文”。
“纷”下原注:“怒貌也,怒至”。可比较:
纷[文部三等滂母]
—泰bvun→fun怒气冲冲,怒火中烧这一句从士气教育着眼,激起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以同仇敌忾振奋士气,勇往直前。《孙子·作战》:“故杀敌者,怒也。”曹操注:“威怒以致敌。”《尹文子》:“越王勾践谋报吴,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轼之,比及数年,民无长幼,临敌虽汤火不避。”《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气乎!’”《太平广记》四七三“揖怒蛙”引《越绝书》亦记“(句践)曰‘蛙如是怒,何敢不揖?’于是勇士闻之皆归越而平吴”。可见士气教育是句践备战重点之一。
“士击高文”如作汉文看,“高文”解说不通,故清钱培名《越绝书札记》疑“‘文’当作‘丈’。”但“击高丈”还是不成话,和跃勇士更无关。看来此句只应是越语的对音:
“士”对djaai是音义兼译,也可能djaai跟汉语“士”本就是同源词。水语、毛南语
则可能是汉语“市”的借词音)。“市”是止韵禅母字,“士”是止韵崇母字,上古音同为之部字。对照原文译义“跃勇士也”,应是“士击”(振奋激昂之士)译勇士,“高文”(坚定迈进)译跃(《广雅·释诂二》:“跃,进也”。)古越语修饰语例行后置。
比较上列字“汉—泰”对应规律:
五 夷、莱、单
第四句“习之於夷,宿之於莱,致之於单”,是说军事训练,演习,与最终克敌制胜的目标。
“习”指“习水”。《明堂月令》:“舫人,习水者。”《史记·越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也是指熟习水性者。
(汉语音译“达赖”),鄂伦春、鄂温克语dalaj,西部裕固语dale(皆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相同。蒙古等族并不靠海,他们可能跟泰语都是从古东夷语来的,反映了古代东夷北狄间的接触交流(而侗台先民百越则跟东夷同源)。(注:参拙著《“蛮”“夷”“戎”“狄”语源考》,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莱”之对音略远些,但古汉语“莱”本有“休耕之田”之义,于“草莱”一词中也指田野、荒野,可能是个音义兼译词。其实台语raih跟汉语“地”的古音
也很相近。
“致”有“取敌制胜”之义。《孙子·虚习》:“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淮南子·主术》:“蘧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高诱注“致,犹胜也。”《汉书·赵充国传》:“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
“单”下原注“堵也”。堵有名动二义,名词见《说文》“垣也,五版为一堵”,古代筑泥版为城垣,这对泰论文
“关隘”皆合。动词用于堵截堵御,也可对泰文taanx“抗敌”,而汉语堵的动词义晚起(现所见材料在金代以后),故“单”当以对城垣关隘为正解。
比较上列字“汉—泰”对应规律:
六 维甲令今译
根据以上的解读,最后将《维甲令》全文通译如下:
维甲,修内矛(赤鸡稽繇) 连结好犀牛甲,快整修好枪矛刀剑!
方舟航(买仪尘),治须虑 要想抬起头来航行,快整治战船,
亟怒纷纷,士击高文 激起冲天怒火,勇士们坚定地迈步向前!
习之于夷 让勇士们在海上苦练,
宿之于莱 让勇士们在野地宿营,
致之于单 让勇士们到前线致胜攻关!
七 句践死谥“菼执”、《越绝》“绝”字解
《维甲令》发布之第十年(所谓“十年教训”, 即备战训练到前473年)句践终于攻灭吴国,雪了国耻, 于是迁都琅琊(在胶东海岸),成为称霸中原的霸主。以此不世功勋,句践死后还被越人尊为“菼执”(《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越子句践卒,是为菼执”)。但“菼执”二字从汉文看不出什么尊重之意。
按“菼执”也是越语,“菼”《集韵》杜览、吐览二切,
对泰文cab“初,开始”(泰文cab也和汉语一样,兼有“执(抓、拿)”义)。 二字合起来其义正相当汉人庙号“太祖,太宗”,可比汉人的庙号还早多了。
记载句践事迹及维甲令的《越绝书》,其“绝”字也是越语。
《越绝书》分为“内经、内传”和“外传、外传记”。一般相信,内经内传(北宋《崇文总目》合称“内记”)是原有的,是先秦旧籍,外传外传记是后人附益的(明田汝成《越绝书》序,孔文谷刊本)。汉时说经之书习称传或记。今已考出,外传记是东汉初会稽人袁康继其好友吴平辑录和新撰的,吴平在更始年间即英年早逝,袁康在书末《篇叙》中隐名记叙,给以高度称扬。
对《越绝书》的“绝”字,历来解释很多,未有定论。本书首篇“外传”《本事》和末篇“外传记”《篇叙》就都解释过这个“绝”字,可是已经解得不一样:
《本事》篇:“问曰:何谓越绝?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句践时也……。概要其意,览史记而述其事也。
问曰:何不称‘越经书记’,而言‘绝’乎?曰:不也。绝者,绝也。句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句践抑疆扶弱,绝恶反之于善……。中国侵伐,因斯衰止。以其诚在于内,威发于外,越专其功,故曰‘越绝’。故作此者,贵其内能自约,外能绝人也。贤者所述,不可断绝,故不为‘记’明矣。”(“外传记”《德序》篇也说:“是时越行伯(霸)道,……中邦侵伐,隐斯衰止,以其诚行于内,威发于外,越专其功,故曰‘越绝’”。)这是说“绝”字是称颂句践能绝恶专功。可是这不同于《篇叙》篇说孔子作《春秋》,睹麟垂涕,“故圣人没而微言绝,(端木)赐传吴越,□指于秦。圣人发一隅,辩士宣其辞;圣文绝于彼,辩士绝于此,故题其文,谓之‘越绝’。”
这又是说“微言”大义绝止于此,“无能复述。”
书首书末两篇对“绝”字解释不同倒不奇怪,因《本事》已明说“外传非一人之作。”作者不一,见解自可不同(从《篇叙》中自称袁康,睹文而悼念合作者那“德配颜渊”的“邦贤”吴平英年早逝“怀道而终”的口气,则《篇叙》自是袁康所写,《本事》当为吴平所写了)。但这说明汉时整理本书的吴平袁康都已不懂“绝”字正解,他们所解既相矛盾,又皆牵强附会,更加令人糊涂,正如乾隆时王谟跋云“虽则云然,终未可晓也”。后世人所释,如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十七释为“断灭”,“最绝”,近人张宗祥在其手写本序中释为“不继”,也只是就汉字“绝”的本义揣测的,照那样说,晋史岂非断得更早?
其实依《本事》篇开头一句话,将“绝”字解作撮要记述史事,可能最合适。《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如在其中补上一句“越之《绝》”,那今天就不会有争论了。
这个“绝”当也从古越语来。“绝”字今音jué,中古音dzjuat,上古音是[*]dzod,后者恰与泰文cod[tsot]相近,cod正是“记录, 记载”的意思。
《水经注》、《史记正义》引本书只作“越绝”,《史记集解》引本书作《越录》,《北堂书钞》引本书作《越记》,“越录”“越记”恰是“越绝”的译意。(大概原来只叫《越绝》,汉文加上《外传》才称为《越绝书》)。
虽然泰文cod今用为动词,而“越绝”用如名词, 那毕竟在两千余年的传承中会有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