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苏长春

苏长春 海丰县梅陇人民医院,广东汕尾,516477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时间、心功能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给予循证护理后,其临床表现明显缓解或消失,心功能改善显著,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肺炎; 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小儿肺炎在儿科临床上是一种呼吸系统最常见、多发性疾病,发病以婴幼儿最多见,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主要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心肌损害,而引起心力衰竭[1]

。因此,在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及早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为此,笔者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对其给予循证护理,所收到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4.17+2.43)岁;病程2-7d,平均(5.49+2.35)d;病情轻度为33例,重度为1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4.29-2.37)岁;病程3-8d,平均(5.46+2.31)d,病情轻度为31例,重度为15例。所有患儿在入院检查全部确诊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原发性肺部疾病等,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抗感染对症支持、抗心衰治疗等。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92例患儿中,其中2011年收治的4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暖、休息、饮食指导等护理;2012年收治的46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为主管,护士长为组长,护士为病床责任人,对护理人员进行详细的循证护理知识培训讲解,临床实际较色扮演技能演练,定期强化考核。

1.2.2 找出循证问题。对小儿肺炎的诱发因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合并心衰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确定循证护理问题。

1.2.3 寻求循征支持。根据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寻找各种有效的护理错及相对应的支持证据,然后对支持证据是否真实、实用、科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结合临床实际、护理经验及患儿和家庭情况,制定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2.4 循证护理应用。(1)密观病情:保持室内温度、适度及呼吸道通畅,湿化及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除,以免肺不张发生,严密监测体温、心率、尿量、血钾及心功能变化,观察抗生素使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加强心理护理:与患儿保持亲密的沟通联系,了解患儿病情,患儿表情、行为变化,安慰家长消除焦虑、紧张、担心患疾病发展的不良心理,给家长详细讲解患儿病情情况及治疗方案和护理注意事项,让家长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督促家长多陪患儿及交流,细心照顾患儿生活饮食,勤巡视病房,对较大患儿交流,对较小患儿抚摸、拥抱等,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信心,拉近医患关系,增强家长的信任度。(3)饮食指导:饮食宜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及富有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等,对患儿及早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嘱家长多给患儿喝水,病情重者,给予液体输入。(4)健康宣教指导:入院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介绍医院就诊环境、住院治疗的科室规章制度、主管护师和医师,让患儿家长有所了解,说明各项相关检查的必要性,疾病诱因、发展、合并症特点等情况、治疗的方案及如何护理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来提高治疗效果,早日康复出院,出院后加强患儿饮食,注意保暖,防上呼吸道感染,对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让家属了解如何防治,以减少患儿发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发热、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心功能变化。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心功能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略有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小儿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抵抗力低下,因此发生肺炎时,易出现气体交换障碍,氧气进入肺泡及自肺泡弥散到血流都会发生障碍,而使血液含氧量减少致使发生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由此可引起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使肺循环压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负担加重,病原体毒素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因此,缺氧、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等可更进一步的引起心力衰竭[1,2]。在临床治疗后一般能够好转或治愈,但小儿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患儿表达能力又有限,因此给予细致、全面、有序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我科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便让护理人员掌握循证护理的目的、方法、有效性,对实施护理实际应用的基础学习。寻找疾病针对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查证其科学、实用、有效性,以此作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护理经验制定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和建立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和自身护理素质[2]。对病情细致的观察,以发现患儿临床表现的变化、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便于及时告知医师做相应的处理。加强心理护理,使家长消除对患儿疾病治疗的焦虑、紧张、担心等消极心理,语气和蔼,亲切抚摸、拥抱患儿,使患儿缓解或消除对护理人员的恐惧感[3],增强家长和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配合治疗的信心。周全的饮食指导,利于患儿增强抵抗力,调节血管和胃肠的作用,增进循环和食欲,提高免疫力,促进造血及肝脏的解毒作用[4]。健康宣教的指导,使家长认识到疾病的病因、发展、防治和预后,稳定患儿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治疗,出院后预防和再发病的病情观察及一般处理措施。笔者观察结果显示:实施循证护理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总有效率76.09%,说明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的有效性是值得临床应用的。

总之,循证护理是在循征医学的基础上而发展的一种护理理念,通过提出问题,查证、寻求真实、科学、实用性的最有效的护理方案,符合现代护理的发展[5]。以科学的原则和大量资料研究依据,为临床提供更高效率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勤.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2,l8(4):119-120.

[2] 崔雪华,王玲,黄劲华.循征医学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l6(35):4265-4267.

[3] 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210-211.

[4] 蒋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83.

[5] 桑都哈西·米斯尔汉,郭健.护理人员循征护理意识与实践的研究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l1):1605-1606.

论文作者:苏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苏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