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戴华英 黄瑞莲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戴华英 黄瑞莲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影响作用,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 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和归纳,并提出预见性保护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结论 研究分析手术室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维护和保障护士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危害因素;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接触医疗器械最多、接触各类患者机率最多的场所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每30秒钟就会出现1例医护人员被污染针头刺伤事件。国内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率为62.8%-98%,而手术室医护人员受伤率则高居榜首,其受到伤害的发生率为96%,而80%-90%的血液传播疾病是由肌体损伤所造成的[1]。因此,如何提升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已成为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存在的各种环境危害因素,从而提出手术室护士防范职措施与对策。

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1.1职业危害的概念

职业危害是指在生产和就业环境中存在的对从业人员身心具有危害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性因素。

1.2职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因素

1.2.1化学因素 手术室的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接触各种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际和化学药物,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碘酒等,这些药品都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造成一定不良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物理因素 在手术室中,护士要经常配合医生使用刀、针、剪、电钻等锐利器械,但传递频繁,难免被刺伤,而一些传播性的病毒就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骨科手术需要使用X线透视定位,如长时间或频繁照射,可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头晕、四肢无力等,还可以因蓄积作用致癌或致畸;另外手术室躁声常接近90分贝,主要来源于手术室的机器设备工作的声音长期处在高分贝的噪声下工作,极易引起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心悸、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耳鸣甚至噪声性耳聋,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物变化。

1.2.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及传染性媒介物(如病人的血液、体液、各种排泄物及污染器械等)。手术室护士在操作、传递及清洗器械过程中,易引起锐器损伤,使皮肤粘膜污染感染;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以及术后器械清洗过程中污水或残留在器械表面的血迹等,容易污染人的眼睛、皮肤或粘膜等[2]。

1.2.4其他因素 手术室由于连台手术时间较多,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易引起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曲张、或出现低血糖等症状,严重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手术时病人情况紧张,情况复杂,护理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且经常加班手术和值夜班,会对护士的生理、心理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此外,护士长时间传递器械和保持颈屈站立姿势,易导致慢性腰腿痛、颈椎病和静脉曲张等职业病症。

2.自我防护对策

2.1提高自我保护认识 应加强和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全面树立防护职业危害与感染的思想,积极参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讲座,严格遵守职业防护措施和规章制度。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术前严格洗手和消毒,积极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避免或远离手术污染物,如果手或身体被锐器械刺伤时,应迅速采取防范措施,防止进一步伤害。防护同时要改善工作环境,不断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2防护各种危害因素的措施 手术室消毒时要选择污染性小的化学试剂,配置消毒剂时要带好口罩手套,使用空气净化器,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按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应用臭氧消毒时,应尽量远离现场,以免受到损害。传递手术刀、穿刺针头等锐利器械时要取消“手-手”传递,而采用无接触技术,避免误伤任何一方。关于X射线的安全防护,护士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尽量远离射线,如无法避免,护士应穿铅衣,戴铅皮手套,佩带护目镜和含铅围脖。手术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分类包装、登记、转运和消毒等进行规范处理,严禁乱扔乱倒污染环境。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应严格分类,杜绝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缓和工作压力,消除工作带来的心理障碍。

总结 手术室既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同时也是高风险科室,当前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水平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与自身防护,是近年来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我院不定期组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的宣教,护士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和分析,在工作中加强了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减少了危害、维护了健康、保证了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王敏,修士宽.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112-113.

[2]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8):156-157.

论文作者:戴华英 黄瑞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戴华英 黄瑞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